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违规

搜索文档
金融半年观 保险业罚单6百余张!提供虚假材料是“重灾区”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08:12
保险业监管态势 - 2025年上半年全国保险公司累计收到罚单645张,合计罚没金额近1.16亿元,涉及100余家保险机构、超600家分支机构 [2] - 财险公司被罚358次占比55.5%,寿险公司被罚282次占比43.7%,养老险公司被罚5次 [3] - 行业出现2张千万元级别罚单(均为财险公司)和6张百万元级别罚单(涵盖3家寿险和3家财险公司) [3] 主要违规行为 - "提供虚假材料"类罚单280张,包括编制虚假财务报表、业务资料等 [4] - "保险业务违规"类罚单274张,涉及未按规定使用条款费率、虚构中介业务套费、跨区域经营等 [4] - "保险欺诈"类罚单89张,包括欺骗投保人、虚假宣传等销售违规 [5] - "五虚"问题(虚列费用、虚假承保/理赔/退保、虚挂保费)成为行业重点整治领域 [5] 典型案例 - 泰康在线因编制虚假资料及无资质代理销售被罚没1033万元,12名责任人被罚131万元 [5] - 紫金财险洛阳支公司因虚假资料、违规使用条款费率等被罚93万元,责任人被罚22万元 [5] - 太平人寿乌鲁木齐支公司因数据不真实被罚42万元,4名责任人被罚14万元 [6] - 大地财险克拉玛依支公司因数据不真实及利益输送被罚37万元,责任人被罚8万元 [6] 地域分布与监管趋势 - 广东、山东、江苏罚单数量居前,分别达51张、47张、45张 [6] - 监管实施"问责到人"机制,上半年216张罚单同时处罚公司及责任人,12人被终身禁业,20余人被禁业3-10年 [7] - 天安财险和天安人寿因公司治理不实、关联交易违规等被查处,7名责任人被终身禁业 [7] 政策深化与体系建设 - 2024年9月国务院文件明确要求优化处罚标准、落实"双罚制"和同案同罚原则 [8] - 2025年北京金融监管局方案重点整治"五虚"乱象,建立"严查重处+双罚制+行刑衔接"机制 [9] - 《保险公司监管评级办法》2025年3月实施,从公司治理、偿付能力等8个维度进行风险评级 [9] - 金融消保协调机制及"双平台"(消费者服务平台、产品查询平台)已落地 [9]
违规频现!太平洋财险两分公司再因提供虚假资料证明文件受罚
南方都市报· 2025-06-05 09:39
监管处罚 - 太平洋财险温州分公司因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以及编制虚假资料被罚款56万元 时任副总经理陈首伟被警告并罚款14万元 [1] - 太平洋财险浙江分公司因同样违规行为被罚款80万元 时任副总经理叶咏蓁被警告并罚款16万元 [1] - 2020年10月太平洋财险温州分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被罚款35万元 相关负责人被罚款7万元 [2] - 2024年6月该分公司因多项违规行为被罚款116万元 时任总经理孙勤被警告并罚款16万元 时任副总经理陈首伟被警告并罚款11万元 [2] - 2021年4月太平洋财险浙江分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被罚款50万元 时任副总经理叶咏蓁被罚款10万元 [2] - 2024年7月该分公司因编制虚假资料及未按规定使用条款费率被罚款85万元 时任副总经理叶咏蓁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企业客户部总经理颜承静被警告并罚款7万元 [2] - 2020年8月太平洋财险浙江分公司因下调38笔未决赔案责任比例导致估损金额减少57299万元被罚款50万元 时任副总经理叶咏蓁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3] 业绩表现 - 2023年太平洋财险营收同比增长2043%达202233亿元 净利润7538亿元同比增长1297% [3] - 2024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26%达49561亿元 增速较2024年一季度1706%明显放缓 净利润2098亿元同比增长905% [3] - 2022年净利润8512亿元 2023年仍未恢复至该水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