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车
icon
搜索文档
安全冗余厂商应有所作为!专家:有车企在测试环节做得潦草
第一财经· 2025-10-15 17:29
2025.10. 15 本文字数:1542,阅读时长大约3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徐艺航 近日,"10.13成都小米SU7爆燃事故"让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重回大众视野。 锂电池蕴含的巨大能量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热失控,导致瞬间爆燃,为安全防护与应急救援带来了 严峻挑战。受访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虽然绝对的安全难以保证,但厂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而这其 中,厂商在测试环节的差异,以及设计背后的成本考量仍然是关键。 厂商能做什么? 在小米SU7天府大道的爆燃事件相关视频中,汽车燃起明火后,几个救援的路人难以打开车门,后 在SU7火势失控前选择迅速离开。 被动安全意味着,在电池受损等情况下如何防止热失控。纪雪洪解释说,这包括在电池的结构设计中 做好隔离,有很好的散热降温措施等,来减少热量的传导。"做好被动安全可以减少起火的概率,延 缓火势蔓延的时间,给当事人更多逃生的机会,或者去预防爆燃事件的最终发生。" 在主动安全方面,要通过电池管理系统对电池安全实时监控,尤其是对电池温度的监控。"如果电池 温度有变化,及时进行异常提醒,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厂商已经开始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了。"纪雪洪说 道。随着智能驾驶的技术发展与推进,也 ...
安全冗余厂商应有所作为!专家:有车企在测试环节做得潦草
第一财经· 2025-10-15 17:08
锂电池蕴含的巨大能量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热失控,导致瞬间爆燃,为安全防护与应急救援带来了严 峻挑战。受访人士对第一财经表示,虽然绝对的安全难以保证,但厂商仍然可以有所作为。而这其中, 厂商在测试环节的差异,以及设计背后的成本考量仍然是关键。 厂商能做什么? 近日,"10.13成都小米SU7爆燃事故"让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重回大众视野。 近日,"10.13成都小米SU7爆燃事故"让新能源车的安全问题重回大众视野。 在小米SU7天府大道的爆燃事件相关视频中,汽车燃起明火后,几个救援的路人难以打开车门,后在 SU7火势失控前选择迅速离开。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纪雪洪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锂电池是一个很大的能量体,一 旦发生热失控,容易在瞬间形成爆燃现象。瞬间的巨大能量冲击下,救援的手段也是有限的。因此车企 和动力电池企业在安全冗余方面的作为就非常重要,这包括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个方面。 被动安全意味着,在电池受损等情况下如何防止热失控。纪雪洪解释说,这包括在电池的结构设计中做 好隔离,有很好的散热降温措施等,来减少热量的传导。"做好被动安全可以减少起火的概率,延缓火 势蔓延的时间,给当事人更多逃生的机会 ...
都市车界|新势力造车不能以车主生命为代价试错
齐鲁晚报· 2025-10-15 16:01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雪 近日,成都发生的小米汽车事故引发全网热议,这起事故不仅暴露了小米汽车自身的安全问题,更折射 出整个新能源车行业存在的诸多共性问题。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狂飙突进、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必 须冷静审视那些被"性能跃进"光环掩盖的安全隐忧。新势力造车企业跨界造车,绝不能以车主在事故中 验证安全性为代价,必须守住安全底线,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于生命。 创新不应以牺牲安全为代价 成都事故中,小米汽车隐藏式门把手在碰撞后无法正常弹出,导致救援受阻、延误,这一细节再次将车 门把手设计问题推至风口浪尖。隐藏式门把手曾被视为设计美学与空气动力学的创新,但现实中却暴露 出诸多安全隐患。这一问题并非小米独有,而是许多新势力车企为追求"科技感""未来感"而普遍采用的 设计。电控门锁在极端碰撞下存在三重失效风险:碰撞信号没能传到门锁执行机构,电源线路过早中 断,或者电子模块受损导致指令紊乱。这三种情况可能在事故中同时发生。 更值得关注的是,小米SU7系列的半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其机械备份拉手设在车门下方储物格内前部。 这种隐藏式设计在日常使用中能降低风阻,但在紧急情况下,外部救援人员难以快速找到机械解锁装 置。 汽 ...
