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能产业转型
icon
搜索文档
宏英智能全球首发浸没式储能2.0产品 以“绝对安全”重构储能安全边界
证券时报网· 2025-06-24 19:02
宏英智能(001266)官微消息,日前全资子公司宏英新能源举行"重构边界,安全无忧"发布会,全球首 发ePower A2浸没式储能产品及移动储能车系列,以"绝对安全"为创新基石,为能源转型提供安全高效 的储能解决方案。 价值层面,该产品可替代柴发、UPS及蓄电池,采用温消一体式方案,浸没液导热率高,电芯液体全方 位换热,导热快,电芯温差小,可降低辅助耗电并深度优化电池一致性。同时搭配自研七天安全预警系 统,可实现全生命周期精准管理,包括初始状态评估、运行性能检测、充放电效率优化和使用寿命预测 等,从而实现系统充放电效率>90%,延长整体使用寿命30%—50%,LCOE降低20%。 空间利用上,基于浸没式储能超高的安全性,产品可应用于多种高安全需求场景,如数据中心、超充 站、钢铁厂、煤矿,地上地下均可部署。其模块化融合设计,抽屉式结构即插即装,同时PCS和高压箱 融合设计,整体排布提升30%空间利用率。 在应用方面,目前宏英新能源的浸没式产品已在数据中心场景应用,项目容量30MW/60MWh,该浸没 式系统替代柴油发电机应急供电,谷期储电、峰期放电,降低运营成本,浸没技术同步解决温度和消防 安全隐患,助力数据中 ...
政策红利“退潮”后,储能产业怎么走
科技日报· 2025-05-13 08:56
政策调整与市场驱动 - 《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取消"强制配储"要求,标志着政策红利退潮,储能行业需直面市场考验 [1] - 新能源存量项目采用差价结算机制保障收益,增量项目通过市场竞争定价,企业加速推进项目赶在6月1日前并网以锁定预期收益 [2] - 短期出现"抢装潮",但后续可能进入观望期,等待地方实施细则出台和投资收益模型重建 [2] 行业规模与竞争格局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预测2025年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超30吉瓦,2030年累计规模保守场景236.1吉瓦,理想场景291.2吉瓦 [3] - 2024年行业高速发展但竞争加剧,市场从规模化向全面商业化转变,超20省份通过分时电价等机制引导"新能源+储能"联合运营 [3] - 主流企业如深圳鹏程无限新能源、中车株洲所等正加速生产应对需求,但未执行订单存在搁置风险 [2] 技术突破与产品升级 - 大容量储能系统成为趋势,20尺集装箱容量从3-5兆瓦时提升至6-9兆瓦时,实现翻倍增长 [5] - 500安时以上大容量电芯规模化应用推动系统升级,如远景储能EN 8 Pro系统单舱容量达8.3兆瓦时,循环寿命超15000次(行业平均提升50%) [5] - 力神电池高压刀片技术降低土地占用40%,交直流一体化设计普及率超60%,提升能量转换效率并降低运维成本 [6] AI技术融合与智能化转型 - 2025年成为"AI+储能"转折点,宁德时代、阳光电源等推出AI管理系统,如"天恒·智储"平台实现智能预警和运维,阳光电源AI模型使热失控预警准确率超99% [7] - AI技术覆盖项目规划、预测运维、智能调度全链条,但面临数据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的瓶颈,需构建全产业链数据闭环 [8] - 远景科技等企业认为AI是储能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智能体"的关键,需整合电芯设计、制造与运营数据以优化安全模型 [8] 商业模式与价值重构 - 政策调整迫使企业从依赖补贴转向市场化场景验证价值,需通过辅助服务等证明盈利能力 [4] - 技术迭代带来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大容量电芯与集成技术降低初始投资和运维支出,成为招标竞争核心 [6] - 行业从"价格比拼"转向"技术赋能",技术领先企业如远景储能、力神电池通过创新重塑竞争优势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