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搜索文档
重庆加快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巴渝大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人民日报· 2025-11-14 06:05
文章核心观点 - 重庆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和人才强市首位战略 推动人才工作系统重塑 加快打造西部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1] 政策与人才引进 - 围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先进材料等产业引进培养战略科技创新人才 [2] - 整合实施项目跟投、人才奖励等举措支持重点单位集聚顶尖人才 例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伦茨·克劳斯在渝设立中国首个诺奖工作站 [2] - 实施百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留渝来渝就业创业行动 2024年以来吸引青年留渝来渝71.2万人 [3] - 迭代实施博士后创新发展政策 年均招收博士后超1000名 博士后留渝率达90% 较2020年增长10个百分点 [3] - 实施卓越工程师、"满天星"软件人才培养专项 每年新增卓越工程师及后备人才1万余名 目前工程师总数达55万人 [3] - 升级"巴渝工匠"行动 高技能人才增至179.5万人 较"十三五"末增长72% [3] 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举办"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等会议 建设成渝地区"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 [4] - 推进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人才联合培养 落地重庆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 [4] - 开展外籍"高精尖缺"人才认定试点 发布境外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213项 [4] - 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 联合开展161项技术攻关 实现两地4万多名专家资源共享共用 [4][5] 科创平台建设 - 金凤实验室建成具有领先水平的科研平台8个 集聚科研人员691人 其中院士团队7个 [6] - "十四五"时期金凤、嘉陵江、明月湖3个重庆实验室挂牌建设 市级以上创新基地平台达到1297家 较"十三五"末实现翻番 [6] - 实施一流学科建设专项 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66个 8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7] - "十四五"时期重庆高校累计向社会输送人才185万人 全市三大主导产业70%以上一线新增从业人员来自重庆职业院校 [7] - 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达9123家、科技型企业达7.56万家 分别是2020年的2.1倍和2.8倍 [7] 创新创业生态与服务 - 布局建设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 例如为光动量公司参股投入550万元 支持其3个月内成立 公司年产值超2000万元 [8][9] - 创新建立高层次人才"目录+计分"双通道分类评价体系 累计认定新重庆人才超12万人 [9] - 将高校用于奖励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收益比例提高至80%以上 试点单位赋权转化知识产权391件 累计金额达到4.1亿元 [9] - 人才港投用两年来 已集聚创新创业人才1100余名 在孵人才企业524家 [9] - 开发投用"渝才荟"应用 压缩评审时长30天以上 73项服务一网通办 支撑重点产业引进人才2万余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