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Trusts
icon
搜索文档
一线传音 | 中建投信托发布《中国信托行业研究报告(2025)》
北京商报· 2025-10-30 21:38
报告概况 - 报告名称为《中国信托行业研究报告(2025)》由中建投信托发布 [1] - 该报告是行业内历史最久覆盖最广的年度智库成果之一已连续发布十三年 [1] - 报告已正式纳入"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智库系列" [3] 报告内容与重点领域 - 报告系统梳理了2024年中国信托行业发展脉络并分析信托业务固有业务风险管理与监管环境等重点领域 [3] - 报告聚焦信托行业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战略使命探讨多个前沿议题 [3] - 前沿议题包括科技信托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绿色金融理念下的信托产品创新普惠信托在基层治理中的功能实现 [3] - 前沿议题还包括养老服务信托的商业模式探索以及数字化浪潮中信托公司转型路径 [3] 行业现状与未来展望 - 信托行业正处于"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关键交汇点 [3] - 未来五年是行业深化改革防控风险回归本源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阶段 [3] - 在监管完善风险出清与结构优化推动下行业正构建"风险收敛主体分化功能重塑"的新发展格局 [3] 公司未来计划 - 公司将围绕国家战略与行业趋势推动信托业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功能重塑与价值提升 [3] - 公司将持续深化对科技金融绿色信托普惠服务养老信托等关键领域的探索 [3][4] - 公司将积极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促进监管市场与机构之间的良性互动 [4]
东莞信托注册资本增至约22.2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3 20:47
(编辑 张昕) 本报讯 (记者袁传玺)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东莞信托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20.65亿元增至约22.2 亿元。 ...
东莞信托增资至约22.2亿
搜狐财经· 2025-10-23 11:52
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东莞信托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20.65亿人民币增至约22.2 亿人民币,同时多位主要人员发生变更。该公司成立于1987年3月,法定代表人为张庆文,经营范围含 资金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其他财产或财产权信托、作为投资基金或者基金管 理公司的发起人从事投资基金业务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东莞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东莞市 路桥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
信托业10月招聘战打响,“专业+复合”成香饽饽
新浪财经· 2025-10-17 23:15
华夏时报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 进入10月,信托行业招聘市场上呈现出"精准发力"的显著特征。 近日,中粮信托、厦门国际信托、中原信托、中信信托等多家机构集中发布招聘计划,覆盖财富管理、资产管 理、风险合规等核心领域,岗位层级从部门负责人到专业技术岗全面铺开。 与以往"广撒网"式招聘不同,此次招聘潮紧扣《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落地后的转型主线,不仅折射出行业在 新三分类业务指引与新规双重驱动下"回归本源"的决心,更凸显了人才作为转型核心驱动力的战略价值。 来源:@华夏时报微博 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此番多家信托公司开启招聘,首要驱动力是监管规则迭代带来的业务 重构,而非简单的"补员"。 "本质上是为下一年合规验收与新业务放量双重目标的一次人才抢跑,与《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修订后的节奏直接 挂钩,而非行业景气度全面回暖。"柏文喜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多机构布局人才攻坚战 梳理近期公开招聘信息可见,信托公司的人才需求呈现明显的聚焦专业化特征。不同背景的信托公司均围绕自身 转型方向制定招聘策略,形成差异化且目标明确的人才布局,确保招聘与转型需求高度契合。 其中,中粮信托依托央企背景与战略投资者资源,社 ...
国投资本召开中期业绩说明会 详解上半年战略转型成效
中证网· 2025-10-17 15:42
中证报中证网讯(记者胡雨)10月16日,国投资本(600061)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回应上半年 经营表现、市值管理等投资者关心话题。2025年上半年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投资本充分挖掘协同潜 力,落实降本增效,严格防控风险,经营业绩明显提升,战略转型成效显著: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 入67.85亿元,同比增长1%;实现净利润17亿元,同比增长36%。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总资产合计 3207.46亿元,同比增长6%;净资产557.84亿元,同比增长2%。 国投期货做大客户权益规模,加强风险子公司业务协同。上半年国投期货实现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 长43%,还促成了国投证券代销第一只期货资管产品的顺利成立,提升了业务规模和质量。 国投瑞银基金深耕投研能力建设,上半年重点进行了指数类基金的长线布局,完成两只行业指数基金和 两只指数增强基金的募集发行。从经营业绩看,上半年国投瑞银基金实现净利润1.49亿元,与上年同期 相比基本稳定。 在市值管理方面,2024年以来,国投资本展现出了更为积极的姿态。就在2025年上半年,国投资本先后 制定了市值管理制度、提质增效重回报工作方案,在市场波动加剧的时点积 ...
