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广西南宁面向东盟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中国新闻网· 2025-08-02 00:12
作为中国—东盟交流合作"南宁渠道"的核心承载区,南宁五象新区致力打造成为面向东盟的国际科技创 新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高地。今年1月至6月,五象新区全域工业总产值完成260.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 长12.6%。 南宁市新能源产业规模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新能源产业重要集聚区。该市电子信息产业向高新技术 迈进,瑞声科技、泰克、华芯振邦、国人科技等重点企业高速增长,成为行业增长主引擎。 此外,南宁五象新区在建设面向东盟的跨境物流枢纽领域成效显著。今年1月至6月,南宁国际铁路港始 发中越班列累计发运18870标箱,同比增长283%。(完) 目前,南宁市初步形成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食品制造集聚区、邕宁铝精深加工产业集聚区、横 州精制茶加工集聚区等特色产业园;累计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铝等6个广西先进制造业集 群,数量居广西第一。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东盟专线】广西南宁面向东盟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 南宁市积极构建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创新合作枢纽。目前,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 一期已竣工并投入试运营,16家东盟企业入驻,南宁签约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项目44个。南宁列入广西人 工智能产品、垂直领域 ...
新兴产业聚势蓄能“加速跑”
广州日报· 2025-07-30 10:49
广州上半年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5080.9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加固、趋势向好"特征 [3] - 消费市场回暖、工业生产恢复、外贸稳健高增共同支撑经济韧性,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对GDP增长贡献率超50% [4] 消费与流量经济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1.22亿元同比增长5.9%,增速较一季度提升2.4个百分点,领跑5个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6]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带动销售额482.7亿元,核销资金62.9亿元均居全省第一 [7] - 客运量1.63亿人次同比增长0.9%,白云机场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大幅增长23.9%,货运量4.50亿吨增长2.4% [7] 外贸表现 - 外贸进出口总额6050.5亿元同比增长15.5%创历史新高,出口3969.1亿元增长25.2%居十大外贸城市首位 [4] - 对欧盟、东盟、非洲出口分别增长30.5%、36.7%、42.7%,广州海关监管出口荔枝超2800吨同比增长17.6% [4] 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 - 工业投资增长12%其中技改投资增长15.5%,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0.8% [9] - 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5%占整车产量比重同比提升3.7个百分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7.0% [9] - 政策端累计拨付惠企资金20.8亿元覆盖近2000家企业项目,聚焦"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出台专项政策 [9] 发展动能转换 - 传统产业加速跃迁与新兴产业成型起势形成协同效应,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快速涌现 [8] - 政策引导、投资驱动与产业升级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关键领域发展 [9]
南京上半年工业投资、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新华日报· 2025-07-28 07:55
工业投资与产业布局 - 南京市上半年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限上零售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4.5%,实现两位数增长 [1] - 机器人产业上半年营收达194亿元,同比增长20%,华天科技等领军企业签约助力"2027年核心产业规模超百亿"目标 [2] - "1+4+6"产业组织体系成型,包括1个统筹机构、4个产业攻坚办公室(人工智能、机器人、生物医药、信息通信)和6个产业专班(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 [2] - 二季度走访企业协会超600家,获取项目线索310条,筛选104个重点项目联合推进 [3] - 上半年成功招引105个项目,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6月单月增长7.6%) [3] 企业投资与营商环境 - 南京北路智控科技在江宁滨江开发区追加6亿元新项目,东利来光电投入2亿元新项目预计总产值达3.45亿元 [4] - 恒天领锐二期增资8亿元,成为溧水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龙头 [4] - 江宁开发区实现全链审批服务,中储国能项目5天内获5张关键证书,提前1个月开工 [5] - 恒河材料科技10亿元项目审批仅用4个月,已进入施工阶段 [6] 消费市场表现 - "苏超"赛事带动全市60个观赛点吸引25万人次,商品销售额逾3亿元,住宿餐饮营业额增长超30% [7] - 金陵中环开业首日客流量5万人次、销售额破千万元,苏宁MAX超级体验店首日销售额5000万元 [7] - 京东MALL南京首店首月客流量超40万人次,全市累计引进1200家首店,覆盖95%国际一线品牌 [7] - 鼓楼区上半年零售业增长33%至238.9亿元,京东五星电器"以旧换新"订单占比78%,智能家居品类增幅超60% [8]
