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icon
搜索文档
湾有引力,铸就全球投资“强磁场”
搜狐财经· 2025-11-04 09:15
招商大会现场 优秀招商地市亮相 文/孙绮曼 陈泽云 孙晶 图/受访者提供 初冬的南粤,暖意融融,商潮涌动。11月3日,广州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 球招商大会在此启幕。这已是这一高规格盛会连续第4年举办。 从2022年破茧而出,到如今枝繁叶茂,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已不仅是一场年度经贸活动,更演进 为一个响亮的国际品牌,成为观察中国高水平开放、区域经济活力与全球资本流向的重要窗口。 三年耕耘,硕果累累铸就"金招牌" 回望来时路,成果令人振奋。三届大会,累计签约投资和贸易项目3645个,达成投资和贸易金额7万亿 元,其中超百亿元项目92个。更为可贵的是,截至今年9月,这些签约投资项目整体开工率已达 88.1%。数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落地,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脉。 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标志性产业项目拔地而起,成为大湾区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西门子医疗、中海 壳牌、采埃孚、海克斯康、SK化学、三菱重工、百济神州……这些世界级的名字,不仅带来了巨额投 资,更带来了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全球化的视野,有力助推广东在生物医药、绿色石化、新能源汽 车、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
全球渝商共谋新机遇 促成约567亿元项目投资落地
中国新闻网· 2025-11-03 15:06
大会概况与投资规模 - 全球渝商大会在重庆开幕 来自56个国家和地区及中国30个省份的渝商代表参会[1] - 大会促成64个合作项目签约 合同总金额约567亿元人民币[1] - 现场签约项目20个 合同金额276.8亿元 场外签约项目44个 合同金额290.16亿元[1] 投资领域分布 - 签约合作项目涉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1] 渝商群体与民营经济地位 - 目前海内外渝商累计约165万人[1] - 重庆民营经营主体占全市经营主体总数97.8%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1.6%[1] 平台建设与未来发展 - 德国川渝总商会执行会长牵头创办重庆市侨商产业园 已签约日本、新加坡等国侨商投资项目及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共11个[2] - 未来将在侨商产业园内成立各国侨团在重庆的办事处和联络处 搭建跨境贸易和出海服务平台[2] - 大会开幕式上8家商协会、机构获聘全球渝商商务大使 将在全球招商与投资促进、城市品牌形象传播与推广、政策建言与资源协调等方面发挥作用[2]
这几个“亿”想不到:上海“绿波”扬起科创浪花
新华社· 2025-10-30 10:51
文章核心观点 - 上海正以能源革命驱动产业革命,打造立足本土、面向未来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1] - 闵行区与嘉定区分别作为先进能源装备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地,共同勾勒出城市前瞻的产业图景 [1] - 两大产业集群构筑起“创新策源—成果转化—规模生产—绿色供应”的绿色能源闭环,为城市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3] 闵行区先进能源装备产业 - 闵行区2024年生产总值首次突破4000亿元,其先进能源装备产业规模约占全市三分之一,是市区协同打造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1] - 上海先进能源装备产业集聚区在闵行揭牌,规划2025年产业营收达到1000亿元,2030年突破1500亿元 [2] - “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与江川路沿线工业基地形成闭环产业链,区内企业如尚斐新能源科技已实现新型光伏建材从实验室样品到工程化产品的跨越 [1][2] 嘉定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 - 嘉定区汽车“新四化”总产出从2020年的943亿元攀升至2024年的2672亿元,印证强劲转型成效 [3] - 根据行动方案,到2030年嘉定区汽车产业规模要突破3500亿元,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突破1000家 [3] - 上汽奥迪智造基地规划年产能36万辆,通过AI视觉检测、数字孪生等技术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率和全流程数据100%可溯源 [2] 上海整体能源装备产业发展 - 2024年上海能源装备产值超1900亿元,占高端装备产业规模近三分之一,在核电、重型燃机等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 [3] - 通过市区协同、链主带动,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两大集群的崛起是上海能源装备产业蓬勃发展与绿色低碳转型加速的缩影 [3]
进博会|将汽车生态链搬入“四叶草” 上海嘉定进博会首次独立设展
中国经营报· 2025-10-29 23:08
中经记者 郭阳琛 石英婧 上海报道 嘉定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上海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战场",嘉定区正以建设"世界级汽车 产业中心核心承载区"和"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为目标,持续推动传统汽车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双 轮驱动",勇立产业变革潮头。 300平方米展区汇聚"全球创新力量" 在国际企业展区,将通过全尺寸整车、精细车模、核心零部件阵列及多媒体装置,结合图文展板,立体 呈现跨国企业在嘉定的创新成果、合作进展与本土化实践。 据悉,蔚来将展出新车型ET9。作为蔚来十年科技创新的集大成之作,定位该车型为智能电动行政旗 舰,从设计、空间、舒适性、音响、智能系统、自动驾驶、安全、三电到驾控体验,代表着全球智能电 动汽车领域的新突破。 "蔚来在上海、合肥、北京、圣何塞、慕尼黑、阿布扎比等十余地设立了研发与生产机构,产品覆盖全 球超350个城市的用户。"蔚来相关负责人表示,选择在嘉定展区展示,既源于企业与嘉定长期良好的合 作关系,也看重嘉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产业生态。 卡尔曼品牌则将携其锆(Zr)车型亮相,该车型面向年轻用户,融合未来感与科技感,由中意设计团队 联合打造,配备鸥翼门及两门五座布局 ...