中铁信托迎新掌门人:李正斌任职资格获批
经济观察报· 2025-10-14 15:23
中铁信托拥有44年持续经营的历史。1980年10月,由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市支行兴 办的成都市金融信托公司正式成立,是我国较早设立且连续经营未曾中断的信托机构之一。2008年11 月,经原四川银监局批准,"衡平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共有16家股东,股权结构为央企控股、地方国企及民营企业参股的多元化形态。控股了宝盈基金管 理有限公司,参股了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有限公司、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等。中铁信托的控股股东——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A+H)是特大型央企集团。 据2024年财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22.24%;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 4.4%。 (原标题:中铁信托迎新掌门人:李正斌任职资格获批) 10月13日,四川金融监管局公布相关批复,核准李正斌中铁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以下 是相关批复正文: 据公司官网,中铁信托是经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准,以金融信托为主营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注 册资本50亿元,综合管理资产规模超过6000亿元,现有员工350人,建立以成都总部为核心,以北京、 上 ...
信托业年度“责任答卷”:去年受托资产首超29.56万亿元,员工队伍回暖,16.68万亿元赋能实体
华夏时报· 2025-09-30 21:54
行业整体规模与转型 - 全行业受托管理信托资产规模达29.56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23.58% [3][4] - 行业从“规模恢复”迈入“价值提升”新阶段,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走向全面深化 [3] - 资金信托规模达22.25万亿元,同比增长28.02%,成为核心增长极 [4] 服务实体经济 - 信托业支持实体经济总规模达16.68万亿元,其中28.81%资金信托直接投向实体经济,46.17%通过资本市场间接支持 [4] - 投向证券市场的资金信托规模突破10.27万亿元,同比激增55.61%,成为行业转型核心引擎 [4] - 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资金支持1.12万亿元,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2.67万亿元,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2.14万亿元 [5] - 支持“科技创新”项目规模3376亿元,并探索资产证券化、知识产权服务信托等新模式 [5] 慈善信托发展 - 2024年新增慈善信托备案539单,同比增加85单,增长18.72% [6] - 新增慈善信托备案规模16.61亿元,同比增加3.84亿元,增长30.07%,累计备案规模达85.07亿元 [6] - 慈善信托关注领域更多元,财产形式更丰富,并与其他信托业务协同紧密 [6] - 绿色信托存续规模超3200亿元 [3] 人才队伍建设 - 截至2024年末,信托公司员工总数达17884人,较2023年增加321人,队伍结构呈现年轻化、专业化 [8][9] - 40岁及以下员工占比超六成,硕士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比逐年增长 [9] - 行业注重内部流动与外部引入相结合,通过设立科研平台、建立轮岗机制等方式提升人才资源整合效能 [10]
信托业交年度社会责任答卷 去年16.68万亿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11:01
行业总体规模与服务实体经济 - 截至2024年末,信托业管理的资金信托总规模为22.25万亿元,其中16.68万亿元资金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投向实体经济 [1] - 资金信托中,28.81%直接投向实体经济领域,46.17%通过资本市场间接支持实体经济,两者合计占比达75% [2] - 行业为重大国家战略提供资金支持,包括“一带一路”项目1.12万亿元、“长江经济带”建设2.67万亿元、“长三角一体化”建设2.14万亿元等 [2] 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2024年行业支持“科技创新”项目规模达3376亿元,聚焦科技创新攻关、高端制造业升级等四大领域 [2] - 绿色信托业务快速发展,2024年末存续规模突破3253.88亿元,当年新增绿色信托规模1779.44亿元,新增项目390个,同比增长21.50% [1][4] 民生保障与普惠金融 - 2024年行业投向普惠金融领域的资金总量达1.6万亿元,设立养老服务类信托项目1148个,投入金额144.93亿元 [3] - 乡村振兴相关项目289个,资金投入43.04亿元 [3] 绿色发展与ESG实践 - 信托公司制定落实20余份“双碳”目标规范文件,公开发表绿色信托主题文章及报告27篇,同比增长17% [5] - 开展绿色信托主题培训会46次,参与人数4520人次,17家信托公司披露ESG年度报告,其中6家已连续3年及以上披露 [5] 慈善信托发展 - 截至2024年末,慈善信托累计备案数量达2244单,累计备案规模85.07亿元 [1][5] - 2024年新增慈善信托备案539单,同比增长18.72%,新增备案规模16.61亿元,同比增长30.07% [5] 行业转型与能力建设 - 行业以信托业务三分类新规为契机,持续强化受托人定位,规范开展业务以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1] - 信托公司运用多种形式举办24场绿色信托主题投资者教育活动,共1520人次参加 [5]
审视华能信托被骗17亿案:信托重返消金牌桌,助贷新规将带来什么?
