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监管
搜索文档
震惊!致癌物质苏丹红从“餐桌”跑到“脸上”
经济观察网· 2025-10-27 13:28
事件概述 - 第三方测评机构“老爸评测”称在护肤品中检出禁用成分苏丹红IV号,事件涉及800余款产品和400多个品牌,引发行业安全风暴 [1][2][3] 涉事产品与品牌 - 检测结果显示违禁成分疑似来源于一款复合红色原料,该原料包含鳢肠提取物、印度楝叶提取物和辣木籽油,其苏丹红含量高达1170ppm [2] - 涉事知名品牌包括科颜氏、FARMACY、且初、听研、花西子、chillmore且悠等 [2][3] - 具体涉事产品包括科颜氏姜叶秋葵紧致修护睡眠面膜、花西子桃娇鲜颜精华底霜、且初无花果焕颜卸妆膏等 [3] 检测方法与含量 - 苏丹红IV号含量在435-1982ug/kg之间 [2] - 检测采用GB/T29663-2013高效液相色谱法,检出限为50μg/kg,定量限为150μg/kg [2][3] 品牌应对措施 - 科颜氏表示涉事面膜已不在国内官方渠道销售 [5] - 花西子相关产品已在天猫、抖音、京东、拼多多官方旗舰店下架,并对原料供应商启动严格审查 [5][6] - 且初、听研、chillmore且悠等品牌表示已安排产品送检并将公示结果 [6] - FARMACY植萃美肌苹果卸妆膏依然在售,官方客服仅回复正在调查中 [6] 供应链漏洞分析 - 苏丹红来源指向一家新加坡企业“康博Campo Research (S) Pte Ltd”,其在国内的代理商包括上海乾飞化工有限公司和广州荣道化工有限公司 [7] - 业内人士分析,植物提取物本身不含苏丹红,可能是厂商为伪造天然深色成分的视觉效果而偷偷添加 [7] - 化妆品常规检测项目有9项,不包括苏丹红,此次是在进行非靶向筛查时意外发现 [7] 行业监管背景 - 根据国家药监局2021年更新的《化妆品禁用原料目录》,苏丹红Ⅰ至Ⅳ号均被列入禁用组分清单 [8] - 事件暴露了化妆品原料供应链的监管漏洞,部分中小企业过度依赖海外供应商资质审查,缺乏自主检测能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