亚洲区域内集运

搜索文档
海丰国际(01308):海陆一体,时和岁丰
长江证券· 2025-06-11 13:5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10][12][1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亚洲区域内集运市场需求增速高于行业,2024年占全球运量约31%,产业转移将持续利好运量;供给以服务差异化主导,支线船供给压力小,2025 - 2026年增速预计为0.6%和 - 3.0%,联盟重组及301调查落地将提振需求 [3][7][8] - 海丰国际是亚洲区域内集运市场龙头,核心竞争力为高频高密度海陆一体运营模式和低成本策略,注重股东回报,股利支付率维持在70%以上 [3][9][81][11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净利润为10.94、8.76和8.24亿美元,对应PE为8.9、11.1、11.8倍,按70%分红比例计算,对应股息率为7.9%、6.3%、6.0% [10][119][1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引言:掘金东南亚 - 2025年海运板块受特朗普关税2.0等外部不确定性影响,但市场上调海丰国际预期,报告着重回答亚洲区域内集运是否是好市场、海丰国际是否是好公司两个问题 [16] 海丰国际:专注于亚洲区域内集运市场 - 海丰国际成立于1991年,前身从事货运代理,后拓展至东北亚和东南亚,成为亚洲区域内集运市场龙头,提供综合航运物流服务,经营航线78条,覆盖81个港口,经营约208万平方米堆场和15.3万平方米仓库 [21][22] - 公司实控人为杨绍鹏,通过家族信托拥有41.25%股权,高管团队航运业经验丰富,核心成员伴随公司成长超20年,从业年限超30年 [6][27] 亚洲区内集运市场:长期受益于产业转移 - 亚洲区域内集运市场指中国、日韩和东南亚间集装箱海运市场,过去10年需求增速高于行业,2024年海运量达6520万TEU,占全球份额约31% [30] - 东北亚市场成熟,以中日航线为例,运量稳定、运价波动小;东南亚市场是体量最大、增速最快的市场,中国 - 东南亚是增速最快、运量规模最大的细分市场,2021年占亚洲区域间运量44%,运价有一定波动性 [36][41] - 产业转移是运量增长动力之一,中美贸易摩擦后中国与东南亚贸易份额从2018年13%提升至2024年16%,中美经贸脱钩将持续利好亚洲区域内集运运量 [43] 以服务竞争为主导,多重催化收紧运力需求 - 远洋集运市场竞争围绕船队运力,当前在手订单以绿色环保型大船为主;亚洲区域内市场以服务错位竞争,集装箱船队运力以3000TEU以下支线船为主,截止2025年4月,支线船运力占比约72%,原因是航程短、港口设施参差不齐 [48][53] - 亚洲区域内集运市场有远洋和近洋船公司两类竞争,远洋船公司部署运力服务远洋航线支线段运输,海丰国际等近洋船公司服务区域内内生需求 [54] - 中期看,支线船供给压力小,在手订单占比仅3.5%,老龄化显著,2025 - 2026年供给增速预计为0.6%和 - 3.0% [59] - 联盟重组后,双子星联盟中枢 + 辐射模式将提振支线船需求,2025年4月马士基和赫伯罗特租船运力规模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8%和18% [66] - 301法案若落地,中资船东或重构对美航线网络,海外船东使用4000TEU以下中国建造船舶豁免,将进一步增加支线船需求 [72] α的根源:海陆一体,低成本策略 高频高密度网络 + 海陆一体 - 海丰国际上市以来未亏损,2016年行业承压期仍盈利,核心保障是高频高密度海陆一体运营模式和低成本策略 [82] - 公司提供多班次短途服务,2024年运营航线78条、覆盖81个港口,每周挂靠港口483次,平均每个港口每周挂靠6次,可满足客户库存管理需要 [84] - 公司整合陆上物流服务,形成海陆一体综合物流服务,增加客户粘性、提高溢价,陆上物流利润率稳定,能对冲集运业务周期性 [97] 低成本策略,强择时能力 - 公司运营船舶118艘,平均船型1500 - 1600TEU,自有船队104艘,统一船型方便维护管理、灵活调配、适用于区域港口设施,可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103] - 公司择时能力强,在行业低迷时逆势扩张,低价订船奠定长期成本优势,船队节能环保型运力比例高于行业,有燃油成本优势 [109] 价值典范 - 公司长期注重股东回报,上市以来坚持分红,近年来股利支付率维持在70%以上,截止2024年累计派息融资比达1263%,是海运行业价值典范 [114] 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94亿、8.76亿和8.24亿美元,对应PE为8.9、11.1、11.8倍,按70%分红比例计算,对应股息率为7.9%、6.3%、6.0%,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0][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