新浪财经· 2025-09-26 12:05
行业监管动态 - 地方证监局近期组织4家券商及4家资管对华能信托以"信保贷"为基础资产的ABS产品开展专项自查 覆盖已兑付及存续全生命周期产品 旨在防范骗贷风险向资产证券化市场传导[1] - 监管对非标融资类的消费贷信托业务持续压降 10月1日助贷新规正式实施 对借款利率和平台名单管理施加更严厉约束[2] - 助贷新规要求信托公司参照商业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 确保借款人单笔贷款综合融资成本符合司法意见 将利率压降至24%以内[16][17] 消费金融信托业务规模与模式 - 2025年前8个月 26家信托公司共发行消费金融集合资金信托计划1733亿元 同比增长53.08%[4] - 天津信托 国民信托 华鑫信托等7家机构前8个月发行规模均达百亿元 其中天津信托发行约422亿元 国民信托254亿元 华鑫信托245亿元 均较去年同期翻倍[4] - 消费金融信托业务模式包括助贷模式 流贷模式 联合贷模式及资产证券化 早期以流贷为主 后期演变为助贷和资产证券化为主[10][11] - 助贷模式可协助信托公司高效获客及场景渗透 分担风控压力 实现轻资产运营 但对合作机构依赖性强 存在风险传导隐患[12][13] 业务收益率与市场竞争 - 2025年前8个月集合资金类消费金融信托产品年化收益率均值为4.07% 低于2024年同期的4.37%和2018年的7.99% 但高于固定收益类理财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的3.09%[6] - 信托资金成本受限于高净值客户买入的非标固收类资产收益率水平 难以与银行4%以下的低价资金竞争 只能维持高定价模式 早期信托报酬达1.5%至2% 当前已降至千五左右[17] - 信托资金在24%及以下优质资产领域缺乏话语权 只能选择信用下沉 推升违约风险 多个互联网借贷平台借款实际利率超过20% 如支付宝信用贷年利率21.6% 资方包括天津信托[19] 风险案例与合规挑战 - 华能信托被骗贷17亿元案揭示合作机构风险控制过程穿透难度高 存在多方合作中复杂的利益格局和道德风险 犯罪成员利用虚假保单和空人头账户骗取贷款[14] - 2025年一季度个人不良贷款批量转让成交规模达370.4亿元 其中个人消费贷款转让成交268.2亿元 占比72.4% 较2024年同期激增7.85倍[26] - 国民信托2024年接到消费者投诉9897例 天津信托受理监管部门转办1305件投诉 自收494件 所涉投诉业务均属于消费金融业务贷款类客户投诉[27] 行业转型方向 - 强监管背景下 传统以信贷投放为主的融资驱动型消费金融信托面临挑战 发展资产服务信托 尤其是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 成为转型最优解[30] - 信托机构正在加码以信托消费贷为基础资产发行的ABS及ABN产品 但若发生类似华能信托案的风险事件 相关产品可能产生次生风险[30] - 未来业务逻辑强调合规优先 信托公司需向主动管理转变 加强合作机构与底层资产选择 优化业务模式[29]
不动产信托登记迎来“天津样本”,首创“持有+购买”双模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3:17
试点背景与意义 - 天津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厦门之后全国第五个开展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试点的地区 [1] - 试点构建了"持有和购买双场景 + 创新资产盘活应用 + 转入转出双流程 + 多部门协同"的创新体系 [1] - 试点旨在解决不动产作为信托财产时登记制度缺失的瓶颈,以发挥信托财产独立、风险隔离和长期存续的核心优势 [2] 试点核心目标 - 首要目标是打造"金创区"示范标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不动产信托财产登记经验 [2] - 推动信托业回归服务本源,鼓励信托公司围绕养老保障、代际传承、资产盘活等场景设计服务模式 [3] - 发挥自贸制度创新优势,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内先行先试,构建创新开放型金融生态 [3] 主要制度创新亮点 - 首次在全国范围内将"盘活存量资产"明确为不动产信托的核心应用场景,旨在解决资产流动性差、处置周期长等痛点 [5] - 创新增设"受托人购买不动产"方式,实现"持有+购买"并行,兼顾存量盘活与增量创造,降低信托设立成本 [6][7] - 建立"转入+转出"双流程闭环,由不动产登记机构在权证上注记"不动产信托财产"标识,并构建全周期流程 [8] 实施与保障机制 - 试点由天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六部门联合推动,并建立信息共享与协同机制 [1][8] - 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将提供专业技术支持与平台保障 [8] - 试点充分发挥"金创区+自贸区"的政策叠加优势,支持在天津自贸区内率先开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