协同发力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 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在嘉定揭牌
解放日报· 2025-07-20 10:14
产业集聚区建设 - 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在嘉定揭牌 聚焦市区协同、产业集聚、创新驱动、生态完善四大核心 [1] - 集聚区通过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 深度联动产业链各环节 [1] 产业生态举措 - 成立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市区协同专家委员会 强化智库支撑 [1] - 揭牌上海市数字公共服务中心(上海智能汽车软件园) 同步发布嘉定区5GA建设重大场景 升级数字底座 [1] - 推出《汽车零部件行业智能工厂建设技术规范》上海市地方标准 启动上汽清陶中试线 引领创新标准 [1] - 上海国际试车场提供全场景检测服务 为产业创新提供研发测试条件 [1] 产业项目签约 - 一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落地 涵盖整车研发、核心零部件、智能网联技术等关键领域 [1] - 上海国际试车场与沃尔沃汽车、联创电子等6家领军企业签署合作协议 拓展测试场景 深化产业协同 [1] 政策支持 - 发布《协同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行动方案(2025—2030年)》和《嘉定区关于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明确市区协同路径 [2] - 嘉定区将汽车产业作为立区之本 围绕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目标 推动上下游企业与链主深化合作 [2] - 加速关键技术攻关与重大项目落地 构建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 [2]
重庆:鼓励智能座舱、电驱等领域头部企业加快投资并购和兼并重组
快讯· 2025-07-16 13:57
行业政策与规划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征求意见稿 [1] - 计划建立"市、区、整车企业"三方联合服务机制,重点支持零部件企业在市场拓展、技术研发、企业融资等领域 [1] 企业培育目标 - 到2027年,重庆市目标培育400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精特新企业,其中80家为"小巨人"企业 [1] - 鼓励头部企业在智能座舱、电驱、热管理、电转向、电制动、增程器等领域通过投资并购和兼并重组扩大市场份额 [1] 细分领域发展策略 - 推动中小企业聚焦优势领域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品牌建设,提升细分市场竞争力 [1] - 重点支持智能座舱、电驱、热管理、电转向、电制动、增程器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技术融合与产品多样化 [1]
重庆:到2027年 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
快讯· 2025-07-16 13:55
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计划 -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征求意见稿 [1] - 计划提出到2027年全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新增上市企业5家以上 [1] - 目标推出25项以上汽车产业定制化金融产品 [1] 金融支持措施 - 鼓励市级产业母基金及相关子基金加大对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投资力度 [1] - 探索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建立政府引导基金容错机制 [1] - 完善银行考核评价指标 将金融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情况作为银行机构年度评先评优的重要评价指标 [1] 企业培育与服务 - 做深做实上市协调机制和并购融资金融服务 [1] - 重点发掘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领域符合上市条件和并购条件的企业 [1] - 对上市好苗子采取早入库 早服务 早培育策略 [1]
重庆:支持整车企业在飞行汽车研发、自动驾驶训练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快讯· 2025-07-16 13:48
产业创新支撑 - 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底盘、智能车控、汽车软件、汽车芯片等领域,组织实施人工智能、核心软件、高端器件与芯片、新能源等重大专项项目 [1] - 鼓励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综合体,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开展深度合作 [1] - 支持企业、高校、第三方机构等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 [1] - 到2027年建成5个市级创新综合体,突破5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 [1] 人工智能及汽车软件产业培育 - 聚焦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实施关键软件"揭榜挂帅"项目 [2] - 鼓励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企业加强与国内领军企业技术合作 [2] - 支持整车企业在飞行汽车研发、自动驾驶训练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 [2] - 支持汽车软件企业围绕"车+X"应用,开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控等技术研发 [2] - 推进高水平软硬件适配中心建设,提升产品研发、集成验证等公共服务能力 [2] - 开展软件、硬件、应用和服务一体化适配,完善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体系 [2] - 到2027年力争打造5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产品 [2]
