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影
icon
搜索文档
电影暑期档复苏:市场大盘连续两周破亿 《南京照相馆》票房预测42亿
中国经营报· 2025-08-01 23:21
暑期档票房表现 - 截至7月31日晚19点49分,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含预售)破60亿元,档期总人次1.57亿 [1] - 自7月18日至今,市场大盘每日收入均超过1亿元,上一次连续十几日过亿元出现在半年前的春节档 [1] - 7月27日单日票房超3亿元,是自今年2月24日以来首次回到单日3亿元水平 [3] - 暑期档前半程(6月1日至7月16日)累计票房33.99亿元,观影人次8641.43万,较2024年同期减少约四分之一 [2] 重点影片表现 - 《南京照相馆》票房预测从14亿元上调至42亿元,上映8天累计票房超10亿元,累计实现4次逆跌 [1][4] - 《长安的荔枝》8月1日预测票房8.1亿元 [8] - 《罗小黑战记2》8月1日预测票房4.94亿元 [8] - 《东极岛》为待映重点影片之一 [4] 上市公司表现 - 幸福蓝海股价自7月21日开始上涨,截至8月1日收盘价为21.35元/股,是暑期档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2.34倍 [6] - 中国电影股价自6月23日开始逐步上涨,截至8月1日收盘价为13.7元/股,较暑期档前上涨约33.13% [7] - 上海电影股价从7月7日开始回升,截至8月1日收盘价为39.5元/股,较暑期档前上涨约32.64% [7] - 万达电影股价从7月16日开始上涨,截至8月1日收盘价为11.7元/股,较暑期档前上涨约7.34% [7] 行业动态 - 多部影片提档并开启点映,包括《你行!你上!》《长安的荔枝》《南京照相馆》《浪浪山的小妖怪》 [3] - 《南京照相馆》共有9家出品方、21家联合出品方,片方分账比例为38.41%,若票房达42亿元,30家公司将分得约16亿元 [6] - 暑期档剩余待映重点影片包括《浪浪山小妖怪》《猫和老鼠:星盘奇缘》《东极岛》《捕风捉影》 [4]
暑期档票房破60亿元但不及过去2年,出品方涉5家上市公司
第一财经· 2025-08-01 20:18
暑期档票房表现 - 截至8月1日暑期档票房突破61亿元,其中《南京照相馆》以10亿元领跑,单片档期票房前8名均突破3亿 [3] - 暑期档定档影片达128部,其中剧情片45部、动画片29部 [4] - 2025年6-7月票房总和76.1亿元,低于2023年同期的128.57亿元 [5] 头部影片市场影响 - 《南京照相馆》出品方包括中国电影、幸福蓝海、横店影视、万达电影和上海电影,影片走红带动相关公司股价上涨,幸福蓝海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超110% [3] - 影片区域表现差异明显:《南京照相馆》在江苏及三四线城市、《长安的荔枝》在东北地区、《F1:狂飙飞车》在一线城市表现突出 [4] 市场趋势分析 - 暑期档下半程国产片开始起势,《南京照相馆》扭转市场热度 [5] - 动画电影表现良好但现实题材和进口片支撑不足 [6] - 年轻人注意力被剧本娱乐、主题公园、游戏等分流 [6] 政策刺激措施 - 江苏地区发放3000万元电影消费券,北京投入1000万元惠民补贴,上海发放三类观影消费券 [6]
中观景气 7 月第 5 期:周期品延续涨价,空调内销排产转负
国泰海通证券· 2025-08-01 19:16
核心观点 - 反内卷政策预期持续发酵,推动钢铁、浮法玻璃、煤炭、工业金属等资源品价格上涨,但水泥价格受天气影响仍承压 [1][7] - 空调8月内销排产同比下滑11.9%,耐用品消费景气承压,主因2024年同期高基数效应 [1][8] - 服务消费季节性改善但长途客运需求环比下滑,暑期消费景气仍需观察 [7][10] 下游消费 - **地产销售**: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同比-11.0%(一线-23.2%/二线-3.9%/三线-9.0%),二手房成交同比+0.2%,成都优化限售及公积金政策刺激需求 [8][11] - **耐用品**:乘用车日均零售同比+17.0%(国补推动),空调8月内/外销排产同比-11.9%/-14.7%,外需持续承压 [8][12] - **农牧**:生猪价环比-1.2%(出栏增加),能繁母猪存栏同比+0.1%;主粮价格震荡,大豆/玉米现货价环比0.0%/-0.1% [8][16] - **服务消费**:海南旅游价格指数环比+0.4%,电影票房环比+43.3%但同比-14.3% [8][21] 中游制造 - **基建地产链**:螺纹钢/热轧板卷价格周涨+5.5%/+5.0%(反内卷政策预期),水泥价格指数环比-1.9%(雨水拖累需求) [9][26][34] - **制造业开工**:半钢胎/全钢胎开工率76.0%/65.0%,石油沥青开工率环比-4.0%;企业招聘帖数同比+29.5% [37][38] - **资源品**:动力煤价环比+1.7%(电厂日耗提升),SHFE铜/铝价环比+1.1%/+1.2%(供给收紧预期) [46][48] 物流人流 - **客运**:百度迁徙指数环比-3.5%,国内航班执飞架次环比+2.2%,国际航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6.1% [10][55] - **货运**:高速公路货车通行量/铁路货运量环比-0.6%/-2.1%,快递揽收量环比-0.3% [10][57] - **海运**:BDI指数环比+10.0%,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环比-4.3%/-6.5% [60][61]
