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能规划与扩张
icon
搜索文档
小米YU7上市表现与后续规划
数说新能源· 2025-07-07 10:23
上市首周订单表现与退单情况 - YU7上市后一周锁单量约为34万辆,市场热度持续超预期 [1] - 锁单截止日前后出现显著退单现象,总退单量超过7万辆,主要原因为交付周期过长、用户冲动下单后理性回撤及部分地区黄牛集中退单 [1] - 黄牛订单占比不高,后台大数据监控识别到的黄牛订单约2万台,极限推测不超过3万台,主要集中在北京等早期高热区域,且集中在交付周期较短的车辆订单(35周以内) [1] 各版本车型订单结构及未来演变预期 - 当前三款车型订单结构中,低配版本占比57%,中配25%,高配18% [2] - 预期未来高配版本占比将下降,低配占比可能上升至62%左右,中配维持在25%上下,配置结构朝更理性、性价比优先方向调整 [2] 年内产能节奏及爬坡瓶颈 - YU7项目从7月起正式步入批量生产,全年产能规划区间为14万至18.5万辆 [3] - 第四季度通过新增产线可将月产能拉升至4万辆,但实际产出很可能处于区间下沿,受生产节奏爬坡初期、设备交付及人员培训等因素制约 [3] - 7月目标产出1.5万辆,实际产出可能仅为1万辆;8月目标为2.5万辆,存在执行风险 [3] 产能扩张路径及供需矛盾缓解时点 - 公司规划通过租赁成熟工厂并进行设备改造,最快可于2025年12月前释放新增产能 [4] - 三期自建工厂预计2026年4月投产,年产能设计为30–40万辆 [4] - 供需紧张状态至少持续至2026年年中,届时交付周期有望压缩至15–20周 [4] 往期推荐 - 主机厂电芯采购:兼顾性能和成本 [8] - 比亚迪出海:发力东南亚 [8] - CATL储能市场增长高于动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