20cm速递丨储能电芯需求扩张,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盘中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12:33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创业板新能源ETF国泰(159387)跟踪的是创新能源指数(399266),最大涨跌幅达20%,该指数从市 场中选取涉及清洁能源生产、存储及应用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重点关注具有技术创新 能力和高成长潜力的企业,行业配置上以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及相关设备制造为主,以反映新能源 及相关产业链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东吴证券指出,2024Q2以来随着国内外新能源车销量快速提升,动力电池装机量回升,叠加储能电芯 需求扩张,头部电池厂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产能利用率快速提升接近满产,2024Q4以来重启资本开 支,设备商新签订单高增,看好后续国内电池厂欧洲扩产及储能扩张,利好设备商订单持续增长。中国 锂电设备商具备全球竞争力,海外电池产能扩张离不开中国设备商,先导、杭可等国产锂电设备商具备 全球竞争力。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发布公告,将部分锂电池、高端正负极材料及核心制造设备 纳入出口管制范围,但出口管制不等于禁止出口,企业仍可通过申请许可方式开展出口业务,头部设备 商反馈正常申请许可报备即可。在新的制度框架下,利好具备合规能力和全球化运营经验的头部企业, 能够获得更稳 ...
平安证券(香港)港股晨报-20251015
平安证券(香港)· 2025-10-15 11:02
港股晨报 港股回顾 点,跌幅随即扩大至 247 点,低见 23730 点,其后跌幅 一度收窄至仅 20 点,午后大盘走势偏软,尾盘沽压再 度扩大。截至收盘,恒指收报 23831 点,下跌 145 点或 0.61%;国指收报 9656 点,下跌 47 点或 0.49%,大市 成交进一步减至 827.99 亿。港股通录得净流入资金 4.84 亿,其中港股通(沪)净流入 2.83 亿,港股通(深)净 流入 2.01 亿。板块方面,本地地产、软件、5G 概念板 周三港股股指震荡走低,收盘恒生指数跌 1.73% 报 25441.35 点,恒生科技指数跌 3.62%,均连跌 7 日。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跌 1.55%。大市成交 3989.1 亿港元。南向资金净买入 86.03 亿港元。 医药股全线下挫,石药集团跌超 7%;有色行业高 开低走,中国有色矿业跌超 10%,紫金矿业跌近 7%;半导体行业明显回调,华虹半导体跌超 13%。 1. 美股周二收盘涨跌不一。市场继续关注美中贸易 局势的发展。道指涨 202.88 点,涨幅为 0.44%, 报 46270.46 点;纳指跌 172.91 点,跌幅为 0.76%,报 22521 ...
新能源下游需求依旧向好,关注新能源车ETF(15980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09:44
10月14日新能源车ETF(159806)下跌4.61%,主要还是受市场情绪和风格变化影响所致。 需求端:储能方面,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226GWh,同增97%,部分电芯企业一直处于满产状 态。此外,上半年国内企业储能订单取单超160GWh,同增220.28%。动力方面,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 装车量为504.4GWh,同增37.3%,国内新能源车市场正进入"金九银十"的传统销售旺季。 电池端:根据鑫椤锂电数据,10月电池及材料平均排产(预估)同环比均有提升,其中,电池为 7.1%/37.1%,正极为0.7%/21.1%,负极为5.8%/49.5%,隔膜为4.3%/31.4%,电解液为4.2%/46.3%,较高 的排产环比预示着下游需求的反弹。 无论是股票ETF/LOF基金,都是属于较高预期风险和预期收益的证券投资基金品种,其预期收益及预期 风险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基金资产投资于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会面临因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 险,提请投资者注意。 板块/基金短期涨跌幅列示仅作为文章分析观点之辅助材料,仅供参考,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保证。 文中提及个股短期 ...
锂电行业有利催化不断,关注新能源车ETF(159806)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5 05:01
锂电方面,行业基本面仍然有诸多有利催化:(1)排产旺季材料和储能电池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提 升。(2)伴随着10月/11月下游采购和长单指引,2026年需求越发明朗。(3)业绩期锂电Q3基本同环 比明显增长。锂电企业收入、利润、现金流等如期实现逐季度改善。目前头部电池厂的产能利用率都已 提升至历史较高水平。(4)近期新能源汽车9月销量数据表现强劲,头部车企如比亚迪、小米、零跑等 销量环比增长显著。新能源动力电池产销恢复,行业开工率提升,配套设备、配件订单回暖,产业链整 体需求释放,对板块形成实质利好。 10月13日,新能源车ETF(159806)在经历了上周五调整之后逆势上涨,收涨0.75%。 储能方面,9月国内储能采招需求维持强劲,储能市场化需求涌现。根据华泰证券,2025年9月国内 储能系统及EPC招中标规模达11.7GW/33.3GWh,同比+57.5%/+103.7%。随着容量电价、现货市场推进 等完善储能盈利模型,市场化需求逐步涌现。价格方面,9月2h储能系统中标均价达0.64元/Wh,环比 +30.6%,一方面或也说明近期电芯供需格局的变化开始在终端进行传导和体现。 综上,近期受益于需求向好,业绩困境 ...
