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业科创
icon
搜索文档
才聚“高新”共创美好未来
苏州日报· 2025-07-11 08:27
人才集聚与创新创业环境 - 苏州高新区已集聚各类人才34.8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9%,其中高层次人才5.8万人,海外人才超6500人,各级领军人才超3200人次 [1] - 区内构建"0620"产业体系,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400亿元和1500亿元,新能源及绿色低碳、光子及集成电路、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三大新兴产业加速迈向千亿级 [3] - 拥有10个国家级孵化器、12个省级孵化器、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5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孵化众多科创企业 [3] 产业科创实力与成果 - 上海交通大学团队研发的导盲六足机器人"苏小交"项目落户狮山商务创新区,为视障人士提供出行便利 [2] - 苏州国芯科技发布全球首款面向48V汽车电子架构的安全气囊点火芯片CCL1800B,推动中国车规芯片领域从"跟跑"迈向"领跑" [2] - 依托太湖光子科技园、光电产业园等专业化载体,以及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等高校院所,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3] 人才服务与生活配套 - 智慧谷青年创新社区集聚2万名青年人才、6家上市企业、10家独角兽企业,设立全市首个"青年创业概念验证基金"和零租孵化器 [5] - 建成"人才驿站、人才公寓、人才社区"三位一体乐居体系,新增青年人才公寓超2600套,累计筹集人才租赁住房超2万套 [6] - 推出"人才房票"政策,科技领军人才可获得最高100万元补贴 [6] 青年发展与城市活力 - 苏州高新区是江苏最年轻的市辖区,平均年龄35.8岁,青年参与投资经营主体数量占比27.9%领跑全省 [7] - 狮山文化广场、树山村现代乡村、大阳山植物园、太湖自行车运动综合体等设施满足青年休闲需求 [7][8] - 开设42门青年夜校课程,举办"青新"体验官、一见"青"心品牌活动,吸引近700名青年参与 [8]
聚焦“三个名城” “好地方”扬州冲刺决胜走在前
新华财经· 2025-07-07 10:33
产业科创名城建设 - 2024年扬州工业开票销售突破9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500家,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正全力冲刺工业开票和地区生产总值"双万亿"目标[2] - 成立由市主要领导担任"双主任"的产业科创名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实施全国首部地方产业科创促进条例,打造长三角产业科创高地行动方案,推动科创载体高质量发展和域外创新中心建设[2] - 围绕"613"现代产业体系,实施"一产业集群一科创平台""一龙头企业一科研机构"策略,推动省级以上园区与高校共建科创载体,设立市域科创中心支持科技项目招引和企业研发中心建设[2] 营商环境优化 - 连续12年出台服务企业"2号文件",健全"免申即享""高效办成一件事""无证明大厅"等惠企服务机制,2024年营商环境考核位列全省第一[3] 文化旅游名城发展 - 编制《扬州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制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有机更新总体方案,保护5.09平方公里明清历史城区和四大历史文化街区,打造"运河十二景"文化带[4] - 推动"文化IP+科技+百业"融合发展,布局沉浸式博物馆、VR演艺等文旅新业态,推出"跟着赛事游扬州"等精品线路,2024年接待游客1.19亿人次,同比增长近20%[5] - 荣获"十大旅游向往之城""2024年度文旅新势力"等荣誉,全年举办文旅促消费活动超1000场[5] 生态宜居名城建设 - 水域面积占市域面积30%,实施"一湖一策"保护三大湖泊,完成沿岸"三退三还",建成十大生态中心,自然湿地保护率达71.5%[7] - 建成1平方公里的三湾湿地公园和数百个"口袋公园",形成"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城市生态格局[7] - 连续24年实施民生"1号文件",建成18条儿童友好街区、235个颐养社区,出台"人才新政15条"等政策吸引青年人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