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宝

搜索文档
充电宝3C认证大消息,新增生产企业等级认证
证券时报· 2025-08-02 08:23
移动电源行业新规发布 - 国家认监委发布《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自2025年8月15日起实施 [1] - 2023年发布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电子产品及安全附件》不再适用于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1] - 认证机构需制定实施细则并向国家认监委备案,此前有效证书可继续使用并通过自然过渡方式转换 [1] 3C认证新增生产企业等级分类 - 新版规则增加对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生产企业的等级认证,分为A、B、C、D四类 [2] - 生产企业分类依据包括工厂检查结果、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企业信用信息、媒体曝光等 [2] - 分类按D-C-B-A逐级提升或A-B-C-D逐级/跨级下降 [2] 认证模式及监督机制 - 认证模式为"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 [3] - B类企业每年至少1次不预先通知的跟踪检查,C、D类企业所有跟踪检查均不预先通知 [3] - 生产现场抽样检测需覆盖所有类别和生产者 [3] 行业规范化进程加速 - 工信部拟制定《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国家标准,对充电宝等技术标准加严 [4] -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组织产业链代表座谈并发布《移动电源行业自律倡议》 [4] - 国内充电宝市场规模约150亿元(不含共享充电宝),全国700多家企业获CCC证书,深圳286家 [4] 监管力度升级 - 政府将加严市场抽查频次,重点针对低质低价移动电源产品 [5] - 违规企业及产品处罚措施将加重 [5]
充电宝3C认证大消息!新增生产企业等级认证
证券时报· 2025-08-02 08:08
以下文章来源于e公司 ,作者证券时报 严翠 e公司 . e公司,证券时报旗下专注上市公司新媒体产品,立志打造A股上市公司资讯第一平台。提供7x24小时上市公司标准化快讯,针对可能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 主题概念、行业事件及时采访二次解读,从投资者需求出发,直播上市公司有价值的活动、会议。 充电宝召回风波发生后,移动电源行业正加速向规范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如今,充电宝相关企业3C认证新规发布,新增生产企业等级认证等。 8月1日,国家认监委官网发文指出,为强化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国家认监委制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移动电 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CNCA-C09-02:2025)(简称"新版规则")。 另据新版规则,实施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强制性认证的认证模式为:型式试验+初始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认证机构可依据企业分类动态调 整情况、产品质量变化情况及认证风险控制需求,酌情增加监督频次和内容 ,其中,B类企业每年至少1次获证后跟踪检查要采取"不预先通知"方式进 行,C、D类企业所有获证后跟踪检查均采用"不预先通知"方式进行。生产现场抽样检测应覆盖所有类别和生产者。 ...
8月15日起实施!有关充电宝的认证标志 新规再次明确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1 23:30
为强化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国家认监委制定了《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移动电源、锂离子电 池和电池组(试行)》,新版规则自2025年8月15日起实施。 新规指出,认证委托人应当在产品本体的适当位置或产品标牌上加施标准规格认证标志或自行印刷/模压认证标志,并确保认证标 志的管理、使用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及国家认监委有关文件的要求。 认证标志式样如下: 购买和使用充电宝 一定要看这个标志 新规中明确了认证标志和准许使用的认证标志式样。 (文章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警惕!夏天随手放车里的这些“小物件”可能毁车伤人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01 13:09
炎炎夏日,高温持续"烤"验着我们的生活,也给车辆安全带来了严峻挑战。根据测试,封闭车厢内温度 极易飙升至70℃以上。此时,车内环境如同一个"移动烤箱"。哪些物品可能会在高温下变形、变质甚至 起火爆炸?高温天气下,车内究竟藏着多少隐患? 暴晒环境下车辆变"烤箱"? 警惕车内物品自燃 前两天,安徽一个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一段经历。他放在车内的清洁喷雾在太阳暴晒下突然 爆炸,击穿了前挡风玻璃,罐体一半露在车外。他心有余悸,感慨所幸车内当时没人,也没有起火。 无独有偶,就在前两个月,山西的一位网友也发视频说自己放在车上的香薰被太阳晒爆,巨大的力量将 后挡风玻璃瞬间炸开破碎,车内物品飞出。 除了气罐,矿泉水瓶也可能引发火灾。湖南一网友坐在车里时,发现自己的座椅竟然在冒烟,仔细一 看,是矿泉水瓶的聚光作用,导致坐垫局部温度飙升,险些起火。而这并非个例,还有网友也遇到过类 似情况。 前段时间,北京大兴区一居民小区内,一辆停在垃圾分类处的货车突然起火。公共场所视频显示,当天 中午,车头上放置的桶装水下方纸箱不断冒出白烟,随着烟雾越来越大,几分钟后燃起了明火,周边的 可燃物也很快被引燃。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赶来使用灭 ...
