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砂岩铀成矿理论

搜索文档
砂岩型铀矿找矿有了新“钥匙”
科技日报· 2025-06-06 09:21
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 - 我国新增铀矿资源量主要来自北方砂岩型铀矿,铀是核工业发展的关键资源[1] - 传统砂岩铀成矿理论认为地表含氧水携带铀元素渗入地下后在氧化还原界面沉淀成矿,指导了伊犁、吐哈等盆地的找矿实践[1] - 传统理论存在局限性,找矿目标层位多位于灰色砂岩层,集中于盆地边缘和浅部,难以解释红杂色沉积砂岩层中的铀成矿[1] 渗出砂岩铀成矿理论 - 新理论提出深部富铀富有机质流体在压力、温度驱动下沿断裂通道渗出至浅部砂岩层,因物理化学条件变化沉淀富集形成铀矿床[2] - 该理论突破了传统找矿范围,将目标拓展至盆地中间、深部及红色沉积砂岩层[1][2] - 国际铀资源组主席玻拉克认为该理论是新的砂岩铀矿模式,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已应用该理论指导找矿[2] 找矿实践成果 - 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埋深1400米处发现砂岩铀矿,实现深度和资源量突破[2] - 柴达木、塔里木盆地的新地层(上新统、第四系)取得铀矿新发现,展示新找矿前景[2] - 理论已在鄂尔多斯、塔里木、二连和柴达木盆地勘查中取得显著成果[2] 铀资源类型分布 - 我国铀资源分为砂岩型、花岗岩型、火山岩型和碳硅泥岩型四大类型[1] - 北方以砂岩型铀矿为主,南方以硬岩型铀矿为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