上半年青岛市1000余家企业参与“链万企”供需对接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7-11 18:59
平台服务功能提升 - 引入AI智能系统优化对接匹配功能并拓展平台资源 [3] - 平台注册企业增至7.6万家企业发布需求11万余项产品7.3万余款 [3] - 上线"链万企"小程序涵盖产业链需求资源库对接活动等模块 [3] 供需对接活动成果 - 上半年组织17场对接活动参与企业1013家服务机构91家达成合作意向52个 [5] - 青岛某企业与海湾化学达成PS供需合作实现销售2300吨销售额2140万元 [5] - 促成轮胎企业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新型检测设备解决传统检测效率低问题 [5] 重点产业赋能 - 联合行业协会银行组建仪器仪表产业服务中心发布需求清单促进对接 [5] - 走访乾程科技众瑞智能仪器等企业沟通预匹配产品成果 [5] - 致真精密盛瀚色谱等10余家企业与供给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5] 未来规划 - 聚焦"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开展创新产品应用场景技术成果对接 [5] - 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及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5]
宜宾“上京”招商签单403亿元 122个项目聚焦数字经济、新能源等赛道
证券日报网· 2025-07-07 15:18
投资签约成果 - 四川省宜宾市在北京举行2025京津冀投资推介活动,签约项目122个,总金额达403.08亿元,涵盖基金机构、数字经济、新型储能、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 [1] - 2025上海投资推介会已成功转化合作项目20个,拟投资总额超180亿元,涉及人工智能、软件信息服务等领域 [2] - 去年在京签约的48个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果,产业关系由"传统承接"转向"技术共研、资本共投、场景共建" [2] 活动参与与专题会议 - 活动吸引了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头部企业、金融资本等领域的200余名相关负责人、嘉宾代表参加 [1] - 现场举行了人工智能城市深度应用场景发布会、资本招商合伙人招募会、宜宾市"江源行动"第二批榜单发布会、数字能源产业生态共创交流会等四场专题会 [1] 宜宾市产业发展现状 - 宜宾数字经济产业规模已突破600亿元,与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产业共同构筑起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1] - 宜宾积极推进高能级的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人才链融合,打造"产业之城""机遇之城""共赢之城" [1] 未来发展规划 - 宜宾将深化此次推介会成果转化,深度进军数字经济新赛道 [2] - 以"一流朋友圈"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产业生态 [2] -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激发向"新"提"质"的澎湃活力 [2] - 借助京津冀重要通道和前沿窗口,与国际深度接轨,更加融通四海、"链"接天下 [2]
“酒都”宜宾上京记:签约超400亿元投资,资本招商助力产业建圈强链
华夏时报· 2025-07-05 21:02
宜宾市招商引资成果 - 2025年京津冀投资推介活动签约项目122个,总金额403.08亿元,涵盖基金机构、数字经济、新型储能、动力电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等领域 [1] - 2025年长三角投资推介会签约项目130个,总金额493.2亿元,其中基金项目18个、长三角区域项目41个 [4] - 两次省外重大招商活动累计签约额接近千亿元 [1] 宜宾市经济发展表现 - 2024年GDP首次突破4000亿元,成为四川省第三个达到这一经济规模的城市 [2] - 从2021年突破3000亿元到2024年突破4000亿元仅用三年时间 [2] - 稳居四川省经济总量第三城位置 [2] 宜宾市产业发展战略 - 聚焦"4+4+4"产业体系: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4大千亿主导产业;能源化工、轻工纺织、建筑材料、机械制造4大传统产业;新型储能、数字能源、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4大未来产业 [2] - 通过"延链补链强链"策略完善产业链,签约项目集中在基金机构、数字经济、新型储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低空经济等领域 [3] - 宁德时代在宜宾累计投资超过300亿元布局动力电池制造 [2] 资本招商新模式 - 从1.0政策招商升级到3.0资本招商,打造"资本赋能+产业生态"综合竞争力 [4] - 计划3年内新设300亿元增量基金群,形成总规模超600亿元的投资发展基金矩阵 [4] - 成立宜宾市资本招商合伙人联盟,整合头部券商、知名投资机构、银行等资源,提供项目推荐、智库咨询、金融链接、生态共建服务 [5] 新兴产业布局 - 发布宜宾具身智能机器人训练中心计划,解决行业数据获取难题 [3] - 已成功转化合作项目20个,拟投资总额超180亿元,涉及人工智能、软件信息服务、汽车流体管等领域 [4] - 吸引鼎晖投资、弘毅投资、大连金慧、同方科技、追觅生态链企业等机构合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