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比拼

搜索文档
香港老牌餐饮店收缩背后: 北上消费分流、供应链比拼
搜狐财经· 2025-08-14 00:27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香港餐厅总收入为280亿港元[1][4] - 扣除价格变化后中式餐厅收入同比下降49%[1][4] - 2025年至今超过十家知名餐饮品牌宣布结业包括鸿星海鲜酒家、海皇粥店、大班面包西饼、金装炖奶佬等老字号[3] - 稻香集团、莲香楼等连锁品牌陆续关闭部分门店[3] 经营成本压力 - 经营成本占营业额比例升至68%较疫前增幅达15个百分点[7] - 铜锣湾、旺角等传统商业区出现多宗提前退租案例部分业主主动降租两成仍难挽颓势[7] - 上环老店"球哥炖汤"因业主加两成租金负担不起而结业[6] - 富东阁因租金太贵、开支太重而结业[6] 消费模式变化 - "两餸饭"平价快餐模式快速崛起价格区间在17至60港元不等[4] - 2024年港澳商户微信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22.8%和12.3%[7] - 港人北上餐饮消费占比达九成以上2024年经深圳口岸入境香港居民超7700万人次[9] - 深圳人均餐饮消费约60港元同样金额在香港只能点主食[10] 竞争格局转变 - 内地餐饮品牌通过供应链优势实现价格比本地餐厅便宜1/5[8] - 蜜雪冰城香港门店柠檬水定价8港元仅为本地茶饮店三分之一[8] - 内地品牌采用"内地采购食材供港"模式部分环节在内地预制节省成本[8] - 香港餐饮企业将营收下降归因于港人北上消费和访港旅客消费降级[9] 数字化转型 - 引入数字化支付体系后时间效率可提升约1倍[7] - 微信支付在香港澳门地区覆盖率不断提升实现全程无现金支付[7] - 老店开始采用扫码点餐等新支付方式如"十八座狗仔粉"[8] - 香港餐厅优化供应链推出更具性价比套餐并调整营业时间精简菜单[11] 汇率影响因素 - 2025年初港元对人民币汇率在0.93至0.94间浮动4月一度突破0.95关口近期回落至0.91左右[11] - 汇率差异催生北上消费热潮导致香港本地客流减少[9][11] - 港元对人民币处于高位使内地餐饮价格优势更加明显[9][11] 行业转型举措 - 麦当劳计划分阶段出售在香港约23间自持商铺物业预计总市值30亿港元[7] - 名都酒楼股东决定将物业卖给香港科技大学用于教学用途[6] - 港式茶餐厅开始引入扫码点餐调整菜单结构控制成本推出亲民产品[11] - 香港餐饮品牌在内地建立中央厨房等跨境合作模式正在探索[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