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米YU7
icon
搜索文档
新势力车企7月放榜:零跑首破5万大关,小米汽车同比翻三倍
格隆汇APP· 2025-08-01 20:37
8月1日,国内不少车企相继对外发布2025年7月交付数据。 从车企公布的数据来看,零跑、小鹏汽车、小米汽车等创下单月交付纪录。部分车企7月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突破"。 车企七月战报 小鹏汽车:单月交付量创新高 7月份,小鹏汽车共交付新车36717台,同比增长229%,环比增长6%,创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1-7月累计交付233906辆,同比增长270%。 并且,小鹏汽车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了197189台新车,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交付量。 作为小鹏的爆款车型,小鹏MONA M037月交付超15000台。小鹏MONA上市至今已连续11个月交付超万台,截至7月累计交付超过15万台,持续刷新了A 级纯电轿车市场纪录。 此外,小鹏汽车此前宣布小鹏P7+将于今年下半年进入欧洲。而今年上半年,品牌成功驶入英国、意大利、爱尔兰等新市场。至此,小鹏汽车已进入全球 46个国家和地区。 零跑汽车:月销量首破5万台 7月,零跑汽车全系交付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50129台,同比增长超126%,这也是其首破5万大关。1-7月,零跑汽车累计交付271793辆,位居新势力前 三阵营。 并且,零跑汽车6月中旬就曾宣布,累计交付达到 ...
见证历史!刚刚,雷军宣布大消息!
天天基金网· 2025-08-01 15:37
小米汽车交付量突破 - 2025年7月小米汽车月度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台 [1][7] - 2025年6月交付量超25000台 5月超28000台 3月超29000台 [7] - 上市15个月累计交付量突破30万台 [7] 交付增速与产能规划 - 2024年4月开启首批交付 7个半月达成首个10万辆里程碑 [9] - 从10万到20万辆仅耗时4个月 [9] - 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从30万辆上调至35万辆 [9] - 一期二期工厂双班制满产状态下月产能可达6万台以上 [12] - 机构预测2025年销量40-50万辆 2026年有望突破80万辆 [12] 新车型市场表现 - 首款SUV小米YU7标准版售价25.35万元 Pro版27.99万元 Max版32.99万元 [9] - 开售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 1小时达28.9万台 [9] - YU7技术发布会留资用户为SU7同期的三倍 [10] - 7月6日启动首批交付 8月将大规模交付 [10] 渠道与服务网络 - 7月新增18家门店 全国97城覆盖352家门店 [10] - 8月计划再增18家门店 覆盖8座新城市 [10] - 截至7月31日全国181家服务网点覆盖106城 [10] 产品配置调整 - 8月1日起下架SU7/SU7 Ultra两款车漆颜色及部分内饰轮毂配置 [12] - 调整旨在提升交付效率 已购车主维保权益不受影响 [12]
见证历史!刚刚,雷军宣布大消息!网友:终于!
搜狐财经· 2025-08-01 12:00
小米汽车交付量 - 2025年7月小米汽车交付量超过30000台,首次突破月度3万台大关 [1][3] - 2025年6月交付量超过25000台,5月超过28000台,3月超29000台 [3] - 截至2025年7月10日,累计交付量超过30万台,上市15个月达成 [4] - 2024年4月开启首批交付,7个半月达成首个10万辆里程碑,10万到20万辆仅耗时4个月 [4] - 2025年5月SU7系列累计交付量突破25.8万台 [4] 产能与目标 - 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从30万台提升至35万台 [4] - 一期二期工厂双班制满产状态下月产量可达6万或以上,2025年销量预计40万~50万辆,2026年有望突破80万辆 [7] 新车型与市场表现 - YU7于2025年7月6日交付首批车主,8月开始大规模交付 [4] - YU7技术发布会留资用户是SU7同期的三倍,热度可能超过SU7 [5] 渠道与服务网络 - 2025年7月新增18家门店,全国97城已有352家门店,8月计划再新增18家 [5] - 截至7月31日,全国181家服务网点覆盖106城 [5] 产品配置调整 - 8月1日起下架SU7和SU7 Ultra的熔岩橙、寒武岩灰车漆颜色,曜石黑和银河灰内饰及20英寸五辐花瓣轮毂等配置 [7] - 调整目的是提升交付效率,已购车主售后维保权益不受影响 [7]
见证历史!刚刚,雷军宣布大消息!网友:终于!
