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乱象整治

搜索文档
严禁“自融”“返费”,整治“内卷式”竞争!交易商协会发文剑指发债乱象
第一财经· 2025-06-17 21:19
监管政策与市场乱象 - 交易商协会发布《通知》重点整治低价承销费、低价包销、拼盘投资、利益输送等违规行为,重申市场化原则 [1][2] - 监管发现部分机构通过"自融"和"返费"等非市场化手段扭曲市场价格,损害公平竞争秩序 [2][3] - 2024年交易商协会共作出自律处分88家(人)次,涉及47家机构和41位责任人,重点关注结构化发债、返费发债等违规行为 [9] 违规行为的具体表现 - "返费"形式包括承销商向投资人返费、中小银行通过券商违规返费、一级发行后增加分销环节返费等 [5] - "自融"模式包括发行人认购资管产品劣后级吸引市场资金、通过滚动质押回购融资等 [7] - 部分私募基金在债券发行前与企业签订收益补差协议,以"咨询服务费"名义收取额外补贴 [3] 典型案例分析 - 某私募基金在中期票据簿记当天委托多家承销团大量申购,边际利率申购量达发行量15.7倍,占边际投标量90%以上 [3] - 江西银行曾为机构违规代持债券提供便利,吉林银行以"资金监管账户费"名目收取额外费用,东莞农商行因债券承销管理不到位受罚 [10] - 某市地方国企通过关联公司出资实现多期债券违规"自融"发行,并向相关机构支付大额咨询服务费用 [8] 监管措施与行业影响 - 《通知》提出七条工作举措,聚焦低价承揽、公平竞争、"自融"禁止等三大方向 [2][6] - 交易商协会将加强发行承销业务监测,开展市场评价,对违规行为实施自律管理措施或处分 [9] - 连续两年评价为D档的主承销商将被取消业务资格,2024年江西银行、吉林银行、东莞农商行获评D档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