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重

搜索文档
新增“减脂餐窗口”,运动积分鼓励,开设体重管理门诊 健康体重管理场景正渗入你我生活
镇江日报· 2025-07-03 07:47
教育机构体重管理举措 - 市实验小学推行"双大课间"制,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大课间活动,增加活动轮换次数并引进体育联赛制度,实现减负、锻炼及健康体重管理的多赢局面 [2]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开展营养健康食堂创建,增加粗粮、轻食供应,推出"减脂餐窗口"并增设体脂自助检测区 [3] - 省教育厅要求义务教育学校实施"2·15专项行动",保证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课间活动时间15分钟 [2] 企业健康管理创新 - 中节能太阳能科技(镇江)有限公司建立"健康小屋"五大功能区域,为678名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并实施运动积分激励机制 [5] - 公司运动打卡系统显示各部门每周打卡率超30%,参与度每周增长率不低于10% [5] 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 全市已开设三级医院体重管理门诊7家,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开设17家,培育家庭健康指导员62人和基层营养指导员50人 [6] - 一季度全市开展健康咨询活动150场次、健康知识讲座830场次,覆盖老年人27500人次 [6] - "健康镇江"公众号增设体重管理专栏,每周发布科普知识,累计覆盖超10万人次 [6] 政策规划与实施 - 《镇江市全民健康体重管理2025行动方案》推出六大专项行动,构建政府主导、专业支撑、全民参与的生态体系 [7] - 方案实施分层精准干预,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形成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的健康促进氛围 [5][7] - 年内计划在各市、区至少建设营养健康餐厅、食堂10家 [6]
健康体重管理年专题行动走进OPPO 科技与健康同行 赋能科学减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3 20:17
2025年6月11日,由广东省二十一世纪教育基金会主办,OPPO承办的"体重管好 健康更好"健康体重管 理年专题行动之走进企业科普健康教育活动在东莞滨海湾OPPO园区落地。这一行动不仅是OPPO对国 家卫健委"体重管理年"号召的有力践行,更是深入探索企业场景下体重管理与员工健康管理深度融合的 创新之举,旨在通过科普教育活动传递科学减重知识与体重管理方法,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打造体重管 理典型示范案例。 线上线下齐发力,沉浸式体验赋能健康认知 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精准贴合职场场景开展体重管理知识科普。线下设置沉浸式互动 体验,员工可通过健康卡券盖章打卡参与多个趣味互动环节,帮助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自身健 康状况。 在"认识肥胖体测区",员工通过专业设备实时测量BMI、腰围、体脂率等指标,生成个性化健康报告。 活动得到了OPPO员工的积极响应和高度评价。参与员工表示:"通过活动,我不仅深入了解了肥胖对健 康的隐秘威胁,比如它如何悄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学会了科学测量身体指标的实用技巧,比如 通过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等数据。专家的指导让我对科学减重有了全新认知——原来减重不是盲目节 食,而 ...
重磅来袭!国家启动减肥攻坚战:2030全民健康体重计划正式开启!
GLP1减重宝典· 2025-06-06 17:52
健康中国新增三大行动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增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健康乡村建设行动和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3项举措,与原有的15项专项行动协同推进[3][4] - 我国肥胖问题突出,34.3%成年人超重,16.4%属于肥胖,青少年超重率超过10%,需多层面联动推动健康生活方式[5] 健康体重管理措施 个人和家庭层面 - 家中常备体重秤、腰围尺定期测量,掌握健康状况[7] - 遵循"三减"原则(减油、减盐、减糖),多吃新鲜食材,少吃加工食品[7] - 学校保证每天至少30分钟体育活动,孩子每天应有2小时运动时间[7] - 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体重,防止儿童肥胖影响终身健康[7] 社会层面 - 医疗机构设立体重管理门诊,提供科学减重建议和中医调理[8] - 学校限制高糖高盐零食,确保学生运动量[8] - 社区增设免费健身设施,推广健康食堂[8] - 研发低糖低盐食品、智能手环等健康工具助力科学控重[8] 政府层面 - 通过媒体、社区广泛宣传健康体重知识[9] - 定期调查国民体重变化,及时调整政策确保措施落地[9] 企业创新方向 - 智能健康融合:智能手环、体脂秤与APP结合实现热量追踪,AI算法定制营养组合[12] - 药食同源食品开发:加入荷叶、桑叶等草本成分促进脂肪代谢,开发健脾代餐[13] - 推出儿童健康零食如低糖营养棒、健康蛋白棒替代传统高糖零食[14] - 代餐食品创新:低糖高蛋白(赤藓糖醇替代白砂糖、添加膳食纤维),与医疗机构合作提供精细解决方案[14] 行业影响 - 国家"三减三健"政策推动低糖、高蛋白代餐和低GI食品需求激增,劣质产品加速淘汰[11] - 代餐头部品牌、专业运动营养企业、智能健康公司及AI营养方案企业将迎来更大盈利空间[14] - 政策推动行业升级,合规、创新和科技型企业将成为最大赢家[14]
