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消费骗局

搜索文档
筑牢防诈堤坝 保健品市场需正本清源
华夏时报· 2025-08-07 19:39
行业乱象特征 - 存在查无资质或媒体踪迹的谜之产品 反映部分品牌缺乏市场公信力和可追溯性 [1] - 小作坊生产的三无保健品缺乏保健功效 可靠产品需具备蓝帽子认证或权威科研背书 [2] - 游击式诈骗通过临时门店诱骗老人 事后人去楼空造成资金损失 [3] - 无从业资质的骗子通过贩卖健康焦虑进行营销 专业健康顾问需持营养师等权威认证资质 [4] 行业规范措施 - 国家卫健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整治行业乱象 [4]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你拍我查行动 鼓励公众拍摄举报违法行为 [4] - 行业领军企业建立营销人员信用体系 违规者面临终身禁业处罚 [4] - 企业通过30天无理由退货承诺重塑消费信任机制 [4] 正规企业实践 - 安利等企业打造健康促进科普基地 通过线下社群开展百万场健康讲座 [4] - 正规企业建立遍布全国的实体店服务网络 通过多场景体验和公益课堂构筑信任基石 [3] - 完善售后保障体系彰显企业担当 与游击式诈骗形成鲜明对比 [3] - 行业通过认证产品、专业服务和透明机制赢得市场认可 [4] 消费者防护机制 - 消费者可通过各大平台搜索验证产品真实性 警惕孤品属性 [2] - 蓝帽子标识和官方查询系统帮助消费者筑牢认知防线 [2][4] - 健康社群发挥城市毛细血管功能 既传播科学理念又构建防诈骗免疫屏障 [4] - 科学认知、严格监管与行业自律形成三角支撑 推动市场回归健康本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