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链转移

搜索文档
从贸易大数据看关税冲击下的中国外需
2025-07-09 10:40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为中国出口贸易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中国出口展现韧性**:尽管面临关税压力,年初以来中国出口增长强于多数经济体,4 - 5月仍实现增长,贸易动能切换,新兴市场占比上升,发达经济体占比下降,新市场需求成核心支撑[1][2][3] - **商品类别差异**:关税对消费品冲击明显,中间品和资本品展现韧性,反映中国在全球竞争优势;锂电池、新能源车等新兴产业链条、工程机械等资本品类、集成电路等电子中间品及食品和跨境电商等呈现高增长景气,光伏、建材、纺织品等受拖累,高景气商品在新兴和发达市场均有需求[1][4] - **对美出口影响**:约70%输美产品具关税弹性受冲击,10%受严重打击,20%具韧性;消费品冲击大于中间品,消费电子压力大,电子元件及锂电池具韧性;二季度输美价格走弱,数量下降,部分厂商以价换量[1][5][6] - **主要品类下跌**:二季度中国对美出口主要品类全线下跌,汽车链条、电子元件、户外运动用品、钢铁制品和纺织服装等品类因价格竞争优势保持韧性[1][7] - **战略商品调整**:一季度美国对中国稀土需求强劲,二季度中国实施防治措施后,美国进口大幅回落;5月中美贸易政策缓和,但5月出口仍下行;战略商品出口可作为经贸关系指标[1][8][9] - **价值链转移**:上一轮关税制裁墨西哥和加拿大等拉美经济体承担重要转口枢纽作用,本轮其作用下滑,智利和秘鲁等新兴拉美经济体取而代之,东盟、欧盟及印度也承担重要价值链转移作用[2][10] - **新兴市场机遇**:剔除中国因素后,新兴市场进口需求增速领先发达经济体,资本品需求突出;中国制造业优势与新兴市场需求匹配,短期提供安全垫,长期具增长潜力[2][11][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5月份出口价格同比约 - 3个百分点,呈现边际回暖趋势[4][6] - 二季度旧关税生效后,中国输美价格同比约 - 3个百分点,降幅有限;输美数量快速下降[6] - 航空航天器材及动植物油脂等表现亮眼,原因包括不可替代产业优势及抢先出口需求[6] - 7月冷光学暂缓期到期,未来具体贸易政策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需密切关注价值链动态布局调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