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账期管理

搜索文档
60天账期,真能做到还是空头支票?
和讯· 2025-06-12 19:29
行业现状与价格战影响 - 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车企面临来自部委、协会、经销商和供应商的多方压力,合作伙伴拒绝继续为价格战买单[1] - 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正式施行,政策将竞争压力推回给车企,价格战战火烧回车企自身[1] - 车企惯用压价与拖账手法降本,主要依赖谈判压价而非供应链协同或技术创新[1] - 理想的价格战应通过规模化、管理效益提升或技术迭代实现,但当前产品迭代快、研发回报周期短,均摊效应被削弱[2] - 当前价格战依赖车企自身利润牺牲和利用市场地位迫使供应商接受更长账期及更低价格[2] 车企与供应链财务数据 - 2024年主流车企应付账款及票据规模普遍扩张,17家车企中仅上汽负增长,北汽蓝谷、赛力斯同比增长超120%,零跑汽车同比增长超90%[2] - 180余家A股汽车零部件企业中近8成应收账款及票据规模增长,18家企业增速超50%,2022-2024年规模分别为2411.2亿元、2817.8亿元、3276.7亿元,年增速超15%[3] - 国内主流车企应付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平均超180天,国际车企账期基本控制在60天内[3] - 供应商面对高市占率车企缺乏议价权,被迫压缩自身成本,减少工人、研发和降低质量[3][4] - 部分车企要求下游经销商囤积库存,为产业链健康发展埋下隐患[4] 政策影响与行业反应 -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规定大型企业应在60日内支付中小企业款项,不得强制接受非现金支付或变相延长账期[5] - 少数车企如上汽集团和北汽集团明确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等增加供应商资金压力的结算方式[5] - 央国企因融资成本低、渠道广率先响应政策,带动民企跟进,但部分企业现金流结构无力承担短账期,可能规避或创新方式应对[6] - 政策可摸底车企真实财务状况,能轻松执行短账期的企业通常现金流充沛,坚持超长账期的企业则亮起财务红灯[6] - 政策虽不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但提供市场透明度,供应链企业可"用脚投票"完成企业分级,降低出清过程次生灾害[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