广州强化未来产业体系建设,放大金融支撑作用
第一财经· 2025-10-21 15:48
未来产业发展规划 - 广州将围绕未来产业打造“6大核心产业+X个潜力赛道”动态发展体系,六大核心产业包括智能无人系统、具身智能、细胞与基因、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深海深空 [2] - 计划建成10个未来产业高能级创新平台,50个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平台,100个首试首用应用场景 [2] - 2024年广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022.52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32.3% [4] 创新生态与产业培育 - 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以实现产业规模倍数级增长 [2] - 支持南沙区打造全国首个城市级全空间无人体系超级场景,全面开放明珠湾起步区33平方公里空间,发布10大应用场景需求,吸引近20家企业进行试验验证 [4] - 支持番禺区建设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陆空一体化智能出行分中心,吸引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4] 金融支撑体系 - 优化整合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打造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基金群生态 [2] - 广州已落地10支AIC基金,共有私募基金公司760家,私募基金产品4897只,管理规模约5300亿元 [3] - 广州金控集团设立100亿元天使母基金,以“直投+子基金”模式运作,其基金已投资64个项目,金额超40亿元,涵盖6个未来产业 [3] 重点产业推进举措 - 为培育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将探索地方立法,绘制产业画像和发展路径图,建设黄埔、南沙、越秀、荔湾四大价值创新园区 [3] - 加快制定实施科技保险政策,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孵化、科研开发、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提供保险保障支持 [2] - 与深交所合作上线广州市资本市场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平台已汇聚超800家重点企业,以提升产融对接效率 [3]
宏观政策发力叠加产能治理显效,10月PPI同比降幅有望进一步收窄|宏观晚6点
搜狐财经· 2025-10-19 04:59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发展 - 前三季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2%,增速较2024年加快4.1个百分点 [1] -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1.8% [1]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政策调整 - 政策自2025年11月1日起执行,新增宠物用品、可随身携带的乐器两类商品 [2] - 将“家用空气净化器及配件”类调整为“小家电”类,增加扫地机器人、吸尘器等商品 [2] - 将“穿戴设备等电子消费产品”类调整为“电子消费产品”类,增加数码摄影摄像器材及配件、微型无人机 [2] - 在“平板电脑”类中增加鼠标、键盘等数码配件 [2]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 - 工信部将研究制定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
天津武清:站产城融合流量变留量
经济日报· 2025-10-18 05:57
交通网络与区域协同 - 京津城际铁路武清站日最高开行列车达70列,日发送旅客高峰期达1.3万人次 [2] - 武清区构建多层次交通体系,8条京津定制快巴覆盖北京主要工作区域,与4条联通河北的定制公交无缝衔接,累计运送乘客16.6万余人次 [3][4] - 便利的交通推动“流量”变“留量”,上半年全区累计落地项目390个,预计投资额118亿元,签约项目41个,预计投资额135亿元 [4] 数字科技产业发展 - 高村数智创新园占地1.58平方公里,是中国联通京津冀数字科技产业园所在地,其南区10万平方米智算大楼内81兆瓦算力资源满载运行 [5] - 园区已汇聚多个算力中心及300余家数字经济核心企业,带动武清区数字经济类企业数量突破7500家 [5] - 项目北区占地54亩,建筑面积逾10万平方米,建成后将通过大带宽网络实现京津区域内时延小于0.5毫秒 [5] 汽车产业集群构建 - 京津产业新城京清汽车产业园与北京顺义、河北廊坊协作,打造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 [6] - 园区内法雷奥汽车空调公司每日有几千套零部件发往京津冀地区,其中发往北京大兴近2000套 [6] - 园区集聚300余家上下游企业,自去年11月开园以来累计落地项目12个,在谈项目62个,重点对接项目39个 [6] 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 - 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492.61亿元,同比增长5.