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络开盒
icon
搜索文档
明确法律责任,最高法为网络“开盒”行为定性
第一财经· 2025-08-14 15:40
最高法通过司法判决向社会传递"开盒"违法的明确信号。 通过网络"开盒"售卖个人信息、侵犯个人隐私行为终于被定性,最高人民法院明确网络"开盒"在何种情况下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对应的法律责任。 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入库参考案例《吴某慧、陈某强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该案例入库编号"2025-04-1-207-001",于今年4月8日入库,6月11日 修改。 人民法院案例库官网显示,该案为被告人吴某慧与陈某强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核心问题涉及为实施诽谤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的定性。案件起因 于吴某慧因与亲属朱某(某中学教师)产生矛盾,与陈某强合谋通过获取朱某个人信息并在网上发布负面帖文进行抹黑。 作案过程中,吴某慧提供朱某妻子身份证信息,陈某强以13150元向另一被告人陈某购买朱某及他人的住宿记录、交通购票记录等共1442条,其中涉及朱某 的信息299条,关联人员信息等数百条。吴某慧据此挑选信息撰写不实帖文,由陈某强修改后发布至网络平台,阅读、转发及跟帖量超200万,导致学校调 查、学生需心理辅导,朱某教学和生活受严重困扰。其间,同案人陈某、汤某良、丁某沙等买卖公民个人信息共1739条,售价8870元 ...
唤醒平台治理责任,斩断网络“开盒”黑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8 12:07
行业监管动态 - 中央网信办印发专项通知 从阻断信息传播、完善预警机制、加大惩治力度、优化保护措施、加强宣传引导等多维度打击"开盒"黑灰产业 要求平台以"零容忍"态度强化整治 [1] - 监管部门指导网站平台升级防护措施 包括加大风险提示力度、设置快速举报入口、及时核实投诉举报 旨在形成企业、监管及用户的协同治理机制 [3][4] 平台治理措施 - 抖音试行《社区热点信息和账号治理规则》 将传播偏激对立情绪、侵犯当事人权利、诱发"网暴""开盒"的内容纳入"争议"热点处置 对争议事件启动降热和冷静机制(如暂停关注、限制流量) [2] - 平台需摒弃流量为王思维 改变热点事件中不核实信息真伪、加剧社会撕裂的现状 需明确自身社交与信息发布之外的监管责任属性 [2][3] 数据安全漏洞 - 国内平台企业收集的个人信息成为黑灰产源头 暴露跨境跨平台作案中监管主体责任的缺失 需堵住国内数据泄露漏洞控制中转扩散渠道 [3] - 头部平台App个人信息保护透明度不足 多数未发布专项社会报告 披露颗粒度停留在表面 需强化"数据存储、使用、管理"流程的公开性 [3] 技术惩戒机制 - 现行平台治理多采取限流、封禁ID等"对ID不对人"手段 缺乏对实际使用者的有效惩戒 需配合执法部门利用技术能力追踪违法犯罪行为 [4] - "开盒"黑灰产具有高度组织化特征 需建立信息快速传递处置通道 通过技术手段打击个人信息泄露、盗取、贩卖等全链条犯罪 [3][4]
用户举报“开盒挂人”需要几步?实测10款重点App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22:18
中央网信办整治"开盒"问题 - 中央网信办部署加强"开盒"问题整治 要求网站平台升级防护措施 加大风险提示力度 设置快速举报入口 及时核实投诉 [1] - 网信办将从阻断信息传播 完善预警机制 加大惩治力度 优化保护措施 加强宣传引导等多维度推进整治工作 [17] 平台举报机制实测结果 - 10款被测App中仅微博 豆瓣专门设置"开盒"举报渠道 其他平台主要通过网络暴力 隐私权侵犯两类理由受理相关举报 [1] - 微博在违法信息投诉类型中单列"开盒挂人"选项 并附详细定义 该选项位列9个具体投诉原因之首 [1][7] - 豆瓣投诉类型包含"网络暴力/网络戾气"和"饭圈乱象" 其中明确列出"泄露隐私"和"开盒行为"子选项 [14][15][16] 主要平台处置规则 - 微博将开盒信息归为四类违法信息 对涉及真实身份泄露 人肉搜索 煽动网络暴力的投诉优先处理 情节严重账号永久关闭 [7] - 抖音新规将可能诱发"网暴""开盒"的信息纳入"争议"热点 建立分级分类追踪研判机制 [8] - 知乎社区规范禁止发布侵犯隐私信息 包括个人姓名 住址 身份证号等 以及求取 教授获取个人信息的内容 [14] - 哔哩哔哩社区公约禁止未经同意发布他人身份 照片 姓名等个人信息 [14] - 豆瓣对违反社区指导原则的内容采取限期禁言 永久封禁等措施 特别提及"网络开盒 恶意展示他人隐私"行为 [17] 举报流程特征 - 10款App举报流程基本一致 包含四个步骤:进入举报入口→选择原因→提交证据→完成举报 [1] - QQ举报可选"网络暴力/侵权"下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挂人"子类 微信投诉账号包含"存在侵权行为"选项 [7] - 抖音举报类型含侵犯隐私权 网络暴力(含侵犯隐私内容) 用户账号和私信举报理由与视频类似 [7][8] - 快手举报类型设"侵犯隐私权"选项 百度贴吧举报理由相对笼统 包括违法犯罪 侵犯权益等 [8][13] - 小红书帖子举报理由包含侵犯个人隐私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