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规模经济
搜索文档
六个问答诠释进博会:加大制度型开放,以实践对抗贸易保护主义
新浪财经· 2025-11-11 12:31
进博会吸引欧美跨国企业的动因 - 看重中国规模巨大的有效购买力市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且具有有效购买力的大市场,进口规模仅次于美国 [1] - 看重中国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枢纽大国的地位,是发达经济体中间品、资本品的进口大国,也是最终消费品出口大国 [1] - 看重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大的行业规模经济,可实现平均成本最小化,并有机会从行业规模经济转向企业规模经济以获得垄断利润 [2] 中国应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策略 - 通过商签更多区域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来破局外部冲击,如积极推动落实RCEP、升级中国-东盟自贸区并申请加入CPTPP [3] - 实施制度型开放政策,包括对发达经济体人员单方面试行免签,并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降低信息不对称和摩擦成本 [3][4] - 利用进博会对接整合国内外企业,做大做强行业产业链供应链,例如光伏、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行业 [8] 第八届进博会的独特模式 - 设立非洲产品专区并给予零关税,帮助欠发达经济体共享市场,并从国家层面合作深化到省域/地方政府层面合作 [5] - 强调首发创新以吸引企业参与知识溢出和知识产权保护,并利用跨境电商实现“6+365天”的永不落幕进博会 [6] - 以进口为导向形成进出口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格局,主题是共享包容、共同发展,弘扬多边自由贸易秩序 [6] 进博会的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 - 依托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市场及最有潜质中产阶级人口的大市场 [7] - 中国是基于招商引资形成的超大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基础夯实,通过进口促进消费的发展路径与美国不同 [7] - 在中短期内,进博会的模式难以复制到世界其他国家 [7] 进博会对抗贸易保护主义的作用 - 彰显并践行中国主张的多边自由贸易政策,如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和扩大自贸区网络 [8] - 通过形成国内外互动的产业链供应链,并配套制度型开放和数字人民币支付便利化等举措来对抗保护主义 [8] - 汇聚和放大效应使其成为联系国内国际市场的纽带,通过让更多企业参与形成微观主体互联互通以突破限制 [10][11] 进博会作为融入中国生态圈的有效渠道 - 对于持续参展的跨国企业,进博会已成为融入中国生态圈的有效渠道 [9] - 通过为欠发达国家设立专区和政策支持,帮助其后发企业在中国找到商机,扩大中国生态圈 [9] - 跨境电商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展示产品,降低信息不对称,使其成为生态圈的一部分 [9][10] 连续主办进博会的综合作用 - 起到汇聚和放大功能,是联系国内国际大市场的纽带,体现“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作用 [10] - 产生技术溢出和信息溢出效应,通过跨境电商全方位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并降低成本 [10] - 通过让更多国家企业共享中国市场并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反过来抑制贸易保护主义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