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才集聚
icon
搜索文档
才聚“高新”共创美好未来
苏州日报· 2025-07-11 08:27
又到七月,广邀各路人才,共创美好未来,一年一度的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昨天(7月10日)已然 开启。 和往年一样,苏州高新区分会场活动,再次成为展示苏州高新区优良创新创业环境的重要窗口和集 聚优质创新创业资源的重要平台,吸引了无数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前来参与。截至目前,苏州高新区已集 聚各类人才34.8万人,占全市人才总量9%左右,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5.8万人,海外人才超6500人, 各级各类领军人才超3200人次。 这一个个亮眼的数字,折射出的是苏州高新区人才磁吸效应持续增强。人因城而聚,城因人而兴。 苏州高新区靠什么吸引一批批人才会聚而来,倾情倾力、献才献智,与这里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近年来,苏州高新区积极建强平台、做优引才、提升服务,加快打造人才友好型、青年发展型城 区。这里创新创业热潮涌动,服务配套贴心齐全,宜居生活自在惬意,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加速集聚, 为苏州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科创累积硬核实力 让人才活力充分涌流 每一次耕耘,都是城市的希望之种;每一次创新,都是未来的发展之光。 "你好小交,带我去苏博西馆吧。""好的,我们出发。"近日,一只红色的机器狗"苏小交"刷爆"朋 友圈"。这只备 ...
东营 聚力构筑黄河三角洲技能人才集聚新高地
齐鲁晚报· 2025-07-07 05:41
技能人才发展策略 - 东营市以打造"匠心东营"技能品牌为引领,推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四链融合"发展,构筑黄河三角洲技能人才集聚新高地 [1] - 全市技能人才总量突破4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14.16万人 [1] - 年内计划新增高技能人才2万人以上 [3] 区域协同与产业对接 - 承办第一届黄河流域职业技能大赛,推动黄河流域职业技能培训师资研修中心建设 [2] - 着力提升山东加工制造业人才市场服务功能,建立高技能领军人才梯次培育机制 [3] - 与华泰、富海等41家企业共建订单班,累计定制培养毕业生3000余名 [5]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 在全省率先建成集培训、竞赛、评价于一体的渤海工匠学院 [1] - 创新开展乡村振兴传统技艺技能大赛和职业农民技能认定 [1] - 深入实施工学一体化教学,技能大赛获市级一等奖以上奖项257个,全国技能大赛铜牌2个 [5] 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 - 落实"人才金政40条"和"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 [4] - 健全高技能人才奖励体系,将技能领军人才纳入"东营优才卡"服务范围 [6] - 70余名师生获评国家省市技术能手等称号 [5] 产教融合成效 - 东营市技师学院与41家企业合作,定制培养毕业生成效显著 [5] - 持续打造黄河口职业技能竞赛、乡村振兴技艺技能大赛品牌 [3] - 4名选手入选国家集训队,展现人才培养质量 [5]
全球人才汇聚“中国药谷”,HICOOL大兴赛区启动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10 18:35
赛事启动 - HICOOL 2025全球创业大赛大兴赛区于6月10日启动,未来六天将有近400个医药健康/医疗器械赛道项目在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同场竞技 [1] - 大赛旨在汇聚全球人才建设"中国药谷",打造医药产业高地 [1] 大兴区产业布局 - 大兴区作为北京协同发展示范区和繁荣开放国门新城,正聚焦生命健康、临空产业、先进制造等产业集群 [3] - 大兴区积极布局生命健康产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药谷",已连续四年承办医药健康赛道 [3] - 目前已有一批优秀项目和团队落地大兴,为地区创新生态注入新活力 [3] 赛事特点 - 今年HICOOL大赛国际化色彩更浓、青年创业者更多、海外"朋友圈"更广、品牌影响力更大 [3] - 赛事将组织参赛团队参观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科研平台与产业设施,促进技术与资本深度对接 [4] 成功案例 - 北京意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刘彤日通过HICOOL落地大兴,公司攻克了多能干细胞分化胰岛细胞的世界性难题 [4] - 意胜生物2022年参加HICOOL获奖后,在大兴临空区建成北京市首个保税研发洁净产线,核心管线关键指标已达国际顶尖水平 [4]
多措并举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23
产业与人才融合 - 南昌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吸引人才,形成产业引才模式 [1] - 贵阳打造"筑才"品牌,以政策聚集人才,同时发展大数据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 [1] - 长沙推进"五区融合"创新生态圈,通过优化环境留住人才 [1] - 产业是人才集聚的重要载体,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各地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 [1] 人才政策与实施 - 南昌累计兑现人才生活补贴、购房补贴超40亿元,通过"人才10条"和新"人才10条"政策吸引人才 [2] - 政策制定需体现诚意并回应人才需求,释放留才用才的暖意 [2] - 政策落地形成人才集聚"强磁场",逐步释放红利 [2] 城市环境与人才发展 - 建设让人才创新创业且安居乐业的环境,包括优化评价机制和鼓励创新氛围 [2] -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品质,解决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民生问题 [2]