反内卷:让竞争“恰到好处”,让创新“无忧无虑”
北京商报· 2025-10-14 23:47
在一个内卷不断、贸易威胁又至的中国情境中,2025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启迪当下的难得机会。 无论是"创造性破坏"还是"竞争与创新倒U形关系",三位学者找到了时代经济发展的痛点,从某种程度 上,也是一种中国经济反内卷的锚点。 竞争何时异化为无休止的内卷,被"困在系统里"的何止骑手,"无利润的繁荣"让好企业坏企业都在熬, 说好的创新为何成了奢侈品…… 三位获奖学者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也在回答这些问题,提醒人们重新理解竞争、创新、经济 增长的关系。 竞争与创新并非线性,而是存在黄金平衡点。通俗来说,"竞争是个好东西"并非绝对,既取决于企业竞 争过程的激烈程度,也被经济不同发展阶段所左右。 面对弥漫在众多行业的低质竞争,反内卷带来的持续焦虑,实现突破性创新是诺奖开出的一剂药方。 创新不易。之所以"奢侈",在于创新过程对制度环境的要求极其苛刻。 好的竞争状态不是你死我活,更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位居中间。恰好激烈到让垄断者有危机感,让竞争 者有存在感。 当经济是追赶型、学习型经济时,竞争是个好东西,一直是帕累托改进的状态,然而经济是成熟型、领 先型经济时,"竞争是个好东西"就不再绝对。 聚焦到当下,以新能源车、光伏、 ...
【西街观察】反内卷:让竞争“恰到好处” 让创新“无忧无虑”
北京商报· 2025-10-14 23:01
当经济是追赶型、学习型经济时,竞争是个好东西,一直是帕累托改进的状态,然而经济是成熟型、领 先型经济时,"竞争是个好东西"就不再绝对。 聚焦到当下,以新能源车、光伏、电商等行业为例,它们都是成熟、领先型的经济代表,一旦被锁定在 边际效用持续递减的存量争夺中,卷低价只能走一条越走越窄的路。 无论是"创造性破坏"还是"竞争与创新倒U形关系",三位学者找到了时代经济发展的痛点,从某种程度 上,也是一种中国经济反内卷的锚点。 竞争何时异化为无休止的内卷,被"困在系统里"的何止骑手,"无利润的繁荣"让好企业坏企业都在熬, 说好的创新为何成了奢侈品…… 三位获奖学者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也在回答这些问题,提醒人们重新理解竞争、创新、经济 增长的关系。 竞争与创新并非线性,而是存在黄金平衡点。通俗来说,"竞争是个好东西"并非绝对,既取决于企业竞 争过程的激烈程度,也被经济不同发展阶段所左右。 好的竞争状态不是你死我活更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位居中间。恰好激烈到让垄断者有危机感,让竞争者 有存在感。 在一个内卷不断、贸易威胁又至的中国情境中,2025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启迪当下的难得机会。 供给创造需求,技术、知识及制度创新 ...
【西街观察】反内卷:让竞争“恰到好处”,让创新“无忧无虑”
北京商报· 2025-10-14 22:16
在一个内卷不断、贸易威胁又至的中国情境中,2025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启迪当下的难得机会。 无论是"创造性破坏"还是"竞争与创新倒U形关系",三位学者找到了时代经济发展的痛点,从某种程度 上,也是一种中国经济反内卷的锚点。 竞争何时异化为无休止的内卷,被"困在系统里"的何止骑手,"无利润的繁荣"让好企业坏企业都在熬, 说好的创新为何成了奢侈品…… 获奖者莫基尔的核心贡献就是揭示了有效的技术创新背后,是知识启蒙与制度保障构成的创新生态系 统。 这个创新生态系统,高度依赖强大的法律储备、制度规范、营商环境构建,激励更多的人去做"0到1"的 事情,开辟新赛道彻底跳出存量博弈,而不是沉迷于"1到N"的汗水型经济,拼得你死我活。 三位获奖学者对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的阐释,也在回答这些问题,提醒人们重新理解竞争、创新、经济 增长的关系。 竞争与创新并非线性,而是存在黄金平衡点。通俗来说,"竞争是个好东西"并非绝对,既取决于企业竞 争过程的激烈程度,也被经济不同发展阶段所左右。 好的竞争状态不是你死我活更不是一潭死水,而是位居中间。恰好激烈到让垄断者有危机感,让竞争者 有存在感。 当经济是追赶型、学习型经济时,竞争是个好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