电影圈,快撑不住了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8-01 11:57
电影市场现状 - 2025年暑期档总票房仅为42.97亿元,远低于疫情前2019年的177.78亿元,甚至未达2015-2018年120亿以上水平的一半 [8][10] - 2025年上半年全国电影总票房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但超一半(160.9亿元)依赖春节档《哪吒之魔童闹海》单片贡献(占春节档52.8%) [12] - 3-6月票房连续低迷,单月均未突破20亿元,场均观影人次仅2-4人,空场率一度达40% [10][12] 行业结构性问题 - 票房分账制度不合理:影院和院线分账占比57%,片方仅获33%左右,导致制作方难以维持投入 [16][19] - 行业亏损严重,2025年博纳影业因《蛟龙行动》亏损近10亿元,光线传媒董事长称行业年亏损或达上百亿元 [19] - 影院数量扩张与观众流失矛盾:2025年上半年新增546家影院,全国影院总数突破1.3万家,银幕数达8万块,创疫情后新高 [10][12] 内容生产困境 - 头部资源集中但质量不佳:陈可辛导演的《酱园弄·悬案》耗资8亿、集结一线明星,豆瓣仅5.7分,票房3.74亿元未达预期 [13] - 创作人才流失:青年导演因票房压力缺乏容错空间,头部导演资源垄断但产出低效 [23] - 备案影片数量同比减少超20%,上映新片减少16%,中小项目率先被淘汰 [23][26] 观众行为变化 - 2024年57%观众全年仅观影1次,25岁以下年轻观众占比降至21% [21] - 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10.74亿,短视频日均观看超2.5小时,微短剧市场规模500亿元超越电影市场总值 [28] - 家庭观影设备升级及流媒体同步上线削弱影院吸引力 [28] 行业转型尝试 - 光线传媒转向IP全产业链运营,构建神话IP矩阵并拓展游戏、主题乐园业务 [29] - 万达电影增加影院非票务收入,引入潮玩、自研饮品等消费场景 [29] - 横店影视非票务收入增长,自制饮品收入同比增28.03% [29] - 欢瑞世纪转型短剧赛道,2024年营收同比增14.6% [30] 优质内容验证 - 低成本影片《周处除三害》以1000万成本获6亿票房,证明观众仍愿为高质量内容买单 [31][33]
哪吒官宣上线时间
中国基金报· 2025-07-31 22:35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与发行 - 电影累计票房达154 46亿人民币 观影人次达3 24亿 成为中国影史票房和观影人次双冠军 [2] - 电影将于8月2日全网上线 8月22日起在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上映 采用IMAX®与3D格式 [2] - 电影在阿联酋迪拜举行首映仪式 使用中文配音和阿拉伯语与英语双语字幕 17日起在阿联酋各大影院正式上映 [2] 电影行业与文化影响 - 电影的成功展现了中国电影工业的技术进步与叙事水准 [2] - 电影体现了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吸引力和传播力 [2] - 主办方希望通过电影让更多海外观众通过银幕认识中国 了解中国 [2]
官宣!《哪吒2》将于8月2日全网上线
新浪财经· 2025-07-31 19:03
7月31日下午,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官方微博发布消息,8月2日10:00, 《哪吒2》全网上线。并配文:"时光流转,愿常相伴。" 国家电影局7月1号发布数据,截至6月30日,上半年电影市场累计总票房292.31亿元,观影人次超6.4 亿,同比分别增长22.91%和16.89%,国产影片票房占比为91.2%。 其中,《哪吒2》以154.46亿元票房成绩领跑,《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熊出没· 重启未来》、《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位列票房榜第2至第5位。 此前,6月30日,该微博号发布哪吒与敖丙人偶挥手告别视频,并配文:"多庆幸能有一程伴你同游,毕 竟每次相遇都绝无仅有。"电影《哪吒2》的密钥经过四次延期后,已于6月30号到期。这也意味着, 《哪吒2》或下映。 据网络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2025年1月29日上映,累计观影人次3.24亿,是中国影史票房、 人次双冠军! 2月5日,光线传媒公告称,《哪吒之魔童闹海》自1月29日上映以来,截至2月4日,该影片在中国大陆 地区上映7天,累计票房收入约为48.4亿元,公司来源于该影片的营业收入区间约为9.5亿至10.1亿 ...