安克创新(300866):重大事项点评:激励传递确定之声,彰显公司经营信心
华创证券· 2025-08-01 12:16
投资评级 - 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145元,对应2025年28倍PE [2][8] 核心观点 - 公司推出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126.90元/股,覆盖608名核心人员,占总股本0.99%,考核目标设定2025-2027年收入或扣非业绩增速下限为10%/20%或20%/30% [2] - 激励计划常态化推进体现长效管理机制,高位股价授予彰显管理层信心,覆盖人数较2023年(194人)、2024年(305人)显著扩大 [8] - 战略调整红利持续释放:储能/安防品类高增,扫地机业务2024年同比+75%,UV打印机众筹4676万美元创Kickstarter历史记录,民航新规或推动充电宝行业洗牌 [8] 财务预测 增长指标 - 2024-2027年营收CAGR达24.7%,2025E/2026E/2027E营收同比+30.0%/+24.7%/+19.6%至32.13/40.08/47.92亿元 [4] - 归母净利润CAGR达25.3%,2025E/2026E/2027E同比+29.4%/+25.7%/+20.9%至2.74/3.44/4.16亿元 [4] 盈利能力 -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4A-2027E从43.7%升至44.6%,净利率从8.9%升至9.1% [9] - ROE稳步增长:2025E-2027E从25.9%提升至27.9%,ROIC维持在36%以上 [9] 估值指标 - 当前股价对应2025E-2027E PE为24/19/16倍,PB为6.2/5.2/4.4倍 [4][9] - 每股收益从2024A的3.98元增长至2027E的7.83元 [9] 经营亮点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达27.45亿元,2026E/2027E预计回升至29.44/34.63亿元 [9] - 存货周转效率优化:周转天数从2024A的73天微增至2027E的74天 [9] - 研发投入持续加码:2027E研发费用达42.80亿元,较2024A翻倍 [9]
罗湖口岸离境退税办理点启用
搜狐财经· 2025-08-01 11:48
离境退税政策优化 - 深圳增设罗湖口岸为离境退税陆路口岸,使深圳离境退税口岸数量增至6个,继续保持全国离境退税口岸数量最多、类型最全城市的领先地位 [2][7] - 罗湖口岸作为深港历史最悠久、通关客流量最大的陆路口岸,2025年上半年出入境旅客超3370万人次,同比增长11.7%,占全市比重25.9%,位居全市第一、全国前列 [3] - 深圳离境退税规模迅速增长,2024年上半年退税商品销售额、办理业务量分别同比增长1.6倍、3.9倍,大疆、华为等深圳国货潮品业务占比34.5%,占比全国第一 [5] 离境退税业务创新 - 深圳推出"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单笔业务办理时长压缩一半以上,上线退税"云服务"平台,实现退税办理"秒到账""零等待" [5] - 深圳万象城、金光华广场作为"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试点商圈,大幅减少旅客办理退税时长,东门步行街成为大湾区首条离境退税特色街区 [3] - 深圳运用多模态AI大模型等科技化手段提升离境退税业务智能化和便利度 [4] 离境退税基础设施 - 深圳退税商店累计超过1000家,"即买即退"商圈12个,位居全国前列 [5] - 罗湖区离境退税发展早、基础扎实,2023年开通深圳首个"即买即退"集中退付点,2024年在文锦渡口岸开通深圳首个离境退税陆路口岸 [3] - 深圳正高标准打造全国离境退税标杆城市,计划持续扩围、优化退税口岸,研究增设陆路口岸离境退税,优化口岸退税管理机制 [6] 离境退税未来规划 - 深圳将以更快速度、更强力度推进离境退税提质增效,抓紧释放退税购物消费潜力,推动深港"双向奔赴" [6] - 深圳计划持续扩大退税商店规模、优化退税商品结构,加快在境外旅客聚集地更大规模、更多种类增设退税商店,鼓励红木家具、沙井蚝等更多深圳本土非遗产品纳入退税商店 [6] - 深圳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全市推广"一单一包"模式,优化离境退税"云平台",积极引入退税代理机构竞争机制 [6]
罗湖口岸加入!深圳离境退税口岸增至6个
深圳商报· 2025-08-01 08:48
