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值打赏低龄化

搜索文档
谁该为充值打赏低龄化埋单?
广州日报· 2025-06-13 17:49
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案件情况 - 北京互联网法院近三年审结涉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案件近700件,单案最高标的额为310万元,平均标的额为8万余元 [1] - 案件呈现低龄化、大额化趋势,维权难度较大,损失不易追回 [1] - 法院通过"示范判决+调解"模式和"绿色通道"提升纠纷化解效率,降低家庭维权成本 [1] 平台责任问题 - 部分聚合平台用统一实名认证机制替代游戏认证机制,未锁定未成年人信息并提示其编辑身份信息蒙混过关,存在较大过错 [1] - 部分平台虽采取限制措施如关闭充值打赏权限,但在未成年人冒充家长要求解除限制时未设置事中拦截机制如人脸验证,体系粗陋 [1] - 直播平台应完善青少年模式,阻断不正常充值打赏,设定诱导打赏语言检测和大额打赏提示,通过人脸验证实时拦截消费 [3] 家长监护责任 - 家长与子女混用同一账号却对高额打赏声称不知情,缺乏监护责任认知 [2] - 家长对"5+2=0"现象(工作日无手机接触,周末沉迷网络)需反思,应加强陪伴和管教 [2] - 家长应防止网络沉迷,避免孩子向虚拟世界寻求情感寄托 [3] 平台改进措施 - 平台应建立事前预防、事中拦截和事后核实退款机制,组建专业团队快速处理退赔 [3] - 对发生过退款的账号应及时关闭充值消费功能 [3] - 需封禁涉及诱导打赏的账号,完善付费身份核实流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