关注港股科技ETF(513020)投资机会,政策与流动性共振或支撑科技板块基本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1 17:17
港股科技ETF(513020)投资机会 - 港股市场流动性整体宽松,近期被动外资流入加大,基本面有支撑、AI叙事有长逻辑的配置型互联网资产受看好 [1] - 游戏行业建议关注回调后的布局机会,投流费用抵税问题对上市公司实际影响有限,Q3 AI催化有望吸引配置资金 [1] - 传媒板块明线为AI应用起势,暗线为内容输出带来的文化自信,中国开源大模型爆发及公有云价值重塑受看好 [1] - 电影行业受重点单片驱动景气度向上,AI短剧等进展较快 [1] - 关税博弈节奏趋缓叠加港股流动性较好,科技主线对产业催化更敏感 [1] 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 - 港股科技ETF(513020)跟踪港股通科技指数(931573),该指数从港股通范围内选取涉及软件、硬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1] - 指数成分股筛选标准严格,重点覆盖科技行业优质标的,旨在捕捉该领域的长期发展趋势 [1]
不赚钱的文艺片,为何一直有人投资
36氪· 2025-07-31 15:25
文艺片行业现状 - 文艺片市场面临寒冬 部分项目停滞三年仅完成《三个字》一部作品 [5] - 头部导演娄烨作品票房表现不佳 最高票房仅6000万(《风中有朵雨做的云》) 多数作品低于3000万 [5] - 电影节展体系问题频出 First影展持续陷入舆论争议 平遥电影节展映作品质量遭质疑 [3][19][23] - 新导演创作同质化严重 模仿文学文艺作品或复刻国外电影现象普遍 [25] 文艺片商业模式 - 小成本模式:控制成本在200-300万 通过电影节奖金和院线回收实现盈利 典型案例《心迷宫》170万成本获1000万票房 [7] - 明星盘模式:投资千万级 利用明星降薪冲奖诉求 需票房过亿才能盈利 如《河边的错误》3亿、《乔妍的心事》1.5亿 [7][9] - 海外预售模式:贾樟柯通过北野武工作室、法国MK2等海外发行网络实现版权预售回本 [18] 制作体系问题 - 导演中心制导致制片约束力薄弱 超支和任性拍摄现象普遍 《地球最后的夜晚》预算从2000万增至5000万 [14][16] - 文艺片拍摄不可控因素多 停拍单日成本达30-40万 [16] - 宣发策略错位案例:《地球最后的夜晚》用爱情片营销获2.8亿票房但折损口碑 [18] 投资方动态 - 福莱魔石投资娄烨新片《三个字》涉及地产背景资本 大股东李烨东与"烂尾楼之王"李贵斌家族存在商业关联 [11][12] - 相关投资方存在高风险:李烨东和李贵杰均为限制高消费人员 涉及股权冻结和司法案件 [12] - 资方撤资现象普遍 除法国制作公司外 娄烨电影出品方多为单次合作 [11] 创新方向 - 《宇宙探索编辑部》示范成功路径:6000万票房证明创新题材市场潜力 [23] - 类型片融合成为国际趋势 惊悚类型与文艺片结合的商业化探索 [25] - 需打破审美固化 避免"自说自话式"创作 建立更开放的内容评价体系 [19][22][25]
白宫、美联储,重磅!铜,暴跌!10倍大牛股,停牌核查!