《健康体重管理中心建设管理规范》发布
新京报· 2025-05-30 21:00
在多学科与会专家对《规范》积极探讨的过程中,对于肥胖症评估与诊断方面,明确了营养状况、生长 发育的评估操作步骤,并界定了肥胖症的病因、诊断标准、检查评估项目;在诊疗流程上,《规范》建 议采用国际广泛认可的"5A"诊疗服务模型,即每例患者均需经过初筛、临床决策及执行、随访三个步 骤;明确了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的组织架构、申请流程、规章制度及人员培训管理等内容;在质控与持 续改进方面,规定了质控指标、质控形式以及质控小组的日常工作流程确保医疗质量。这一模式不仅提 升了诊疗效率和规范性,更强化了医患共同决策与多学科协作,为肥胖症治疗提供了"中国方案"。 会议同期启动了全国巡回解读计划,拟于今年6月至12月间在重点省市开展20余场线下解读会,聚焦标 准的规范性、创新性及前瞻性,推动标准在基层的落地应用,充分发挥各学科优势,促进我国肥胖症诊 疗的规范化发展。未来,健康体重管理中心将成为肥胖症防控的重要阵地,《规范》的发布不仅为我国 建设标准化健康体重管理中心提供了循证方法和科学程序,也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有力武器,为健康体 重管理中心的职业技能服务标准的确立奠定基础。 近年来,我国肥胖问题日益严峻。健康体重管理中心作为一种 ...
《健康体重管理中心建设管理规范》在京正式发布 开启肥胖症诊疗标准化新征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30 17:01
行业规范发布 - 《健康体重管理中心建设管理规范》正式发布 由中国医促会临床营养健康学分会主委陈伟教授牵头编制 [1] - 标准发布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疾控中心 国家卫健委等多部门专家出席 百余位多学科专家共同见证 [1] - 标准旨在推动肥胖症防治的规范化进程与标准化实践 [1] 行业现状与需求 - 中国成年居民超重率达34.3% 肥胖率达16.4% [3] - 健康体重管理中心作为新兴医疗模式 通过多学科协作为超重肥胖人群提供科学化解决方案 [3] - 当前中心建设处于起步阶段 缺乏统一标准 患者分散在不同科室 制约行业发展 [3] 标准内容与意义 - 标准首次系统规范健康体重管理中心的建设要求 涵盖功能布局 人员配置 诊疗流程 质量控制等核心环节 [9] - 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家卫健委相关通知要求 提升行业整体水准 [9] - 为全国医疗机构提供可复制 可推广的肥胖症防治模板 [9] 标准技术细节 - 明确肥胖症评估与诊断的操作步骤 包括营养状况 生长发育评估 病因诊断标准等 [11] - 规范采用"5A"诊疗服务模型 包含初筛 临床决策及执行 随访三个步骤 [11] - 规定标准化体重管理中心的组织架构 申请流程 规章制度及人员培训管理 [11] - 建立质控指标 质控形式及质控小组工作流程 确保医疗质量 [11] 行业影响与推广 - 标准填补国内肥胖症防治体系建设空白 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13] - 计划2025年6月至12月在重点省市开展20余场线下解读会 推动标准在基层落地 [13] - 健康体重管理中心将成为肥胖症防控重要阵地 助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13]
2025全民营养周:揭示中国肥胖现状与防控要点(China Obesity Fact List)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
GLP1减重宝典· 2025-05-30 16:26
在2025年5月全民营养周期间,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2030"战略,落实2024年6月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启动的为期三年的"健康体 重管理年"行动,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专家组对我国肥胖疾病负担、危险因素、健康危害及防治措施进行了系统梳理。 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世界卫生组织就已将肥胖认定为一种疾病。超重与肥胖不仅严重危害个人健康,也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压力。 2025年全民营养周(5月17日至23日)的主题为"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而2025年(3月4日)世界肥胖日则聚焦"推动系统变革,塑 造健康人生",分别呼吁从个人与社会层面共同采取实际行动。 我们希望本文内容能为广大群众、医疗卫生人员及教育工作者等群体提供有益参考,助力科学管理体重和防控慢性疾病。本次整理兼顾科学性 与可读性,旨在激发社会各界对健康体重管理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关注,共同营造"懂营养、爱运动、防肥胖"的良好氛围,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践行健康生活理念,切实改善生活质量。 2020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中,超重率达到34.3%,肥胖率为16.4%。 同年,6岁以下儿童的超重率为6.8%,肥胖率为3.6%。 202 ...