澳门教青局:鼓励澳门高校协助在美有转校需要的学生来澳升学
快讯· 2025-05-24 09:52
澳门高等教育应对国际学生政策变动 - 澳门教青局密切关注美国政府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事件的最新动向 [1] - 鼓励澳门高校为受影响学生提供转学便利及协助 保障学生就学权益 [1] - 具体支援措施将由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1] 澳门高校学生支援措施 - 教青局已联络在哈佛大学就读的澳门学生 随时提供咨询及协助 [1] 澳门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策略 - 教青局推动澳门高校通过多元招生途径和就学支援措施吸引各地优秀学生 [1] - 助力澳门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1] - 持续推动澳门高等教育朝国际化方向发展 [1]
2025“南京人才日”向四海英才发出求贤帖城市精彩人才出彩,南京邀你共筑未来
新华日报· 2025-05-19 07:45
南京人才政策与产业布局 - 南京拥有50多所普通高校和120多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形成1个8000亿级和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2] - 聚焦AI技术、信息通信、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布"人工智能人才8条"政策,提供最高1亿元综合资助和300万元购房补贴 [2] - 揭牌人工智能产业人才基金、科技人才成果转化基金,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2] 科技成果转化与人才生态 - 实施《关于加快建设技术经理人队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措施》,支持引进全职技术经理人,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 [3] - 鼓励高校开设技术转移课程,组建技术转移学院,培养专业化复合型人才 [3] - 设置"IN南京,硬核力"创新创业人才集萃,展现多元创新主体和多链协同服务生态 [3] 高端人才集聚与校地合作 - 南京现有两院院士96人、在校大学生105.43万人,建立市级联系服务院士专家工作机制 [4] - 南京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签署人才共引共育协议,聚焦航空航天民航领域人才中心建设 [4][5] - 南航为国家培养20余万名高级人才,校地合作涵盖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建设和科创载体构筑 [4][5] 青年人才招聘与培养 - 专场招聘会吸引千企万岗,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等领域,提供最高年薪百万岗位 [6] - 发布"青柠实践"城市实习生计划,提供3万个实习机会,包括"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等项目 [7] -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在南京设立"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孵化基地",支持研究生创新创业 [7] 人才活动与城市品牌 - 开展紫金山英才音"享"会、全球科创精英挑战赛等10余场系列活动,持续赋能人才发展 [7] - 南京通过"人才日"品牌强化"有宁才更好"的城市定位,打造"永不落幕"的人才吸引平台 [7]
澳门将着力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新华社· 2025-04-29 08:39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 -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1] - 调整高校学科体系,优化产学研和科技成果转化 [1] - 全面总结前两期人才引进计划成效,推出第三期人才引进计划 [1] 高校国际合作与人才引进 - 发挥高校平台作用,加强与葡语国家、"一带一路"国家及东南亚地区高校联系 [1] - 吸引海外学生来澳留学和赴内地交流,助力国家教育对外开放 [1] - 利用横琴延伸办学条件,引才育才并进,建设澳门为人才聚集地 [1] 青年政策与就业支持 - 制定更贴近实际的青年政策,推出支持青年到大湾区就业新计划 [1] - 增加赴内地指定企业实习岗位数量,推动青年融入国家发展 [1] 产业发展与对外开放 - 发展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和文化、体育产业 [2] - 将澳门打造成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桥头堡和中西文明交流窗口 [2] 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 - 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澳门子弟就学,分阶段推进澳琴国际教育(大学)城建设 [2] - 首期开展澳门大学在合作区新校区工程,推动更多高校延伸办学 [2] - 加强澳琴两地科研、教育及人才工作协调配合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