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行业困境

搜索文档
120 万台充电宝被召回,问题出在哪里?|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7-15 12:32
充电宝行业现状 - 北京多所高校发布通知建议暂停使用罗马仕品牌充电宝 因该品牌产品更易发生事故 [1] - 罗马仕与安克相继发布公告 召回充电宝总数超过120万台 [1] - 中国民航今年已发生15起旅客携带充电宝起火冒烟事件 [1] - 相关部门抽检移动电源不合格率超过40% [1] 行业竞争格局 - 充电宝行业技术门槛低 产品结构简单 企业无需大量研发投入即可进入市场 [1] - 行业参与者众多 包括传统消费电子厂商和大量白牌工厂 [1] - 消费者主要关注价格和充电速度 不愿为品牌或外观支付溢价 [2] - 电商平台上罗马仕两万毫安充电宝售价可低至80多元 白牌同规格产品价格下探至30元左右 [2] 成本与安全问题 - 质量合格充电宝整体成本可能高达60元 售价低于50元的产品几乎无合理利润空间 [2] - 行业陷入价格战 为满足快充和便携需求 充电宝体积缩小但输出功率提升 与锂电池安全所需高成本形成矛盾 [2] - 大多数品牌采用轻资产模式 仅负责设计和销售 生产完全外包 [3] - 代工厂为降低成本可能偷工减料 甚至将生产环节再次外包 [3] - 电芯成本占比超一半 新电芯单价10-20元 使用回收电芯成本可降至1-2元 但旧电芯易引发安全事故 [3] 供应链问题 - 罗马仕与安克所用电芯来自安普瑞斯 该供应商为获得订单大幅压低价格 [5] - 安普瑞斯将部分批次电芯外包给江西代工厂 违规更换电芯隔膜材料 导致安全隐患 [5] - 品牌方供应链监管不足 仅能每月例行抽查 难以检查数以百万计电芯 [6] 监管政策变化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2023年7月宣布对移动电源实施3C认证管理 设置1年过渡期 [6] - 部分品牌在3C认证流程上存在漏洞 以往采用"企业送样"方式 可能优化送检样品 [6] - 3C认证方式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 认证机构直接前往生产车间抽取产品送检 [7] - 未来充电宝安全质量门槛将显著提升 缺乏全流程品控能力的品牌面临淘汰风险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