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产业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曾毓群:储能产品寿命被“拍脑袋”标定,未来将出现大量“孤儿”电站
经济观察网· 2025-09-17 19:49
行业挑战 - 全球储能安全事故达167起 安全风险显著增加[2] - 储能系统价格三年下降约80% 近期中标价低于0.4元/瓦时[2] - 价格战蔓延至海外市场 企业毛利急速缩水[3] 产品质量问题 - 实际运行寿命仅为承诺时间的25% 存在严重虚标现象[3] - 恶性低价导致减料减配 埋下质量安全隐患[2] 技术创新困境 - 技术同质化问题显现 企业倾向抄袭复制而非自主创新[3] - 自主研发需要持续投入 捷径思维阻碍行业创新[3] 市场竞争格局 - 注册储能企业超30万家 行业面临无序扩张[3] - 全面市场化将加速洗牌 可能出现"孤儿"电站等社会问题[3]
宁德时代曾毓群:储能企业已超30万家,大批被淘汰后将出现“孤儿电站”
新浪财经· 2025-09-17 14:29
行业挑战 - 储能产业存在安全隐患 全球已发生167起储能安全事故[1] - 价格竞争异常激烈 近三年中国储能系统价格下降约80% 近期中标价格低于0.4元/Wh[1] - 部分产品参数虚标 实际寿命远低于承诺寿命[1] - 技术同质化问题显现 企业倾向于抄袭复制而非自主创新[1] - 行业无序扩张 注册储能企业超过30万家 全面市场化将加速行业洗牌[2] 市场数据 - 中国电力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164.3GW 同比增长59%[2] - 2030年中国新型储能保守场景装机236.1GW 理想场景超291GW 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超20%[2] - 中国储能电池和系统出货量分别占全球市场90%和70%以上[2] 公司表现 - 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使用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 储能电池出货量连续四年全球第一[2] - 公司A股上涨6.95%至377.97元/股 市值1.72万亿元 H股上涨5.24%至502港元/股 市值2.29万亿港元[2] 发展建议 - 需坚守储能安全底线 构建实证可信市场环境[2] - 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鼓励创新[2] - 储能创新发展要面向零碳未来[2]
宏英智能全球首发浸没式储能2.0产品 以“绝对安全”重构储能安全边界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9:02
产品发布 - 宏英智能全资子公司宏英新能源全球首发ePower A2浸没式储能产品及移动储能车系列,以"绝对安全"为创新基石 [1] - 浸没式新品采用全浸没散热技术攻克热失控安全难题,支撑波动性新能源电力稳定供应 [1] - 产品以"全浸没式热管理"技术为核心,重构三重边界,电池模组完全浸泡在浸没液中隔绝氧气 [1] - 热失控实验显示浸没式单体单芯热失控后静置1小时最高温度仅57.3℃,升温速率远低于冷板式,且不起火、不爆炸、无热扩散风险 [1] 技术优势 - 产品可替代柴发、UPS及蓄电池,采用温消一体式方案,浸没液导热率高,电芯液体全方位换热 [2] - 搭配自研七天安全预警系统实现全生命周期精准管理,系统充放电效率>90% [2] - 延长整体使用寿命30%—50%,LCOE降低20% [2] - 模块化融合设计,抽屉式结构即插即装,PCS和高压箱融合设计提升30%空间利用率 [2] 应用场景 - 产品可应用于数据中心、超充站、钢铁厂、煤矿等高安全需求场景,地上地下均可部署 [2] - 已在数据中心场景应用,项目容量30MW/60MWh,替代柴油发电机应急供电 [2] - 移动储能车系列包含半挂式移动储能车、移动储能柜等,满足应急救援、临时供电等多种场景 [2] - 移动储能车已在矿山上应用 [2] 战略合作 - 宏英新能源与桐庐政府、国信碳中和、电科太力、杭州电瓦特及润禾材料达成战略合作 [3] - 未来将持续强化研发驱动,携手全球合作伙伴推动储能产业向更安全、高效、可持续方向发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