搜狐财经· 2025-07-31 08:57
宏观经济政策 - 7月30日重磅会议强调宏观政策持续发力,财政政策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1] - 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0月将研究"十五五"规划建议[1] - 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1] - 货币政策未提降准降息,更强调结构性工具精准支持科技创新、消费、小微企业等领域[8] - 中央财政设立900亿元育儿补贴补助资金,承担约90%补贴比例[10] 国际贸易与关税 - 美国对巴西加征40%关税至50%,对印度商品征收25%关税,韩国需向美提供3500亿美元投资并采购1000亿美元能源产品[2] - 美国对进口半成品铜及衍生产品征收50%关税,纽约期铜一度暴跌近20%,黄金期货跌1.58%至3327.9美元/盎司[2] - 美联储维持利率4.25%-4.5%不变,鲍威尔称关税对通胀影响判断为时尚早[3] 资本市场与行业数据 - 恒指跌1.36%,恒生科技指数跌2.72%,南向资金净买入超100亿港元[4] - 长安汽车1-6月营收1469亿元,全年目标营收3550亿元,未来10年投入2000亿元发展新能源[4] - 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涨停至54770元/吨,涨幅9%[7] - 上纬新材股价涨至92.07元/股创纪录,总市值371亿元,因异常波动停牌核查[7][17] 产业动态与技术创新 - 中兴通讯开源6个自研大模型及5个行业数据集,参与国家级AI平台建设[5] - 焦炭行业集体提价,捣固湿熄焦上调50元/吨,顶装焦上调75元/吨[5] - 红太阳上调百草枯母药价格至1.5万元/吨[6] - 明阳氢燃研制全球首台30MW级纯氢燃气轮机,应用于风光制氢项目[14] - 岚图汽车收购武汉云峰工厂,年产能15万辆,新车型支持800V超充[14] 公司公告与业绩 - 宁德时代上半年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33.02%,拟10派10.07元分红[17] - 极米科技上半年净利预增2062%[17] - 长江电力上半年净利润129.84亿元,拟出资266亿元建设航运工程[17] - 永辉超市拟定增募资39.92亿元用于门店改造[17] - 长盈精密人形机器人零部件项目已量产[17]
今年暑期档,死去活来
虎嗅· 2025-07-31 08:16
市场表现 - 6月票房19.07亿元创十年同档新低,暑期档开局惨淡 [1] - 7月上旬单日票房罕见过亿,《南京照相馆》上映后市场升温,预测票房达37亿元 [3][11] - 暑期档前半程进口片表现低迷:《侏罗纪世界:重生》票房5.4亿元(前作10.59亿元),《超人》累计6315万元未过亿 [6][25][26] - 截至7月底暑期档总票房56亿元,较去年同期116亿元差距显著,专家预测最终票房115-120亿元 [32][33] 爆款影片分析 - 《南京照相馆》点映策略成功:累计9795万元票房(300万人次观看),首周末票房连续三日增长(周五6016万元、周六1.08亿元、周日1.46亿元),累计7亿元 [9][11][12] - 影片内容优势:抗日纪念题材契合80周年节点,豆瓣开分8.5,口碑传播推动票房 [14][15] - 档期布局精准:提档至学生假期后,情感共鸣拉动观影需求 [13] 失利影片总结 - 国产片《酱园弄·悬案》因剪辑问题口碑分化,票房3.75亿元未达预期 [19][20] - 《无名之辈:否极泰来》IP续集票房仅5186万元(前作7.9亿元),豆瓣5.7分 [21] - 姜文新片《你行!你上!》累计8772万元,市场接受度低 [23][24] 8月市场展望 - 重点新片:《东极岛》(预测20-30亿元,抗战+海难题材)、《浪浪山小妖怪》(预测5-8亿元,动画改编)、《捕风追影》(成龙主演,预测3-5亿元) [35][36][37][38] - 《731》缺席影响:猫眼想看人数260万但未定档,8月市场缺失潜在爆款 [34] - 行业观察:观众对高质量内容需求强烈,供需失衡导致爆款稀缺 [4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