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信托公司增资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信托增资现“小高峰”,但也有股东“不买账”
新浪财经· 2025-06-29 12:26
中原信托增资计划 - 中原信托拟将注册资本由46.81亿元增至50亿元,增资价格为每股2.27元,计划向现有股东募集7.24亿元 [1] - 中原高速放弃本次增资优先认购权,持股比例将从27.27%降至25.52%,这是其连续第二次放弃增资 [2] - 河南投资集团为第一大股东,持股64.93%,中原高速和豫粮集团分别持股27.26%和7.79% [3] 股东战略调整 - 中原高速表示不参与增资符合公司聚焦主业、释放融资压力的战略 [1] - 信托行业监管趋严,股东需承担更大管理责任,部分中小股东因转型压力选择退出增资 [5] - 信托专家指出中原高速可能更倾向于弱化金融业务投入,集中资源发展主业 [5] 中原信托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8.81亿元(+11.46%),净利润1.44亿元(+3.01%),但净利润较2021年下降56% [5][6] - 信托主业收入(手续费佣金净收入)连续三年下滑,2024年为5.36亿元,较2021年下降41% [6] - 信托资产规模从2022年4200亿元降至2024年3635亿元,不良资产率回升至5.3% [6] 行业对比分析 - 中原信托注册资本46.81亿元行业排名第31,高于百瑞信托(40亿元),但2024年净利润1.44亿元远低于百瑞信托2.8亿元 [7][8] - 百瑞信托信托资产规模5798.67亿元,信托报酬率0.22%,均高于中原信托(3635.02亿元,0.14%) [8] - 百瑞信托证券投资类信托规模1266亿元,较中原信托多823亿元 [8] 行业增资动态 - 2025年初以来已有4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吉林信托(31.5→42.05亿元)、北方信托(+3.42亿元)、天津信托(+16.86亿元)、东莞信托(20.65→22.2亿元) [10] - 陕国投A拟定增募资不超过38亿元补充资本金,当前注册资本51.14亿元 [10] - 监管政策强化资本要求,增资可提升展业空间,中小信托公司增资需求更强 [9]
行业资本实力持续提升 多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
中国证券报· 2025-06-25 05:17
东莞信托增资情况 - 东莞信托注册资本由20 65亿元增至22 20亿元 增加1 55亿元 这是2024年6月增资4 09亿元后的又一次资本补充 [1] - 2022年12月 东莞信托注册资本由14 50亿元增至16 56亿元 2024年6月由16 56亿元增至20 65亿元 [1] - 2024年末东莞信托净资本规模67 57亿元 净资本/净资产比例为84 8% 管理信托资产规模892 63亿元 [2][3] 行业增资动态 - 2025年以来已有4家信托公司增资获批 包括天津信托(增资16 86亿元至52 86亿元) 北方信托(增资3 42亿元至23 44亿元) 吉林信托(增资10 55亿元至42 05亿元) [3] - 陕国投拟定向增发募资不超过38亿元 计划2025年注册资本至少达63亿元 [4] - 2024年仅有东莞信托和山西信托两家公司完成增资 [4] 股权结构变化 - 2024年东莞信托股权发生变动 东莞发展控股将22 21%股份转让给东莞市路桥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变更后股东为东莞金融控股集团(77 79%)和东莞市路桥投资建设(22 21%) [2] - 北方信托引入两家新股东 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和诚通国合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4] 业务转型方向 - 东莞信托计划强化风险防控 重点拓展标品证券类信托 家庭财富服务信托 家族信托 特殊资产管理服务信托业务 [3] - 信托公司增资可支持业务转型创新 获得新业务准入资格 提升监管评级 [6] 行业背景分析 - 信托行业处于转型调整期 部分公司业绩承压导致股东增资意愿减弱 传统业务收缩与新业务不确定性影响增资决策 [5] - 《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将资本要求列为评级核心模块(权重20%) 直接影响监管资源配置和市场准入 [6] - 增资是信托公司适应监管要求 提升风险抵御能力(净资本需持续满足不低于2亿元 风险资本100% 净资产40%的监管红线)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5][6]
半年内四家信托公司增资超32亿元,行业资本“补血”提速
华夏时报· 2025-06-20 17:43
东莞信托增资情况 - 公司于2024年6月18日完成增资1.55亿元,注册资本由20.65亿元增至22.20亿元 [2] - 这是两年半内第三次增资,此前2022年12月从14.5亿元增至16.56亿元,2023年6月增至20.65亿元 [3] - 截至2024年末净资本规模达67.57亿元,净资本/净资产比率84.8%,远超监管标准 [4] 行业增资动态 - 2024年初至今已有4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包括天津信托(+16.86亿元至52.86亿元)、北方信托(+3.42亿元至23.44亿元)、吉林信托(+10.55亿元至42.05亿元)及东莞信托,累计增资32.38亿元 [8][9][10][11] - 2024年全行业仅2家信托公司增资(东莞信托+4.09亿元、山西信托+1.97亿元),合计6.06亿元,较2023年明显放缓 [12] 增资驱动因素 - 监管评级要求资本要求模块权重达20%,净资本水平直接决定可管理信托资产上限 [3] - 公司战略聚焦风险防控与业务转型,需资本支持标品证券类信托、家族信托等新业务发展 [5] - 行业层面需应对传统融资类业务压降,转向服务类信托及资产质量提升 [12]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4.47亿元(同比+91.61%),净利润5841万元(同比+6.57%) [6][7] - 营业总成本从2023年1.61亿元大幅增至2024年3.70亿元,主要因业务扩张 [7] 行业趋势 - 央企"退金令"导致信托公司重要增资来源受限,股东增资动力不足 [12] - 资本实力较弱公司仍存在增资需求,以匹配监管要求及转型压力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