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以健康为中心的医疗服务理念
icon
搜索文档
苏州医改一年,“专家跑”“数据跑”替代“患者跑”
新华日报· 2025-11-12 15:27
文章核心观点 - 苏州通过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以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数智化赋能和医疗服务模式创新为核心,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实现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有效留住本地患者并提升就医体验 [1][4][10] 医疗资源整合与下沉 - 通过建设紧密型医共体打破医疗机构间壁垒,例如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与6家成员单位实行行政、人员、财务等“八统一筹”管理,并在基层设立肿瘤联合病房,派驻副高以上职称医师常驻 [2] - 建成14个城市医疗集团、13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08个专科联盟,通过“专家跑”替代“患者跑”使资源下沉 [4] - 改革后张家港市基层首诊率达65.41%,在长三角地区成功将近90%的医保资金留在本地 [4]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 - 建立区域资源共享中心提升基层诊断能力,例如苏州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打造的“五大区域中心”累计为基层提供检验17.3万份、影像诊断9.02万次、心电诊断6.3万人次 [4] - 基层医院通过医共体绿色通道提升急救效率,如心肌梗死患者从基层转诊至市医院后20多分钟便完成血管开通手术 [3] - 特色专科建设吸引患者,如元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皮肤科年门急诊量突破11万人次,并配备35台专科设备,填补区域服务空白 [6][7] 数智化技术应用 - 推进医疗健康数智赋能工程,苏州市健康医疗数智创新实验室汇集“三医”数据超千亿条,支撑诊疗与健康管理 [8] - 在基层广泛应用智慧医疗,如“心电一张网”在元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远程心电诊断4108份,阳性检出率达93% [8] - 引入AI提升诊疗效率与质量,如张家港肿瘤防治中心AI大模型日均筛查医疗数据300次,准确率达96%;全市正推进“AI全科医生”在基层的全面推广 [8][9] 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 推行“专科医生+个案管理师”双人导航模式,为患者提供全周期闭环管理,张家港肿瘤防治中心智能化平台已签约管理2622例患者,随访率达100% [10] - 开展居民健康行为积分项目促进健康管理,如“和美新健康”项目已发放726张积分卡,将家庭医生签约率提升18% [11] - 医疗服务理念转向主动健康管理,苏州通过数据治理将127万糖尿病患者和325万高血压患者信息定向推送至14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动基层主动服务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