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餐饮
icon
搜索文档
为优化消费环境建言献策
搜狐财经· 2025-10-24 06:10
活动概述 - 北京市东城团区委与东城区市场监管局于10月21日在北京都一处烧麦馆前门店联合举办东城青年消费体察员首场活动 [3] - 活动邀请20余名青年代表作为消费体察员参与烧麦制作技艺学习与体验 [3] - 体验环节后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解答了食品安全监督检查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问题 [3] 活动目的与机制 - 系列活动旨在突出青年群体参与主体通过现场消费体验促进青年融入经济发展和城区建设 [4] - 活动聚焦青年需求导向突出青年提青年议青年评机制在真实消费场景中进行观察 [4] - 目标是将青年新需求转化为消费市场发展新机遇形成需求与供给的双向奔赴 [4] 后续行动与影响 - 东城团区委将系统整理青年消费体察员的意见建议联动区内相关部门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体验 [4] - 计划通过一次体察一类推广一批优化让青年新消费在东城进一步旺起来 [4] - 活动品牌致力于为区域消费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4]
西贝创始人回应外卖包装费贵
北京商报· 2025-08-14 15:34
事件概述 - 西贝餐饮集团创始人贾国龙就顾客投诉外卖包装费过高一事发布视频回应 [1] - 该话题于8月14日引发网络热议 [1] 顾客反馈 - 有顾客投诉西贝外卖包装费用昂贵 具体案例为10串羊肉串打包费达10元 [1] - 打包费随羊肉串数量增加而增加 [1] - 顾客认为包装费占餐费比例10%感觉不值 但表示该情况在投诉时已不存在 [1] 公司回应 - 公司创始人承认本人不点外卖 对外卖业务关注较弱 主要由团队负责 [1] - 创始人表示将立即核查外卖包装费事宜 关注包装盒成本占比问题 [1] - 创始人指出包装可能不需要那么重 暗示存在优化空间 [1] - 公司对北京商报记者的后续联系未提供更多回复内容 [1]
星巴克开起自习室,面馆快餐店却都卖上了咖啡
齐鲁晚报网· 2025-07-24 16:16
行业跨界趋势 - 餐饮企业跨界经营已成为常态,济南老字号超意兴、亮亮面馆试水咖啡业务,咖啡巨头星巴克则跨界布局自习室,体现不同体量企业在消费变革中的战略博弈[1] - 跨界探索背后是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捕捉,旨在寻求新的增长点和竞争优势[1] 超意兴咖啡业务 - 超意兴王府庄店推出"兴咖啡",目前仅提供美式、拿铁、生椰拿铁3种产品,价格分别为7.9元、8.9元、9.9元[3] - 咖啡业务最初定位为员工福利,但因顾客需求旺盛而开放销售,单店日销量超过210杯[2][3] - 包装较为简陋,使用透明塑料杯,无加糖选项,未来计划保持咖啡原味[10] 亮亮面馆咖啡业务 - 亮亮面馆千佛山店推出咖啡服务,仅提供美式(8.8元)和拿铁(9.9元)两种热饮[4] - 咖啡机设置在前台,由前台工作人员兼职制作,无专门咖啡吧台[4] - 杯身设计较精致,印有品牌标识和"1987"字样,上线初期两天内通过积分兑换消费二三十杯[5] 跨界效果与策略 - 两家老字号咖啡业务吸引跨区消费者和社交平台打卡流量,初步验证跨界可行性[5] - 10元以内价格带符合亲民定位,避开与专业咖啡品牌直接竞争,以"非主业"身份打开增量空间[5] - 通过低成本试错将咖啡变为连接传统餐饮与新消费场景的纽带[5] 咖啡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咖饮市场规模达1177亿元,同比增长15.4%,预计2025年增速12.1%,市场规模将达1290亿元[6] - 老乡鸡曾尝试咖啡业务,推出7元生椰拿铁和10-18元茶咖,但多数门店已下架相关产品[6] 星巴克跨界自习室 - 星巴克在广东、广西、海南推出"星子自习室",免费提供学习空间,不强制消费[7] - 2024财年星巴克中国客单价同比下降8%,订单量下滑6%,营收下降1.4%,2025财年Q1同店销售额下降6%[7] - 自习室策略旨在吸引高频停留群体,预计单店日均新增40人次客流,10%转化率可带动4单消费[8] 跨界本质与挑战 - 跨界是企业寻求增长点的积极探索,需找到"自身能力"与"用户新需求"的交叉点[10][11] - 老字号过度投入咖啡可能稀释核心定位,星巴克需平衡自习客群与消费客群的体验[10] - 超意兴面临包装简陋、无加糖选项、空间限制等问题,亮亮面馆仅提供热饮限制客群[10]
方砖厂69号炸酱面推出主题冰淇淋解锁传统美食新可能
搜狐财经· 2025-06-27 13:26
行业趋势与品牌创新 - 传统餐饮品牌面临消费升级挑战,创新转型成为行业关键命题 [2] - 年轻消费群体追求新奇体验与情感共鸣,"既要好吃,更要好玩"成为新消费特征 [3] - 公司通过炸酱面冰淇淋实现品牌战略升级,解构经典元素并精准调配口味与质感 [3] 产品创新与市场反响 - 炸酱面冰淇淋融合北海道牛乳、巧克力酱等原料,模拟炸酱面形态与风味 [3] - 产品推出后社交平台裂变传播,小红书等平台引发热议,首周流量突破1000万次 [3] - 线上线下销售额亮眼,门店整体销售额提升20%,单店日销最高达2000份,日销售额突破2万元 [3] 研发挑战与解决方案 - 口味平衡难题通过上百次测试优化原料比例与工艺参数 [4] - 质地融合问题通过特殊工艺复刻手擀面形态,调整牛乳打发温度与模具设计 [4] - 建立感官评价小组确保产品口感层次与风味协调 [4] 运营模式与业态升级 - 优化点餐与出餐流程,设置线上线下双渠道与快速取餐通道 [6] - 定制员工培训方案,分岗位强化传统业务与冰淇淋产品知识 [6] - 空间设计区分传统与创新区域,设置打卡点强化传播力 [6] 未来发展规划 - 探索"餐饮+文创"模式,推出炸酱面主题帆布袋、钥匙扣等衍生品 [6] - 打造"餐饮+体验"活动,如非遗制作体验,增强消费者互动与文化感知 [6] - 持续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与服务场景,深化品牌年轻化战略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