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民个人信息保护
icon
搜索文档
警惕“小利”换“大罪”!吴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被刑拘
央视新闻· 2025-10-31 10:01
此类行为不仅侵犯公民隐私,更易导致求职者陷入电信诈骗、骚扰营销等下游犯罪风险。 公安部网安局今天公布一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情况,提醒广大群众一起筑牢个人信息"防火墙"。近日,山西太原迎泽网安部门破获一起利用某网络招 聘平台非法获取、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吴某被依法刑拘。 案情回顾 犯罪嫌疑人吴某自2024年8月起,利用其经营的某网络账号,与信息买家勾结,长期发布虚假招聘信息。通过虚构高薪职位吸引求职者投递简历,非法获 取应聘者的姓名、手机号、即时通信软件账号、履职经历等敏感信息,并出售牟利。查实,吴某累计出售公民个人信息3200余条,获利9800余元。 法律依据 本案中,吴某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根据法律规定,情节严重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或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特别是利用职务或服务便利非法提供信息的行为,将依法从重 处罚。目前,吴某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网警提示 快递单、机票等含个人信息的单据需涂抹关键信息后再丢弃,避免"拍面单"泄密。 加强信息管理 谨 ...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共护网络清朗
人民日报· 2025-10-23 06:02
本报北京10月22日电 (记者倪弋)记者从最高人民检察院获悉: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 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100余件4400余人。检察办案发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呈现出的一些新特 点新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瞄准特定对象,有针对性地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一些不法分子紧密追踪"黑灰产市 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猎取、梳理、分析公民个人信息,甚至形成专门数据服务商, 为下游犯罪提供定制化"原料"支持。 三是网络"开盒"助推网暴升级,严重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网络"开盒"行为目的多样。"开盒"行为人通 过"社工库"(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收集公民个人信息而搭建的数据库)等非法获取他人隐私信息,并 散布引导网民攻击骚扰,对社会、个人及网络生态均造成严重危害。有的网暴不断升级,侵害被害人现 实生活。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不断强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维护公民信息权益;严查公民个人 信息数据泄露源头,加强行刑双向衔接,全链条打击黑灰产业链;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依法保 护公共利益,推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多元共治;持续加强以案释法、以案说法,推动形成良好社会氛围 和正确行为价值 ...
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维护网络清朗
新华社· 2025-10-20 18:31
近年来,检察机关不断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强化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维护网络空间清朗和社会安全 稳定。 检察机关办案发现,一些不法分子有针对性地猎取、梳理、分析公民个人信息,为下游犯罪提供定 制化"原料"支持。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爬虫、木马病毒、渗透工具等黑客技术入侵存有公民个人信息 的各类系统,批量获取后出售,进行非法获利。同时,网络"开盒"等行为严重侵害公民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检察院10月20日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犯罪2100余件4400余人。 据介绍,检察机关将不断强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维护公民信息权益;严查公民 个人信息数据泄露源头,加强行刑双向衔接,全链条打击黑灰产业链;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依 法保护公共利益,推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多元共治;持续加强以案释法、以案说法,推动形成良好社会 氛围和正确行为价值取向,凝聚全社会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维护信息安全的共识。(记者刘硕) ...
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100余件4400余人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18:13
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2100余件4400余人 中新网10月20日电 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微信公众号消息,近年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高发,检察机 关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不断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强化公民个人信息保 护,维护网络空间清朗和社会安全稳定。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检察机关共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2100余件4400余人。检察办案发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呈现一些新特点新趋势值得关注。 一是根据"市场需求"瞄准特定对象,针对性获取公民个人信息。一些不法分子紧密追踪"黑灰产市场"对 公民个人信息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猎取、梳理、分析公民个人信息,甚至形成专门数据服务商,为下游 犯罪提供定制化"原料"支持。如检察机关办理的韩某某等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韩某某等人非法经营 寻车业务,业务遍布全国多地,通过入侵各大停车平台软件系统,非法获取车辆进出停车场的位置信息 数据,在未经车主同意的情况下,在车辆隐蔽处安装GPS定位器,获取并向"客户"提供他人行车轨迹信 息。 二是犯罪技术迭代更新,犯罪手段更趋智能化隐蔽化。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爬虫、木马病毒、渗透工 具等黑客技 ...
网购订单被解密,8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遭泄露!多名前快递员被判刑,相关快递公司已整改
新浪财经· 2025-08-22 17:25
个人信息泄露犯罪链条 - 无货源电商因《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无法获取加密订单信息 导致业务受阻[9] - 解密中介通过微信等渠道提供加密订单解密服务 每条价格0.3-2元[11] - 单日交易额度可达1000元以上 形成规模化黑色产业链[11] 技术解密手段 - 利用快递公司内部信息平台与电商平台合作通道进行订单解密[15] - 通过"爬虫"软件实现批量订单自动解密 提升信息窃取效率[16] - 解密技术团队作为犯罪链条上线 提供核心技术支撑[18] 犯罪规模与资金流向 - 查获被泄露公民个人信息80余万条 查扣涉案资金35万元[18] - 关联三方虚拟账号1600余个 数据信息3000万余条[20] - 延伸查处12个犯罪团伙 抓获嫌疑人84名 查获信息200余万条[20] 行业参与方角色 - 快递公司内部人员充当"内鬼" 提供系统访问权限[15][18] - 层级代理作为中间商赚取差价 每单加价0.3元[15] - 无货源电商商家作为下线 构成犯罪链条终端[18] 司法处置结果 - 主犯李广飞等四人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判有期徒刑3-4.6年[20] - 判处相应罚金 适用缓刑4年[20] - 相关快递公司已进行业务整改[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