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 - 机器人协同设计

搜索文档
中国科学院发表最新Cell论文
生物世界· 2025-08-13 08:00
人工智能与精准农业 -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在精准农业转型中提供巨大机遇 可提高农作物产量 降低成本并促进可持续发展 [3] - 花朵形态特性如柱头凹陷阻碍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技术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3] 作物-机器人协同设计 - 首次提出作物-机器人协同设计理念 通过基因编辑重新设计作物花型 创制"机器人友好"的结构型雄性不育系 [4] - 研制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 打破杂交育种和制种瓶颈 [4][5] - 基因组编辑技术与基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相结合 实现自动化F1杂交育种 效率与人工授粉相媲美 [5] 技术突破与应用 - 对ABC模型基因进行基因组编辑使番茄和大豆产生雄蕊外露的雄性不育花型 [6] - AI驱动的机器人实现异花授粉自动化 简化机器人杂交育种流程 [6] - 生物技术与基于AI的机器人结合 突破作物快速育种瓶颈 [6] - 在大豆中通过多重基因组编辑重现雄性不育 花朵柱头外露表型 可能开启机器人杂交育种新局面 [5] 研究价值 - GEAIR展示通过自动化快速培育气候适应型作物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潜力 [8] - 作物-机器人协同设计策略为可持续精准农业提供解决方案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