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升级与就业促进联动
icon
搜索文档
促就业强产业联动“出招”
人民日报· 2025-06-07 03:10
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 试点背景与意义 - 人力资源服务业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重要门类,直接服务亿万劳动者和广大用人单位,对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 -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吸纳就业和开发利用人力资源的重要领域 [1] - 人力资源服务业年均服务5000余万家次用人单位,其中约40%是制造业企业,形成了大量专门面向制造领域的人力资源服务场景 [1] - 试点目的是探索产业升级与就业促进相互联动的新路径,推动形成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效协同的发展格局 [1] 试点目标与城市选择 - 30个左右试点城市将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培育一批面向制造业的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打造一批融合发展平台载体和联合体 [2] - 发展一批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力资源服务创新技术、产品、模式,形成一批推动人力资源和实体经济、科技创新深度协同的政策体系和有效模式 [2] - 试点城市原则上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应当具备较大规模的制造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集群、比较发达的人力资源服务业基础、丰富的教育人才资源、较强的区域示范带动作用等条件 [2] 试点重点内容 - 探索建立健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工作机制 [3] - 探索完善政策体系,统筹就业、产业、财政、金融、土地等扶持政策,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建立符合融合发展特点的统计指标和监测体系 [3] - 打造融合发展载体,支持组建招聘用工联合体、跨企业培训中心或人才服务集团、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等,支撑制造业用工、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和新质生产力培育 [4] - 丰富拓展融合发展场景,推动制造业人力资源服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支持深化业务合作,促进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 [4] - 充分发挥产业园区作用,依托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打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枢纽,持续开展与工业园区深度合作,高水平建设人力资源服务出口基地 [4] 试点时间安排 - 7月18日前,由各省级人社部门联合相关部门推荐有意愿承担试点任务的城市 [5]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将组织专家评审并择优确定试点城市 [5] - 9月底前,试点城市需编制印发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实施方案,开展试点工作 [5]
新华解码丨促就业强产业!权威部门解析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
新华社· 2025-06-04 18:36
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政策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宣布在30个左右城市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旨在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1] - 试点目标包括培育专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打造融合发展平台载体、发展创新技术产品模式、形成政策协同体系[2] - 试点城市需具备较大规模制造业集群、发达人力资源服务业基础、丰富教育人才资源等条件[2] 试点具体措施 - 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联合制造业企业组建招聘用工联合体,加强重点产业用工保障[2] - 促进劳动者素质提升,支持建设跨企业培训中心或人才服务集团[2] - 培育制造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全球高端人才选聘、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化服务[3] - 开发招聘大模型、智能面试、虚拟现实培训等新产品[3] - 加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依托产业园搭建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小企业服务平台[3] 试点实施安排 - 省级人社部门需在7月18日前推荐试点城市,9月底前试点城市需编制印发实施方案[4]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将组织专家评审并择优确定试点城市[4] - 试点工作周期为3年左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