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icon
搜索文档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共护网络清朗
人民日报· 2025-10-23 06:02
本报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倪弋)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 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100余件4400余人。检察办案发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呈现出的一些新特 点新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瞄准特定对象,有针对性地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一些不法分子紧密追踪"黑灰产市 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猎取、梳理、分析公民个人信息,甚至形成专门数据服务商, 为下游犯罪提供定制化"原料"支持。 三是网络"开盒"助推网暴升级,严重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网络"开盒"行为目的多样。"开盒"行为人通 过"社工库"(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收集公民个人信息而搭建的数据库)等非法获取他人隐私信息,并 散布引导网民攻击骚扰,对社会、个人及网络生态均造成严重危害。有的网暴不断升级,侵害被害人现 实生活。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不断强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维护公民信息权益;严查公民个人 信息数据泄露源头,加强行刑双向衔接,全链条打击黑灰产业链;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依法保 护公共利益,推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多元共治;持续加强以案释法、以案说法,推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和正确行为价值 ...
今年前9个月中国法院受理涉外民商事一审案件同比上升近六成
中国新闻网· 2025-10-21 22:04
今年前9个月中国法院受理涉外民商事一审案件同比上升近六成 中新社北京10月21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21日从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获悉,今年1月至9月,各地法院受理 涉外民商事一审案件3.5万件,同比上升59.73%。 在此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五批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进一步统一裁判尺度,让中外当事人 切身感到中国司法的公正、高效,为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服务。 今年前9个月,全国法院受理各类审判执行案件3225.7万件(刑事案件117.9万件,民商事案件2117.4万 件,行政案件57.4万件,执行案件854.5万件)。 具体来看,全国法院受理刑事一审案件80.4万件,同比下降11.61%;判处生效被告人104.8万人,同比 下降10.22%;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以上刑罚的罪犯7.7万人,同比下降4.86%。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注中新经纬微信公众号(微信搜索"中新经纬"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
最高检:不法分子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获取公民个人信息
新京报· 2025-10-21 12:44
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100余件 4400余人。检察办案发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呈现一些新特点、新趋势值得关注。 最高检指出,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爬虫、木马病毒、渗透工具等"黑客"技术入侵存有公民个人信息的 各类系统,批量获取后出售,以非法获利。部分个人信息售出后被用于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在检察机关办理的王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中,王某等人成立公司,伙同在缅甸的周某某,通过应 聘潜入多家公司,植入木马病毒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窃取被害公司存储的网购信息等公民个人信息。 其中部分个人信息出售给境外电诈集团,关联多起电诈案件。 网络"开盒"助推网暴升级,侵害公民合法权益 最高检介绍,网络"开盒"行为目的多样,"开盒"行为人通过"社工库"(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收集公民 个人信息而搭建的数据库)等非法获取他人隐私信息,并散布引导网民对其攻击骚扰,对社会、个人及 网络生态均造成严重危害。有的网暴不断升级,侵害被害人现实生活。 在检察机关办理的赵某等人非法利用信息网络案中,赵某因被害人与其所喜爱的主播不和,伙同他人以 查询"社工库"、利用系统漏洞攻击 ...
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100余件4400余人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8:13
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100余件4400余人 中新网10月20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消息,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高发,检察机 关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不断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强化公民个人信息保 护,维护网络空间清朗和社会安全稳定。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2100余件4400余人。检察办案发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呈现一些新特点新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瞄准特定对象,针对性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一些不法分子紧密追踪"黑灰产市场"对 公民个人信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猎取、梳理、分析公民个人信息,甚至形成专门数据服务商,为下游 犯罪提供定制化"原料"支持。如检察机关办理的韩某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韩某某等人非法经营 寻车业务,业务遍布全国多地,通过入侵各大停车平台软件系统,非法获取车辆进出停车场的位置信息 数据,在未经车主同意的情况下,在车辆隐蔽处安装GPS定位器,获取并向"客户"提供他人行车轨迹信 息。 二是犯罪技术迭代更新,犯罪手段更趋智能化隐蔽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爬虫、木马病毒、渗透工 具等黑客技 ...
公安网安侦破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扩线抓获涉案人员151人,涉案金额4300余万元
央视网· 2025-05-28 08:30
央视网消息:据公安部网安局消息,山东青岛公安网安部门严打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侦破一起诱骗 高校学生注册网络账号并层层倒卖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并据此发起2次集中收网行动,抓获涉案人 员151人,涉案金额4300余万元。 2024年4月,山东青岛公安网安部门工作中发现一重大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线索,警方依照线索来到 了一间可疑的公寓,此时公寓里正围坐着几个摆弄着手机的年轻人。 这些年轻人此时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参与违法犯罪活动,而他们口中的"兼职",实际上是把自己的 个人信息给出卖了。 原来这些招聘"兼职"的团伙成立了所谓的"充场工作室",承接各种手机软件和社交平台的"拉新"业务。 表面看只是充个场面,实际上,涉案团伙哄骗兼职人员使用个人身份信息开展代为注册网络账号、实名 手机号等"代实名注册"业务,涉案团伙通过贩卖个人信息获利。 ·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骗取求职者简历,出售给电诈骗等犯罪团伙牟利; ·购买大量网络账号利用"有偿删帖"牟利; ·招募兼职人员注册自媒体账号编造谣言引流牟利; ·非法操控大量网络账号,为网络直播、"饭圈"群体虚假刷量控评牟利等等。 ·无论涉及哪种网络乱象或电信诈骗,实名账号几乎都是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