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外迁

搜索文档
财经观察:产业外迁,好莱坞能否“再次伟大”?
环球时报· 2025-05-14 06:37
好莱坞电影产业现状 - 好莱坞电影全球票房份额从2009-2010年的超90%降至2024年的69.5%,十年间下降16个百分点 [2] - 中国电影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5.5%升至2024年的16.5%,印度、日本等国家电影产业影响力扩大 [2] - 日本2024年国内票房前十中首次无欧美真人电影,打破2000年以来纪录 [2] 好莱坞面临的多重困境 - 流媒体平台(Netflix、Disney+、Amazon Prime)分流观众和创作者,改变观影习惯 [3] - 内容创新不足导致创意枯竭,高速生产引发质量下滑,观众兴趣减退 [3] - 劳资纠纷频发,编剧和演员多次罢工,2023年罢工导致制作停滞6个月 [3][4] - 制作成本上升,产业链外迁加速,洛杉矶拍摄许可流程繁琐且费用高昂 [4] 结构性衰退原因分析 - 上世纪90年代起依赖"大IP+全球市场"单一模式,中小型原创影片容忍度降低 [4] - 政治正确与文化争议使作品陷入两难,创作者受限 [4] - 流媒体技术变革冲击传统院线收入,疫情加剧行业低迷 [4][9] 全球电影产业格局变化 - 英国承接大量好莱坞制作(如《哈利·波特》《复仇者联盟5》),2023年通过退税吸引13.7亿英镑投资,单部影片节省约1亿美元成本 [7] - 加拿大温哥华片场租金不到洛杉矶一半,90%拍摄作品版权归美国公司 [7] - 澳大利亚2023-2024年影视制作投入17亿澳元,其中7.67亿澳元用于国际作品服务 [7] - 新西兰、捷克、罗马尼亚等国成为低成本或特效制作热门选址 [7] 产业链全球化特征 - 电影制作全环节(剧本开发、拍摄、后期、发行)均涉及跨国协作 [7][8] - 好莱坞依赖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的税收优惠与低成本劳动力 [5][7] - 《指环王》案例显示跨国合作带动取景地旅游经济(如新西兰霍比屯) [8] 重振挑战与应对尝试 - 加州推进税收抵免政策以保持国际竞争力,但被批评为"企业福利" [11] - 人工智能技术引发行业争议,演员抗议AI在配音等领域的应用 [10] - 内容创新与流媒体竞争被视为核心问题,但行业复苏行动进展缓慢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