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率

搜索文档
发胖有没有“年龄分界线”?吃动平衡是关键
新华网· 2025-05-23 16:40
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查英表示,对于多数人而言,青、中年时期体重 更容易逐年增加。这可能与多重因素有关,包括随着年龄增长,营养能量摄入升高;运动量相较年轻时 有所降低;肌肉流失、代谢率下降,能量代谢速度降低等。特别是代谢率下降,可以理解为吃同样的食 物,会有更多的能量在体内储存起来。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记者顾天成)5月17日至23日是2025年全民营养周,今年的主题为"吃动平衡 健 康体重 全民行动"。根据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的健康科普,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基础代谢率下降,应 通过合理饮食和坚持运动相结合,长期控制好体重。 发胖真的有"年龄分界线"吗?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有关专家指出,从全球肥胖相关研究看,超重 和肥胖的总体患病率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趋势不同,从24岁至29岁年龄阶段开始,肥胖率增加,在中年 男性群体(55岁至59岁)和老年女性群体(65岁至69岁)中达到峰值。 这位医生强调,饮食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头等大事。过多的脂肪会增加各类疾病的风险,也会使我们的身 材变得臃肿。有利于健康的减重,不是减骨骼、肌肉、身体水分,而是要减脂肪。 专家建议,要养成长期健康合理的饮食习 ...
最新研究:学龄前儿童肥胖风险存在居住地差异,女童高于男童
第一财经· 2025-05-11 11:42
我国学龄前儿童体脂率最高的地区为黑龙江省、辽宁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脂率最低的地区为海南 省、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攀升已成为一个日渐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国家卫健委在《体重管理指导原 则(2024年版)》中曾提出警示: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在前述研究中,研究人员基于2020年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分析了全国31个省3~6岁幼儿体脂率地 理空间的分布特征、聚集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学龄前儿童中,女孩较男孩整体肥胖风险更高。具体来说,我国学龄前儿童的平 均体脂率为20.7%,其中女孩的体脂率( 22.1± 5.0)%显著高于男孩( 19.2± 5.4)%。 相较于此前研究,该研究团队发现,尽管脂肪堆积反弹(AR)通常发生在6~8岁之间,标志着体重指数 的第二次上升,但在被研究的3~6岁儿童队列并未出现这一现象,学龄前儿童体脂率和年龄增长无显著 的正相关关系。 但男性体脂率较低这一趋势在学龄前儿童中持续存在。对此,研究团队归因于"可能是男孩参与体育活 动的水平较高"。 性别差异外,研究团队发现,学龄前儿童体脂率存在居住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