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能耗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用光学生成图像,几乎0耗电,浙大校友一作研究登Nature
机器之心· 2025-09-15 12:00
技术原理 - 开发了一种受扩散模型启发的光学生成模型 利用光学原理而非传统计算机运算完成图像生成[1][2] - 系统通过数字编码器生成静态噪声模式 再通过空间光调制器将噪声刻印到激光束上 最终由解码装置转化为图像[2] - 采用浅层数字编码器将随机二维高斯噪声快速转换为二维相位结构 形成光学生成种子[11] - 包含即时生成和迭代生成两种模式:即时模式通过预计算光学种子实现按需生成 迭代模式采用递归去噪操作重建图像[13][17] 性能表现 - 光学系统生成图像效果与传统图像生成器相当 但能耗显著降低[3] - 在MNIST和Fashion-MNIST数据集上分别达到131.08和180.57的FID评分 证明生成图像符合目标分布[22] - 实现高分辨率图像生成:单色图像采用520纳米波长 彩色图像使用450/520/638纳米三波长通道[24] - 彩色图像生成共享同一解码器状态 虽存在轻微色差但仍保持优异质量[28] 应用前景 - 凭借超高速和超低能耗特性 可应用于VR/AR图像视频生成[6] - 适用于智能手机、AI眼镜等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小型化终端[6] - 为数字AI模型提供可扩展且高能效的替代方案[3] 研究现状 - 目前仍处于物理实验阶段 距离实用化尚有距离[9] - 采用5.8亿参数数字编码器实现高分辨率生成 对比教师数字扩散模型需10.7亿参数和1000次迭代步骤[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