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重组

搜索文档
渤海汽车拟购四家公司摆脱困境 扣非五年累亏18亿财务承压
长江商报· 2025-06-06 07:38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沈右荣 顺应市场发展形势,渤海汽车(600960.SH)再谋重组,以寻求产业突围。 渤海汽车财务承压。为了顺利完成本次重组,公司拟进行配套募集资金。 拟向控股股东购买四家公司 渤海汽车拟向控股股东海纳川收购四家公司股权。 根据公告,渤海汽车拟采取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相结合方式,向海纳川收购四家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 具体为,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北汽模塑")51%股权、海纳川安道拓(廊坊)座椅有限公 司(简称"廊坊安道拓")51%股权、英纳法智联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简称"智联科技")100%股权、 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简称"莱尼线束")50%股权。 公告称,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且构成关联交易,本次交易不会导致公司控股 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6月3日,渤海汽车股票开始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原因是,公司筹划重大资产重组。 方案为,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四家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 这是一次关联交易,本次交易对方为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海纳川"),海纳川也是 渤海汽车的控股股东。 分析人士认为,渤海汽 ...
东风、长安暂不合并!东风股份开盘跌超5%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5 10:07
6月5日,长安汽车(000625.SZ)与东风股份(600006.SH)同步发布公告,披露央企汽车重组最新进 展。市场对 "长安与东风合并" 的猜想正式画上句号。受此影响,两家公司股价开盘后呈现分化态势, 长安汽车开盘后股价呈上涨态势,而东风股份则因重组预期落空出现显著调整。 根据公告,长安汽车间接控股股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其汽 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分立后,长安汽车实际控制人未发 生变化。这一调整意味着长安汽车将以独立央企身份参与市场竞争。 同日,东风股份公告称,其间接控股股东东风公司"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东风股份的正常生 产经营活动不会受到影响。 证券代码:600006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提示性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 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证券简称:东风股份 公告编号:2025-034 从二级市场来看,长安汽车股价在公告发布后表现积极,6月5日开盘后股价上涨1.11%,报12.7元/股。 相比之下,尽管东风股份公告未直接涉及业 ...
长安汽车发布:独立为中央企业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05 09:01
长安汽车发布:独立为中央企业 汽车国家队重组的新版本 il ic 47 AUTO BUSINESS REVIEW 推 汽 动 新 车 向 进 前 撰文 / 牛跟尚 0 智慧全球 共赢 未来 FOR 2025长致汽车等股票大 设计 / shelly 6月5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董事会发布关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重组进展情况的公告。 2025年6月4日,本公司接到兵器装备集团通知,兵器装备集团收到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以下简称"国务院国资委")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对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分立为 一家独立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国资委按程序将分立后的兵器装备集 团股权作为出资注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本次分立后,本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汽车业务分立的中央企业,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分立重组不会对本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 为保证及时、公平地披露信息,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现予以公告。后续,本公司将严格按照信息 披露要求,持续关注有关进展情况,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分立重组尚需按照法律规定履行相应程序,有 ...
“人地钱技”破壁流动:解码广东“百千万工程”集成打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22:55
广东"百千万工程"战略实施成效 - 广东启动"百千万工程"旨在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目标为"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2025年是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年 [1] - 2024年全省57个县(市)经济增速超全省均值,17区县跻身全国百强,县域经济从"发展洼地"跃升为"潜力板" [2][4] - 计划未来实现千亿县零突破,打造10个千亿级、20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4] 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案例 - 肇庆四会市依托小鹏汽车形成109家新能源产业链企业集群,2024年经济总量达818亿元,人均GDP超12万元,成为广东县域经济榜首 [3] - 四会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高端电子三大产业,从金属加工重镇转型为智能制造基地 [3] - 全省122个县(市、区)实施"一县一策",培育龙头企业、特色产业园和产业集群 [3] 产业转移与要素重组 - 粤东粤西粤北布局12个产业转移园区,承接珠三角300+转移项目,投资超1100亿元 [6] - 清远广清产业园引入100+企业,带动2024年规上工业增速全省第一 [6] - 粤东西北在珠三角设立110+个"反向飞地",如汕头濠江区在深圳建"濠创园"吸引12家企业 [6] 生态经济与文旅融合 - 森林海度假区改造7个废弃矿坑为144公顷生态景区,年均游客160万+,经济收益3亿+,带动就业6500+岗位 [6][7] - 广东发布"东方爱情果"荔枝品牌,文博会签约1.5万吨采购(含5000吨出口),推动农产品文化IP升级 [7] - 全省打造123个"粤字号"品牌,如河源"紫金蝉茶"价值超35亿元,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形成百亿产业链 [7] 城乡居民收入变化 - 2025年一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7元(+4.3%),农村居民8021元(+6.1%),农村增速快1.8个百分点 [8] - 典型案例包括柏桥荔枝电商、四会汽车零件直供、长安镇千亿制造业、龙门县露营经济等 [8]
都市车界|高合汽车“复活” 新公司落地江苏,中东资本成关键推手
齐鲁晚报· 2025-05-22 16:1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雪 2025年5月22日,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注册资本约1.4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3亿元),标志着高合汽车在经历破产重整后重启运营。新公司 由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持股30.2%,黎巴嫩初创公司EV Electra Ltd.持股69.8%,股权结构显示其已引入海外资本与本土技术方共同主导。 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曾于2024年8月因债务危机申请破产,旗下五十二家公司合并重整,账面负债高达157.81亿元。此次新公 司成立前,江苏盐城国资通过悦达汽车集团等企业以共益债形式提供资金支持,保障高合汽车售后服务及供应链运转。 新公司经营范围涵盖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汽车零部件研发等领域,或预示其将聚焦核心技术自研与供应链整合。据业内分析,高合汽车需摆脱此前60 万-80万元高端市场的定位桎梏,转向20万-30万元主流市场,以智能化、800V超充等技术竞争力抢占份额。 Jinad IMonammad 2 成立日期 2025-05-22 注册资本 14326.65万美元 经营状态 在业 实缴资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91320991MAEKRJAY1H 工商注 ...