中国基金报· 2025-08-01 11:52
【导读】雷军最新发声:7月小米汽车交付量超30000台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雷军最新发声! 8月1日上午,雷军发布微博消息称,2025年7月,小米汽车交付量超过30000台,并感谢大家的选择与支持。 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 亦发布微博称, " (这是) 值得记住的时间点" 。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小米重点布局的智能电动汽车项目,小米汽车自推出以来持续受到市场关注。此次交付量的大幅提升,显示出其在生 产制造和市场推广方面的显著成效。 据了解,小米汽车于2024年4月开启首批交付,仅用七个半月时间便在2024年11月达成首个10万辆交付里程碑。此后,小米汽车交付速度 显著提升,从10万辆到20万辆仅耗时四个月。 进入2025年后,小米汽车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在今年5月的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雷军透露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量已突破 25.8万台。 此前,小米汽车预计2025年全年交付目标为30万台。今年3月,雷军表示,小米汽车一直在全力提升产能,并已取得一些进展,2025年全 年交付目标提升至35万台。 对此,大量网友纷纷留言互动。除祝贺之外,也有网友在线"催产能",希望尽早提车。 | (1)2:二厂加 ...
小米汽车:2025中国汽研“极热夏测”、小米YU7获8项最高评级,还获‘极热健康车’、‘极热“质”造车’称号
和讯网· 2025-08-01 11:37
小米汽车测试表现 - 小米汽车旗下车型YU7在2025中国汽研"极热夏测"中获得8项最高评级 [1] - 该车型同时荣获"极热健康车"和"极热质造车"称号 [1]
QuestAuto 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半年报:月度活跃量逼近3400万辆
36氪· 2025-08-01 07:41
政策与产业规范 - 上海即将发放智能网联汽车运营牌照,北京、广州、深圳等城市已开展不同阶段试点,加速行业正规化发展 [1] - 我国牵头制定的自动驾驶测试国际标准正式发布,填补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评估和测试验证的空白 [1] - 保险公司推出"辅助驾驶事故责任判定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行业责任认定与赔付机制完善 [2] 市场数据与竞争格局 - 2025年6月新能源汽车活跃量达3372.31万辆,其中纯电动2262.98万辆、插电混动839.02万辆、增程式270.31万辆 [2] - 比亚迪以971.43万辆活跃量领跑,上汽通用五菱242.62万辆、特斯拉中国236.06万辆分列二三位 [2][12] - 厂商TOP10中6家跻身百万活跃量俱乐部,新势力零跑、小鹏、小米增速显著 [12][10] - 车系活跃量TOP10中比亚迪占6席,Model Y(154.22万辆)、五菱宏光MINIEV(151.24万辆)领先 [14][48] 产品与技术趋势 - 纯电平均续航提升至460KM,增程式车型环比增速突出 [2] - L2级辅助驾驶配置装车量占比达70%,智能化配置渗透率持续提升 [4] - 国产车从性价比转向技术定义权争夺,如小米YU7越级配置、领克900聚焦家庭安全 [6] 保值率表现 - 增程式车型保值率优于插混和纯电,但3年车龄保值率均低于50% [19] - 国产品牌崛起:坦克品牌3年保值率70%位列TOP3,理想汽车紧随特斯拉(57.1%) [21] - 1年车龄纯电保值率小米SU7超90%,3年车龄保时捷Taycan近60%领先 [23] 营销与用户运营 - 新能源车企广告向高信任度渠道迁移,私域流量快速增长,比亚迪活跃用户突破1200万 [30][33] - 小米YU7发布带动APP日活创新高,汽车资讯类APP流量显著提升 [32] 细分市场竞争 - 中大型纯电SUV市场因小米YU7上市竞争加剧 [35] - 大型SUV市场"大六座厮杀",问界M8、腾势N9 DM等新车型表现突出 [37] 充能设施 - 充电桩市场集中度高,特来电等头部品牌主导,午间时段使用率进一步提升 [41][44] 价值榜单数据 - 纯电车系活跃量TOP3:Model Y(154.22万辆)、五菱宏光MINIEV(151.24万辆)、海鸥(82.38万辆) [48][50] - 插混车系活跃量TOP3:宋PLUS DM(90.52万辆)、秦PLUS DM(89.65万辆)、元Pro DM(62.12万辆) [51] - 增程式车系活跃量TOP3:理想L7(31.10万辆)、问界M7(30.21万辆)、理想L6(28.84万辆) [53]
