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东北边境小城集安:“三驾马车”驱动 人参产业跑出加速度
证券时报· 2025-05-26 02:13
人参产业概况 - 吉林省集安市是全国人参主产区之一,也是全国边条参唯一产区,拥有全国最大野山参交易中心,年销量超5000吨,销往国内外30多个地区 [1] - 吉林省规划到2027年人参全产业链产值达1500亿元,2030年突破2000亿元,集安市被重点提及将承担重要角色 [1] - 集安市2024年人参产值160.3亿元,占吉林省人参产业综合产值1/5,目标2030年达300亿元 [3][1] 交易市场与产业链 - 清河市场为全国最大野山参交易集散中心,350家固定商户,赶集日商户超1600户,2024年交易额60亿元(同比+20%) [2][3] - 市场交易品类占比:林下山参60%、移山参25%、园参及西洋参10%、其他5% [3] - 人参产业带动集安市餐饮、住宿、旅游等关联行业,成为当地支柱产业 [3] 产业升级与高端化发展 - 集安市推动人参精深加工和科技创新,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 [1][7] - 益盛汉参为省内最大化妆品企业,实现人参全株开发,拥有8大品牌600多款产品,近3000家加盟店 [7] - 全市拥有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规模以上人参工业企业,年加工能力9000吨(精深加工600吨) [8] - 已开发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四大系列600多个品种,但林下山参精深加工企业仅1家 [9] 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 - 职能部门下沉提供税务、市场监管等"贴身"服务,设立人参产业法庭和法治服务中心打击犯罪、规范市场 [4][5] - 万资集团成立省内首家人参溯源检测机构,实现"一参一码"溯源系统,覆盖参龄、农残等关键数据 [5][6] - 清河人参高新技术产业园一期2024年竣工,已引入11家精深加工企业,计划联合高校研发创新 [9][10] 行业挑战与发展方向 - 行业存在种质资源匮乏、精深加工不足、品牌营销弱、同质化严重等问题 [11] - 政策限制5年以上林下山参用于保健品开发,高端食品开发受阻 [11] - 集安市计划通过一产(标准化种植)、二产(吸引精深加工企业)、三产(人参+旅游/康养等)协同发展突破瓶颈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