研报 | 2024年全球前十大封测厂商营收合计415.6亿美元,年增3%
TrendForce集邦· 2025-05-13 14:16
产业洞察 - 2024年全球封测(OSAT)市场面临技术升级和产业重组的双重挑战 [1] - 日月光控股、Amkor维持领先地位 长电科技和天水华天等中国封测厂营收呈现双位数成长 对市场格局构成挑战 [1] - 2024年全球前十大封测厂合计营收为415.6亿美元 年增3% [2] 公司排名与表现 - 日月光控股(ASE Holdings)排名第一 2024年营收185.4亿美元 年减0.7% 在前十名中占比44.6% [3][5] - Amkor排名第二 2024年营收63.2亿美元 年减2.8% [3][6] - 长电科技(JCET)排名第三 2024年营收50亿美元 年增19.3% [3][7] - 通富微电(TFME)排名第四 2024年营收33.2亿美元 年增5.6% [3][8] - 力成科技(PTI)排名第五 2024年营收22.8亿美元 年增1% [3][9] - 天水华天(TSHT)排名第六 2024年营收20.1亿美元 年增26% 成长幅度为前十大之首 [3][10] - 智路封测排名第七 2024年营收15.6亿美元 年增5% [3][11] - 韩亚微(Hana Micron)排名第八 2024年营收9.2亿美元 年增23.7% [3][12] - 京元电子(KYEC)排名第九 2024年营收9.1亿美元 年减14.5% [3][13] - 南茂科技(ChipMOS)排名第十 2024年营收7.1亿美元 年增3.1% [3][14] 市场趋势 - 2024年OSAT市场呈现"成熟领先者稳健、区域新势力崛起"的双轴态势 [14] - 异质整合、晶圆级封装(WLP)、晶圆堆栈等先进技术需求增加 [14] - AI与边缘运算对高频率、高密度封装有迫切需求 [14] - 封测业已从传统制造业转变为高度技术整合与研发导向的策略核心 [14]
氢能第一股易主背后,山西富豪和河北富豪的握手
搜狐财经· 2025-04-16 12:20
文章核心观点 - 北京亿华通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定州旭阳氢能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完成后旭阳集团将成控股股东,此次重组对氢能行业有标志性意义,展示产业链上下游重组出路,当前氢燃料电池行业发展低于预期,未来或有更多企业重组,行业拐点可能两三年后到来 [1][2][17] 分组1:亿华通限售股与重组情况 - 2025年4月10日亿华通公告首次公开发行的3639.76万股限售股4月18日上市流通,占公司当前股本总数15.73%,董事长张国强持股比例与此相同 [1] - 3月12日亿华通公告拟发行股份购买定州旭阳氢能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完成后定州旭阳氢能将成全资子公司,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5.5亿元,股份发行价18.53元/股,认购方为旭阳集团 [1] 分组2:亿华通与旭阳集团情况 - 亿华通2012年成立,是中国燃料电池系统研发与产业化先行者,2016年登陆新三板,2020年登陆科创板,2023年香港主板上市,成为国内首个A+H上市的氢燃料电池公司 [2] - 旭阳集团1995年由杨雪岗创立,2019年在港交所主板上市,2024年营业收入475.43亿元,自2020年布局氢能产业,有5条高纯氢产线,产能34吨/天,是京津冀第一大高纯氢供应商,有4座加氢站等,搭建5个氢能重卡应用场景,有近400条自有运输线路,年运输量4100万吨 [3][5] 分组3:重组协同效应 - 亿华通与定州旭阳氢能属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协同效应体现在成本和技术两方面,成本上可降低氢燃料电池车运营成本,技术上可扩大运输半径,旭阳集团运输线路换氢能源车辆可带动亿华通燃料电池销售增长 [6] 分组4:亿华通经营情况 - 2024年度亿华通营业总收入36667.14万元,同比下降54.21%,净亏损45643.29万元,上年同期净亏损24320.37万元,连续五年亏损,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1.97元,上年同期1.48元 [9] - 亿华通解释亏损原因一是宏观经济环境承压影响产业链订单推进,二是燃料电池行业处于商业化初期,市场产销规模小,竞争加剧叠加基础设施滞后致市场需求下滑 [9] -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共发布1167款燃料电池汽车整车公告,搭载亿华通燃料电池系统的整车公告163款,占比14%,位居行业领先地位 [9] 分组5:行业现状与未来 - 不少氢燃料电池企业业务亏损,如上海重塑能源2024年总收入约64880万元,同比减少约27.5%,经调整净亏损约41700万元 [11] - 2024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销量5405辆,同比降低12.6%,保有量约2.5万辆,与2025年末约5万辆保有量目标差距大 [12][14] - 行业发展受氢气成本高、加氢便利性不足、系统成本高等因素制约,除汽车外需更多应用市场拉动氢能经济,企业主要依靠融资生存 [12][15][17] - 业内人士认为行业需探索商业化路径,减少对补贴依赖,随着氢气价格、产品成本下降,加氢站增加等因素积累,行业拐点可能两三年后到来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