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绿色

搜索文档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满两月,专家建言建立严格的减碳责任机制
华夏时报· 2025-05-30 12:16
全国碳市场扩围与绿色转型进展 - 全国碳市场首次扩围纳入钢铁、水泥、铝冶炼等高耗能高排放工业行业,覆盖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60% [2] - 碳市场"双轮驱动"制度框架已搭建完成,未来将促进绿色转型进展 [2] - 钢铁行业纳入碳市场有助于加速低碳转型,推动减量重组和产能结构优化,短期中小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但长期将形成"投资-减排-收益"良性循环 [6] 中国低碳绿色产业发展路径 - 中国走出源头治理、直接激励创新、交易成本低、与增长兼容的低碳绿色技术和产业发展路径,区别于欧盟的需求侧激励模式 [2] - 市场力量在中国低碳绿色产业发展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双碳"目标引导创新资源进入各类市场 [3] - 民营企业成为主要参与者,创新推动技术进步和快速迭代,如光伏发电成本十年下降90% [4] 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与前景 - 2024年全球新增新能源装机约5.7亿千瓦,占新增装机的90%,中国贡献超60% [3] - 中国新能源装机3.6亿千瓦,风光发电占比近20%,距离碳中和目标80%以上占比仍有很大空间 [5] - 建议提高可再生能源增长指标,响应COP28提出的2030年可再生能源产能增长两倍目标 [5] 碳市场机制建设与成效 - 2024年全国CCER交易市场上线,首批9个项目94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完成登记 [6] - 碳市场配额、交易量和交易额显著提升,碳价一度破百,整体呈稳中有升趋势,2024年履约率达99.98% [7] - 建议探索碳替减交易机制,将高碳企业对配额付费转化为对低碳绿色企业创新活动的直接激励 [7] 电力系统绿色转型挑战 - 中国电力需求2020年7.5万亿千瓦时,2060年预计翻番,需将全球最大供电网络从高比例化石能源改造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支撑 [4] - 能源系统是绿色转型关键,电力系统是重中之重 [4]
苏州农商银行携手多方助力盛泽纺织迈向低碳国际赛道
新华日报· 2025-05-14 05:27
由苏州农商银行委托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和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执行的"盛泽镇纺织行业低碳 转型及金融创新指南项目",紧密围绕盛泽纺织产业特色和优势,以四面弹面料这一典型出口产品为突 破口,深入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碳足迹系统研究及国际认证,成功打造了碳足迹本地化管理的示范案例, 提出了针对性的纺织企业碳足迹绩效提升计划。 本次会议上,与会专家就"盛泽镇典型出口面料产品碳足迹课题成果"以及"盛泽镇纺织行业能耗与碳排 放监测平台建设成果"进行了详细汇报。苏州农商银行在其中充分发挥了绿色金融引领作用,联合各方 力量,有效解决了传统纺织产业低碳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的纺织产 业低碳绿色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盛泽方案"。 陶心雨 近日,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召开典型出口面料产品碳足迹课题成果汇报会议。苏州农商银行与德国国际 合作机构(GIZ)、服装行业影响力研究所(Aii)、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UV南德")及盛 泽镇经发办等单位的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盛泽纺织行业探寻低碳绿色发展的创新路径。 会上,吴江荣良化纤有限公司以相关项目成果获国际权威认证机构"TUV南 ...
两部门就企业气候信息披露准则征求意见,将出台电力、钢铁、石油、汽车等9个行业应用指南|快讯
华夏时报· 2025-04-30 13:26
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气候部分 - 中国财政部和生态环境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气候(试行)(征求意见稿)》,共六章47条,涵盖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标和目标等内容 [2] - 要求企业识别气候相关风险、机遇和影响,编制预期财务影响信息,并进行气候相关情景分析 [2] - 企业需披露易受气候相关物理风险、转型风险影响的资产或业务活动的金额和百分比,以及与气候相关机遇有关的资产或业务活动的金额和百分比 [2] 气候指标披露要求 - 企业需披露温室气体、气候相关物理风险、转型风险、机遇、资本配置、内部碳定价和薪酬指标 [3] - 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计算需基于价值链和排放类别,极少数情况下不切实可行时需披露管理方式 [3] - 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S2总体保持衔接,倡导企业走低碳绿色发展之路 [3] 行业应用与实施安排 - 财政部已着手制定电力、钢铁、煤炭、石油、化肥、铝、氢、水泥、汽车等9个行业应用指南,拟在气候准则出台后适时发布 [4] - 考虑到企业实际披露能力,未来正式发布气候准则时将沿用基本准则安排,在实施范围及要求明确前由企业自愿实施 [3][4]
泉州举办钢筋安装工程质量精准化防控现场观摩会
中国新闻网· 2025-04-29 17:07
活动概述 - 泉州市钢筋安装工程质量精准化防控现场观摩会在安踏智慧创新产业园(一期)项目举行,由泉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承办 [1][3] - 活动吸引逾千名行业代表及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包括泉州市住建系统、晋江市住建局、安踏(中国)有限公司等单位 [3] - 活动通过实体观摩、技术交流、场景体验等形式展示钢筋工程质量管控的创新实践 [3] 技术亮点 - 项目二层梁板及墙柱钢筋实体展示区聚焦"精准化防控",规范抗震节点绑扎,提升钢筋锚固与弯锚精度 [6] - 采用标准化工艺布设垫块、规范水电预埋,保障结构耐久性与施工协同性 [6] - 工艺样板集中展示区设六大模块,包括结构样板展示钢筋绑扎与后浇带支撑工艺,机电模块解析防水技术 [6] - 机具创新区展出智能化工具,输出可复制的标准化施工方案 [6] 智慧建造 - "智慧工地"管理平台集成BIM、物联网、AI等技术,实现施工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6] - 项目以"规范化、精细化"为准则,构建安全文明施工体系,安全防护设施采用标准化定型化设计 [6] - 一站式综合服务站整合多项功能,强化入场人员安全管理 [6] - 绿色施工通过扬尘监测、噪音控制与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环保与效率双赢 [6] 项目规划 - 安踏智慧创新产业园(一期)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聚焦"创""产""研""供"一体化发展 [6] - 规划建设全球运动科学实验室、全球科创中心、专业运动鞋生产研发中心、数字化智能工厂及高品质员工生活配套 [6] - 项目致力于打造低碳绿色智慧园区标杆,助力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为地方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6] 项目进展 - 项目正处于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通过精准化质量管控与智慧建造技术,已提前完成关键节点施工 [7] - 预计2026年全面竣工交付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