十年磨一剑,国产车决战特斯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8:29
行业格局变化 - 特斯拉Model Y以122.3万辆的全球销量成为2023年单车型销冠,超越丰田卡罗拉[4] - 小米SU7发布15个月积累超30万车主,销量连续7个月超过Model 3,YU7上市18小时锁单量超24万台[4] - 中国新能源品牌如小鹏G7、理想i8等通过差异化配置挑战特斯拉,小鹏自研芯片算力达Model Y的3倍[4][13] 特斯拉业绩表现 - 特斯拉Q2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交付量38.4万辆同比下降13.5%,创2012年来最大跌幅[3] - 特斯拉股价年内累计下跌超20%,马斯克预计未来几个季度仍艰难[4] - 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份额从2024年6%降至2025年上半年4.8%,但中国市场贡献其全球销量34%[23] 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 - 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20年136万辆增长至2023年1280万辆,2023年汽车出口量586万辆全球第一[24] - 宁德时代等国产电池厂商崛起,磷酸铁锂电池推动Model 3起售价从35万降至23万[11] - 国产供应链在空悬、激光雷达等领域替代外资,特斯拉50%北美零件由中国提供[21] 技术路线对比 - 特斯拉转向AI战略,BEV架构和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引领行业[13] - 中国品牌在三电技术突破:小米YU7续航835km行业第一,V6s Plus电机转速达22000rpm[12] - 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实现销量反超,2022年销量186.35万辆领先特斯拉131.43万辆[10] 产品策略差异 - 小米YU7通过油泥模型毫米级调整车高,隐藏式门把手支持自定义伸缩[16][18] - 国产车型注重情绪价值:小米YU7主驾配备零重力座椅和小憩模式,颠覆传统SUV设计[18][20] - 特斯拉计划推出廉价版Model Y和六座车型应对竞争,但创新速度被指放缓[23] 产业链发展 - 中国电子制造优势助推新能源车发展,广东江浙产业链完善[5] - 政府2017年引入特斯拉带动产业链升级,国产供应商已覆盖电机、电池等核心环节[6][21] - 弗迪电池等企业实现技术协同,比亚迪解决电池与整车磨合问题[10]
十年磨一剑,国产车决战特斯拉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31 17:46
新旧势力转换 - 小米SU7发布15个月积累超过30万车主 取代特斯拉成为小米科技园停车场最主流车型 [1] - 特斯拉Model Y以122 3万辆销量成为2023年全球单车型销冠 终结丰田卡罗拉37年霸榜 [1] - 2024年二季度特斯拉营收224 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 交付量384122辆同比下降13 5% 创十年来最差季度表现 [2] 中国新能源产业崛起路径 - 2000年万钢建议发展新能源汽车实现换道超车 中国凭借电子制造优势重构三电技术竞争格局 [4][5] - 2007-2016年政策补贴培育市场 2017年引入特斯拉超级工厂(总投资500亿元 年产50万辆)带动产业链升级 [6] -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80万辆 汽车出口586万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 [25] 技术突破方向 - 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弗迪系)实现技术协同 2022年以186 35万辆销量反超特斯拉 [12] - 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助Model 3降价35万至23万 小米YU7自研V6s Plus电机(22000rpm)+800V碳化硅平台实现835km续航 [13][14] - 