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新投资
搜索文档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激活产业创新活力
新华日报· 2025-08-07 06:50
产业融合与企业创新投资的关系 - 产业间渗透交叉和融合协同现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普遍,催生新业态和新产业,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 - 产业融合与产业转型、产业演进密不可分,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告别传统增长模式的重要内容 [1] - 企业创新投资和主体作用在推动产业融合、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重塑中扮演至关重要角色,为激活产业发展活力和深化产业融合提供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导 [1] 企业投资决策策略 - 基于期权博弈理论,企业创新投资受市场竞争环境影响,不同企业主体间的投资决策会相互影响和制约,项目价值取决于企业自身的价值判断以及其他竞争主体的价值判断和博弈反应 [2] - 企业应对竞争对手、投资环境、市场需求和项目价值进行全面认知和完整评估,并对多因素作用下的项目价值波动进行动态评估,组成专门团队进行充分尽职调查以甄别信息真伪和实际发展状况 [2] - 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和投资成本的不可逆性,部分企业选择推迟投资,在博弈均衡、占先博弈和消耗博弈中综合考量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的成功概率与价值大小,从而择取适当投资时机 [2] - 中小型企业应结合自身资金状况及行业预期制订稳步投资计划,实行分散投资、多轮次分阶段投资和低风险投资,根据产业融合进展作出后续决策以确保资金回收 [2] - 行业龙头和大型企业抗风险能力更强,可适当选取大胆投资方案,对产业融合过程中的转型、研发、改造和重组等前端环节加大支持投资力度 [2] 企业融资与角色转变 - 企业以股权融资和银行信贷等方式获取资本投资时应对内部融资和股权融资的效率与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并结合不同发展转型阶段制订相适配的融资方案以保障利益 [3] - 企业可在风险投资后进入股票市场进行公开融资,进一步助力融资、转型和升级 [3] - 企业投资角色的转变可成为产业融合的新支点,投资主体为减少风险和优化收益结构可切实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发挥主体作用激发活力 [3] 创新需求导向的投资机制 - 产业融合趋势蔓延,实体产业与数字产业及新兴科技产业间的融合日益普遍,融合产业的市场产值不断增加 [4] - 传统产业体系向新兴产业体系转型过程中,企业融资需求、投资周期和投资风险较高,资本投资契机致使投资型企业选择困难 [4] - 跟随头部投资企业和机构进行联合投资,不同投资方共同商讨收益分配方案和控制权占比,可提升对融合企业的治理水平,并以风险共担和收益共享方式实现对融合企业的投资和扶持 [4] 政府引导与支持作用 - 立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新质生产力背景,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建立健全各级基金联动机制,综合运用产业引导基金、担保基金和信托基金等运作,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覆盖产业升级、乡村振兴、文旅发展、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 [5] - 创新推出政府首购制度,对突破关键技术相关的创新产品进行首购,对本土化率超过60%的产品给予报价支持,有效带动企业创新投资 [5] - 政府补贴因子可缓解企业技术研发和市场应用的焦虑感与不确定性,并提振投资主体信心,通过利好政策如补贴优惠、财税减免、基金扶持、金融信贷、风险投资和人才培养等吸引投资主体进驻 [5] - 政府可为投融资企业精准对接搭建联络桥梁,解决无处投和无处融的难题 [5] 资本市场改革与制度保障 - 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提升资本市场适应企业转型、升级和产业数字化新特点和新趋势的能力,彰显资本市场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 [7] - 落实全面注册制,夯实资本市场服务产业融合的制度根基,实施注册制改革对加强投资企业价值管理及创新型企业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 - 政府应加强对融资端企业发展定位、融资需求、产出周期和风险预期的制度性安排,完善属性定位、评价标准、准入机制和披露监管,防范不当行为扰乱资本市场 [7] - 建立融资端企业风险防控预警机制,依托智能预警系统和大数据实现对研发进展、产业动态和市场转化的综合监测和数据抓取,及时通报异常情况预知风险,引导投资机构理性投资和推动融资型企业优化管理 [7]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构建 - 改革完善投资端市场体系,鼓励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和新三板等发展,构建主板引领下的多级多层资本市场体系,形成定位清晰、错位发展和相互补充的格局,助力更多创新型企业走向资本市场 [8] - 科创板支持市场潜力大、未来成长空间大和创新能力突出的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以更具包容性和适应性的资本市场支持优质企业 [8] - 创业板更多服务于成长型和专精特新企业,建立健全资本市场间协调机制,规范引导错位竞争,优化资本要素和风险均衡配置 [8] - 完善资本市场价值体系,在原有盈利指标基础上将企业创新能力和未来成长空间纳入考量,建立长期投资激励机制,将短期考评转向长期业绩考核,对投资端企业的长线投资和长期盈利给予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 [8] - 培植和发展壮大耐心资本的长期服务能力和资金保障能力,按照企业成长轨迹分模块布局投资方案,围绕产业融合过程中的长板、短板和底板提供长期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助力融合型企业发展壮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