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03亿元,同比增长13.40% [7] - 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7.70%,限上批零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7.60%,规模以上服务业同比增长11.80%,固定资产投资额同比增长8.30% [7] - “十四五”以来,武清区新建学校20所、新增学位17100个,与北京医疗机构建立9个医联体 [7] 消费与文旅产业融合 - 以京津佛罗伦萨小镇为核心,聚集300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高端时尚消费和车文化体验为主题的“新商圈” [8][9] - 围绕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推动休闲农业旅游,“新十景”和10条旅游线路吸引游客600余万人次 [9][10] - 构建“赛展演食住购乐训游”九大功能体系,推动农工商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 [10]
两江新区组团赴北京高校开展 “才聚两江・渝见未来”招才引智活动
中国新闻网· 2025-10-17 17:00
活动概况与成果 - 两江新区组织30余家企事业单位于10月15日至17日走进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4所高校开展引才活动 [1] - 活动共收到简历1980份,其中硕博人才占比96%,博士315名 [1] - 线下活动收到硕博简历1900余份 [4] 岗位需求与产业聚焦 - 活动围绕构建“33511”现代制造业产业集群,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制造业、空天信息等重点产业 [3] - 活动择优遴选了1800多个岗位需求,涵盖人工智能、材料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等数十个专业 [3] 引才策略与形式创新 - 活动构建“现场推介+校园招聘+网络引才+直播带岗”的立体化引才格局 [4] - 线上开设网络招聘会及“引才直播间”,累计吸引超1.3万人次在线观看 [4] - 线下特设“AI及软信产业”、“博士后”两大特色招聘专区 [4] 人才政策与服务保障 - 两江新区迭代升级《“两江人才”十条》政策体系,提供从安居保障到创新创业的全周期支持 [4] - 建成投用的重庆现代制造业人才创新创业服务港提供200余项集成服务,解决人才子女入学、安居就医等后顾之忧 [4] 品牌建设与未来规划 - “才聚两江”引才活动2023年已走进南京、武汉、上海、西安、北京5城16校,构建覆盖全国重点高校的精准引才网络 [5] - 未来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拓宽引才渠道,组织企业奔赴国内外人才集聚地 [6]
北京顺义展区亮相HICOOL 2025全球创业者峰会
中国经济网· 2025-10-17 16:26
展会主题与整体展示 - 展会主题为“平原新城看顺义、智启未来新引擎”,旨在展示区域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与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成果 [1] - 展区打破传统静态展示模式,采用环绕式大屏矩阵和前沿科技体验,增强观众互动感与参与感 [1] 前沿科技与互动体验 - 展区设有机械臂交互装置与上方巨幕影片实时动态呼应 [1] - AI数字人“小义”提供多维度智能语音咨询服务 [1] - 设置英伦风主题邮筒,观众可扫码打印展会照片 [1] 产业布局与核心展示区 - 前部核心展示区聚焦“5+4”产业布局中的五大高端制造业核心领域,集中展示明星产品 [2] - 展示全方位彰显顺义区产业发展活力 [2] 功能区与发展态势 - 中部功能区展示区呈现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中关村顺义园、中德产业园、HICOOL产业园、京津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顺义园的发展态势 [2] - 为创业者清晰勾勒出优质产业承载空间 [2] 生活生态与区域形象 - 后部生活生态展示区通过“顺义好风气”大屏循环播放“北京榜样”先进事迹,传递向上向善精神力量 [2] - “国际化环境”展示大屏通过宣传片及主题照片墙,全方位展现顺义的国际范儿 [2]
工信部:研究制定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规范企业OTA升级活动
第一财经· 2025-10-17 09:55
政策规划 - 工信部将研究制定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1] - 加快推动机动车生产准入管理条例出台,完善企业退出机制 [1] 行业监管 - 强化对搭载组合驾驶辅助系统车辆的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 [1] - 规范企业OTA升级活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1] 标准体系建设 - 持续完善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系统功能安全、信息安全、数据安全领域标准 [1] - 持续完善汽车电子、智能座舱、网联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标准体系建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