发胖有没有“年龄分界线”?吃动平衡是关键
新华网· 2025-05-23 16:40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查英表示,对于多数人而言,青、中年时期体重 更容易逐年增加。这可能与多重因素有关,包括随着年龄增长,营养能量摄入升高;运动量相较年轻时 有所降低;肌肉流失、代谢率下降,能量代谢速度降低等。特别是代谢率下降,可以理解为吃同样的食 物,会有更多的能量在体内储存起来。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顾天成)5月17日至23日是2025年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为"吃动平衡 健 康体重 全民行动"。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的健康科普,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基础代谢率下降,应 通过合理饮食和坚持运动相结合,长期控制好体重。 发胖真的有"年龄分界线"吗?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有关专家指出,从全球肥胖相关研究看,超重 和肥胖的总体患病率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趋势不同,从24岁至29岁年龄阶段开始,肥胖率增加,在中年 男性群体(55岁至59岁)和老年女性群体(65岁至69岁)中达到峰值。 这位医生强调,饮食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头等大事。过多的脂肪会增加各类疾病的风险,也会使我们的身 材变得臃肿。有利于健康的减重,不是减骨骼、肌肉、身体水分,而是要减脂肪。 专家建议,要养成长期健康合理的饮食习 ...
空腹运动更减肥?暴汗服能燃脂?专家提示避免误区
新华网· 2025-05-22 09:11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记者温竞华)当下正值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是"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 动",倡导大众通过饮食摄入和运动锻炼的双向调节实现健康体重。然而,一些常见的运动误区可能让 减重效果适得其反,甚至给健康带来危害。对此,记者采访了运动专家,围绕公众关心的问题给出解 答。 ——空腹运动更减肥吗? "平时不运动的人偶尔进行高强度运动,运动期间或运动后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是规律锻炼者的50倍。 尽管科学证明这种锻炼也可以获得健康益处,但是不规律的锻炼会增加运动者发生骨骼肌损伤和心血管 意外的风险。"邱俊强说。 邱俊强说,对超重和肥胖人群来说,空腹运动弊大于利。在体内糖储备不足的情况下,脂肪代谢会加 强,但脂肪供能效率低,为满足运动时的代谢需要,蛋白质分解会加剧,造成肌肉分解。 "在低血糖的情况下运动还会带来多种健康隐患,如脂肪代谢紊乱、疲劳感增强、大脑能量供应不足、 血细胞供能不足导致细胞破坏增多、免疫细胞营养不足造成免疫力低下等。"邱俊强说。 ——穿暴汗服运动真能燃脂吗? "这个说法不仅错误,而且很危险。"邱俊强说,穿暴汗服运动,减掉的体重主要是水分,脱水会造成核 心体温升高,引发运动性热病,严重时会 ...
全民营养周丨“网红”减肥食谱并非人人适用,这些细节需注意
贝壳财经· 2025-05-19 20:53
如果肥胖人群同时是运动员或从事体力劳动,那么减重食谱的能量供给一定要充足,同时还要提供足够 的蛋白质来支持身体的恢复和生长,不过,大部分减重食谱可能无法同时满足这些需求。此时,一份由 营养医师量身定制的食谱,会更有利于他们的减重计划。 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肥胖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患者,食谱中的盐和脂肪摄入需要严格控制。尽管一 般的减重食谱中已经减少了盐和不健康脂肪的使用,但这类人群可能需要进一步降低盐的摄入量,同时 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增加绿叶蔬菜和坚果的摄入量,以帮助调节血压。 肾脏疾病患者根据肾脏情况,需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有些减重食谱中的蛋白质 含量对肾脏疾病患者来说处于过高水平。建议这类人群在营养医生的建议下,选择优质但低蛋白的食 物,以达到保证营养、控制体重、减轻肾脏压力等多种作用。 体力劳动人群建议补充足量蛋白质 "素食的肥胖人群,有的时候也需要对减重食谱进行调整,以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铁。"魏帼建议, 此类人群可以用大豆类、豆腐和坚果来替代肉类和鱼类,另外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以提高铁的吸 收率。 每年5月的第三周为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为"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全民行动"。 ...
防治结合,济南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慢性病防控体系
齐鲁晚报网· 2025-05-16 12:46
与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融合推进。目前济南市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率已达92%。在示范区加强健康科普和宣传倡导,提升 全民健康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动员社会广泛参与,提升健康体重管理效能;覆盖全人群生命周期,实施重点人群健康体重达标行动。 四大慢病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由空气污染和吸烟引起,但心脑血管病、癌症、糖尿病风险增加均与超重肥胖显著相关。2025世界肥 胖报告显示,2021年慢性病造成全球可避免健康损失1.61亿成人年,其中27%可归因于超重肥胖。 加强监测评估与长效管理。开展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重点人群监测等,夯实数据基础,对流行态势、干预措施效果等进行评估, 为健康体重管理和慢病防控提供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撑与循证依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王贝艺 遏制超重和肥胖流行,是降低重大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方式,济南市坚持"防治结合、关口前移"策略,将健康体重管理纳入慢 性病防控体系,推动超重肥胖与慢性病同防同控。具体措施如下: 5月16日上午,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济南"健康体重管理年"的有关情况。 与健康济南行动融合推进。目前健康体重管理行动已纳入健康中国行动,济南将健康体重管理与"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