小鹏图灵芯片算力达2250TOPs(3倍于Model Y) Momenta智驾方案获BBA/丰田采用 [15] 产品定义方法论 - 小米YU7通过油泥模型毫米级调整(最终车高1600mm) 隐藏式门把手支持自动内缩 主驾零重力座椅精准满足用户需求 [18][19] - 情绪价值成为关键 小米两款车累计交付31 17万台 YU7上市18小时锁单24万台超Model Y半年销量 [20][3] - 国产供应链深度协同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28个关节全部采用中国供应商 [22][23] 市场格局重构 - 特斯拉中国市场份额从2024年6%降至2025上半年4 8% 但中国市场贡献其全球销量34% [24] - 国产车型集体对标Model Y(乐道L60/极氪7X/智己LS6等) 形成差异化竞争态势 [2][17] - 产业链话语权转移 特斯拉北美50%零件依赖中国供应商(含墨西哥工厂) [23]
北京汽车产业向“新”而行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31 05:45
理想i8上市及技术突破 - 理想汽车首款纯电SUV i8在首都国际会议中心上市,是北京新能源车企快速成长的范例 [1] - 新车原计划去年推出,因首款纯电车型Mega口碑销量不及预期而推迟,公司转向技术研发 [1] - 公司投入超充网络建设,全国已建成近3000座超充站(含约1000座高速超充站),解决用户里程焦虑 [2] - 自研主驱电机效率达93.08%行业最高水平,续航提升20-30公里,采用六边形碳化硅结构芯片提升15%电流能力 [2] - 智能驾驶搭载VLA司机大模型,可学习车主习惯实现个性化辅助驾驶 [3] - 智能座舱升级"理想同学"语音助手,新增自主点餐、识别停车场二维码等功能 [3] 北京新能源车产业表现 - 小米SU7、理想Mega Home、极狐阿尔法S5等北京新能源车型上半年销量表现亮眼 [3] - 北京上半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7%,新能源汽车产量26.2万辆(同比增1.5倍) [3] - 新能源车占北京汽车产量比重达36.7%,同比提升18.4个百分点 [3] - 北京正推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3]
特斯拉想拿出新杀手锏
美股研究社· 2025-07-30 19:36
特斯拉近期市场表现 - 特斯拉Model 3与Model X在懂车帝辅助驾驶测试中以83.3%高速场景通过率获最佳成绩,引发市场热议[8][9] - CEO马斯克在社交平台转发测试结果并强调特斯拉在中国市场表现优异[10] - 公司近期在中国市场推出Model Y L大六座豪华SUV(轴距超3米,车长约5米,预估售价40万元)及加速推进廉价版Model Y新车型[13][14][15] 特斯拉财务与销量压力 - 2025年Q2营收224.96亿美元(同比下滑12%),净利润11.72亿美元(同比减少20.7%),创十年来最大降幅[22] - 全球汽车交付量38.41万辆(同比暴跌13.5%),连续两季度两位数下滑,欧洲市场销量下跌超三分之一[24] - 美国加州市场销量连续七季度萎缩,中国市场成为唯一增长引擎(Q2交付12.9万辆,贡献全球销量34%)[25][27] 中国市场战略重要性 - 中国占特斯拉全球销量超30%,每三辆特斯拉中有一辆由中国消费者购买[27] - 公司加速本土化策略,专为中国推出特供车型Model Y L,并计划廉价版Model Y以覆盖更广泛消费群体[35][37] - 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693.7万辆(同比增长40.3%),但特斯拉市占率从2020年15%峰值萎缩至7.6%[27][31] 行业竞争与产品策略 - 中国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小米YU7上市3分钟大定破20万辆,蔚来乐道L90、理想i8等新车型密集发布[33] - Model Y以44848辆销量蝉联6月SUV冠军,领先第二名比亚迪宋PLUS近一倍[34] - 公司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监管版)计划2025年在中国及欧洲落地,测试表现行业领先[40][41] 未来挑战与机遇 - 产品线老化问题凸显,工程副总裁承认公司处于战略突破关键节点[28] - 廉价版Model Y若售价下探可能对小鹏G6/G7等竞品形成冲击[38] - 需平衡全球思维与本土化经营,进一步适应中国市场竞争环境[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