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跨界经营
icon
搜索文档
“沈阳女首富”范秀莲,再次冲击IPO!她曾是A股医药巨头创始人,人称“医药女王”,如今跨界搞矿山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20:52
公司概况与递表信息 - 西藏智汇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3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专注于在西藏从事锌、铅和铜的探矿、采矿、精矿生产及销售业务 [1] - 递交的资料中更新了2025年前7个月的财务数据 [1] 创始人背景与管理团队 - 创始人范秀莲现年61岁,曾为海思科(SZ002653)的创始人之一,并于2024年6月因退休辞去董事及总经理职务 [1] - 范秀莲于2013年创立智汇矿业,从医药行业跨界至矿产领域 [2] - 范秀莲与一致行动人何前、吕喜军共同控制公司55.72%的股权 [2] - 范秀莲在公司担任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和决策 [2] - 董事长何前拥有超20年财务管理和投资经验,非执行董事吕喜军具备十余年金属采矿行业背景 [2] - 管理团队引进了拉巴次仁、斯郎旺堆等西藏本地矿业人才以强化属地运营能力 [2] - 根据《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范秀莲、杨飞母女财富为95亿元人民币,位列全球第2764位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82亿元、5.46亿元和3.01亿元,2024年收入出现下降 [3]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净利润在2024年同比骤降至5585.4万元,此前年份净利润超亿元 [3] - 2025年前7个月,公司业绩有所回暖,收入出现回升迹象 [1][3] - 2024年业绩波动主因是选矿厂两条生产线暂停升级以及天气相关的生产延迟,导致年度选矿量下滑至32.18万吨,精矿销售收入近乎"腰斩" [3] - 2024年10月起加工厂升级工程竣工,两条生产线全面投入运作,矿石品位提升促使精矿产量增加 [3] 运营与资源储备 - 公司位于西藏的蒙亚啊矿山露天矿场于2007年开始生产 [3] - 蒙亚啊矿山地下矿场于2025年第二季度已开展商业营运 [3] - 蒙亚啊矿场生产锌、铅和铜精矿,每年合计将可供应40万吨的矿石至选矿厂 [3] 行业前景与市场需求 - 公司预计2025年至2028年,由于下游产业发展,国内锌精矿需求将以2.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加 [4] 客户集中度 - 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前7个月,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约为93.9%、90.1%、88.1%及81.7% [4] - 公司表示过度依赖少数客户可能对财务稳定构成重大风险,任何集中客户的采购订单减少均可能导致收入大幅损失 [4]
从 “医药女王” 到矿业新局!沈阳女富豪范秀莲掌舵,智汇矿业二次冲击港交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4 19:38
公司概况与递表信息 - 西藏智汇矿业股份有限公司于10月23日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1] - 公司专注于在西藏从事锌、铅和铜的探矿、采矿、精矿生产及销售业务 [1] - 创始人范秀莲曾为海思科创始人之一,于今年6月因退休辞去相关职务 [1] 创始人背景与管理团队 - 创始人范秀莲拥有“沈阳女首富”、“华南理工学霸”等标签,于2013年创立智汇矿业,从医药行业跨界至矿产领域 [1][2] - 范秀莲与一致行动人何前、吕喜军共同控制公司55.72%股权 [2] - 范秀莲在公司担任非执行董事及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负责整体战略规划和决策 [2] - 管理团队为跨界融合组合,董事长何前拥有超20年财务管理和投资经验,非执行董事吕喜军具备十余年金属采矿行业背景 [2] - 公司引进了拉巴次仁、斯郎旺堆等西藏本地矿业人才以强化属地运营能力 [2] - 根据《2025胡润全球富豪榜》,范秀莲、杨飞母女以95亿元人民币财富位列第2764位 [2]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收入分别为4.82亿元、5.46亿元和3.01亿元,2024年收入出现下降 [3] - 2024年净利润同比骤降,从超亿元滑落至5585.4万元 [3] - 2025年前7个月,公司业绩有所回暖,收入出现回暖迹象 [1][3] - 2024年公司年度选矿量下滑到32.18万吨,精矿销售收入近乎“腰斩” [3] 运营与产能状况 - 2024年业绩波动主因是产能升级和天气影响,公司暂停两条生产线以升级,并因天气导致生产延迟 [3] - 2024年10月起公司加工厂升级工程竣工,两条生产线全面投入运作,矿石品位提升使精矿产量增加 [3] - 公司位于西藏的蒙亚啊矿山露天矿场于2007年开始生产,地下矿场于2025年第二季度已开展商业营运 [3] - 蒙亚啊矿场生产锌、铅和铜精矿,每年合计将可供应40万吨的矿石至选矿厂 [3] 行业前景与客户结构 - 公司预计2025年至2028年,由于下游产业发展,国内锌精矿需求将以2.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加 [4] - 2022年至2024年以及2025年前7个月,公司对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约93.9%、90.1%、88.1%及81.7% [4] - 过度依赖少数客户可能对公司财务稳定构成重大风险,任何集中客户的采购订单减少均可能导致收入大幅损失 [4][5]
兽药企业*ST绿康“断臂求生”!0元甩卖三家子公司,拟剥离光伏胶膜业务
华夏时报· 2025-09-27 19:21
核心交易 - 绿康生化拟以现金交易方式向饶信新能出售绿康玉山、绿康海宁和绿康新能100%股权 交易整体作价为0元 [1][2][4] - 标的公司均从事光伏胶膜业务 包括两家生产企业(绿康玉山、绿康海宁)和一家原材料采购企业(绿康新能)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完全剥离光伏胶膜业务 重新聚焦兽药为主的动保业务 [1][7] 交易背景与历史 - 公司原为兽药生产企业 2021-2022年持续亏损后于2023年跨界进入光伏胶膜行业 [2] - 2023年1月以9500万元现金收购绿康玉山100%股权 该标的当时账面价值仅160.35万元但评估价值达9570万元 [2] - 目前三家标的公司评估价值分别为绿康玉山-64.86万元、绿康海宁-2877.62万元、绿康新能858.07万元 [4] 财务表现 - 跨界后业绩持续恶化:2023年归母净利润亏损2.22亿元 2024年亏损扩大至4.45亿元 2025年上半年再亏0.59亿元 两年半累计亏损超7亿元 [4] - 资产负债率从2022年末51.66%飙升至2025年6月末105.82% 陷入资不抵债 [5] - 标的公司毛利率全面低迷:2024年绿康玉山-19.28%、绿康海宁-35.96%、绿康新能0.41% 远低于同业公司(天洋新材13.60%、海优新材-0.44%、赛伍技术4.40%) [5] 经营状况 - 绿康玉山2024年产能利用率仅28.23% 因产品价格倒挂(售价低于成本)导致生产越多亏损越大 [6] - 绿康海宁(已建成40条生产线)目前暂停生产 绿康新能已停业 [6] - 产品价格下跌与原材料采购成本居高不下是亏损主因 [5][6] 行业环境 - 光伏胶膜行业2021-2022年景气上行 但2023-2024年出现供需错配与产能过剩 POE/EVA/EPE胶膜价格整体下跌 [5] - 多家跨界光伏企业选择离场 包括麦迪科技、振华重工、正业科技、华东重机和棒杰股份等 [7] - 行业被指出存在跟风跨界现象 企业往往在行业成熟期进入导致红海竞争 [8]
星巴克开起自习室,面馆快餐店却都卖上了咖啡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16:16
行业跨界趋势 - 餐饮企业跨界经营已成为常态,济南老字号超意兴、亮亮面馆试水咖啡业务,咖啡巨头星巴克则跨界布局自习室,体现不同体量企业在消费变革中的战略博弈[1] - 跨界探索背后是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捕捉,旨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1] 超意兴咖啡业务 - 超意兴王府庄店推出"兴咖啡",目前仅提供美式、拿铁、生椰拿铁3种产品,价格分别为7.9元、8.9元、9.9元[3] - 咖啡业务最初定位为员工福利,但因顾客需求旺盛而开放销售,单店日销量超过210杯[2][3] - 包装较为简陋,使用透明塑料杯,无加糖选项,未来计划保持咖啡原味[10] 亮亮面馆咖啡业务 - 亮亮面馆千佛山店推出咖啡服务,仅提供美式(8.8元)和拿铁(9.9元)两种热饮[4] - 咖啡机设置在前台,由前台工作人员兼职制作,无专门咖啡吧台[4] - 杯身设计较精致,印有品牌标识和"1987"字样,上线初期两天内通过积分兑换消费二三十杯[5] 跨界效果与策略 - 两家老字号咖啡业务吸引跨区消费者和社交平台打卡流量,初步验证跨界可行性[5] - 10元以内价格带符合亲民定位,避开与专业咖啡品牌直接竞争,以"非主业"身份打开增量空间[5] - 通过低成本试错将咖啡变为连接传统餐饮与新消费场景的纽带[5] 咖啡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咖饮市场规模达1177亿元,同比增长15.4%,预计2025年增速12.1%,市场规模将达1290亿元[6] - 老乡鸡曾尝试咖啡业务,推出7元生椰拿铁和10-18元茶咖,但多数门店已下架相关产品[6] 星巴克跨界自习室 - 星巴克在广东、广西、海南推出"星子自习室",免费提供学习空间,不强制消费[7] - 2024财年星巴克中国客单价同比下降8%,订单量下滑6%,营收下降1.4%,2025财年Q1同店销售额下降6%[7] - 自习室策略旨在吸引高频停留群体,预计单店日均新增40人次客流,10%转化率可带动4单消费[8] 跨界本质与挑战 - 跨界是企业寻求增长点的积极探索,需找到"自身能力"与"用户新需求"的交叉点[10][11] - 老字号过度投入咖啡可能稀释核心定位,星巴克需平衡自习客群与消费客群的体验[10] - 超意兴面临包装简陋、无加糖选项、空间限制等问题,亮亮面馆仅提供热饮限制客群[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