罗湖口岸开通离境退税业务 - 罗湖口岸正式开通离境退税业务,深圳离境退税口岸数量增至6个,继续保持全国离境退税口岸数量最多、类型最全城市 [1] - 罗湖口岸2025年上半年出入境旅客超3370万人次,同比增长11.7%,占全市比重25.9%,位居全市第一、全国前列 [1] - 深圳海关表示在罗湖口岸开通离境退税是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重要实践成果,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展示 [1] 深圳离境退税业务发展情况 - 今年上半年深圳离境退税规模迅速增长,退税商品销售额、办理业务量分别同比增长1.6倍、3.9倍 [2] - 大疆、华为等深圳国货潮品业务占比34.5%,占比全国第一 [2] - 深圳退税商店累计超过1000家,"即买即退"商圈12个,位居全国前列 [2] 深圳离境退税便利化措施 - 深圳在全国首推"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单笔业务办理时长压缩一半以上 [2] - 上线退税"云服务"平台,实现退税办理"秒到账""零等待" [2] - 旅客表示整个退税过程十分便利,退税款几分钟后便到账 [1]
罗湖口岸正式开通离境退税业务 深圳离境退税口岸增至6个
深圳商报· 2025-08-01 03:04
离境退税业务扩展 - 罗湖口岸于7月31日正式开通离境退税业务 深圳离境退税口岸数量增至6个 继续保持全国离境退税口岸数量最多、类型最全城市 [1] - 罗湖口岸2025年上半年出入境旅客超3370万人次 同比增长11.7% 占全市比重25.9% 位居全市第一、全国前列 [1] - 深圳海关表示 在罗湖口岸开通离境退税是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的重要实践成果 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展示 [1] 离境退税业务表现 - 今年上半年深圳离境退税规模迅速增长 退税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6倍 办理业务量同比增长3.9倍 [2] - 大疆、华为等深圳国货潮品业务占比34.5% 占比全国第一 [2] - 深圳退税商店累计超过1000家 "即买即退"商圈12个 位居全国前列 [2] 离境退税便利化措施 - 深圳在全国首推"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 单笔业务办理时长压缩一半以上 [2] - 上线退税"云服务"平台 实现退税办理"秒到账""零等待" [2] - 旅客罗女士在罗湖口岸办理退税 退税款几分钟后便到账 表示整个退税过程十分便利 [1]
深圳罗湖口岸离境退税办理点启用
搜狐财经· 2025-07-31 19:56
今年上半年,深圳离境退税规模迅速增长,退税商品销售额、办理业务量,分别同比增长1.6倍、3.9倍。退税商店累计超 过1000家,"即买即退"商圈12个,位居全国前列。 同时,深圳离境退税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全国首推"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单笔业务办理时长压缩一半以上,上线退 税"云服务"平台,实现退税办理"秒到账""零等待"。 罗湖口岸是深圳、香港两地间历史最悠久、通关客流量最大陆路口岸。今年上半年,该口岸出入境旅客超3370万人次,同 比增长11.7%,占全市比重25.9%,位居全市第一、全国前列。 为将巨大的境外旅客"流量"转为入境消费"增量",深圳市财政会同商务、口岸办、海关、税务、边检、文广旅体和罗湖 区,高标准、从快从实将罗湖口岸增设为离境退税口岸。 深圳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更快速度、更强力度推进离境退税提质增效,抓紧释放退税购物消费潜力, 以扩大入境消费的先行先试创新实践,高质量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7月31日,深圳罗湖口岸离境退税办理点启用。人民网 王星摄 罗湖口岸离境退税办理点入口。人民网 王星摄 人民网深圳7月31日电 (王星)7月31日,深圳市罗湖口岸离境退税办理 ...
深圳再添离境退税口岸!打造离境退税标杆城市
证券时报· 2025-07-31 16:37
深圳离境退税政策实施情况 - 深圳是全国首批实施离境退税的城市之一,已实现"海陆空"离境口岸全覆盖,7月31日新增罗湖口岸为离境退税陆路口岸,使总数达6个,显著提升旅客消费便捷性[1] - 罗湖口岸离境退税办理点窗口数量为深圳陆路口岸最多,2023年上半年该口岸出入境旅客3370万人次(同比+11.7%),占全市25.9%,客流规模居全国前列[1] 离境退税业务增长数据 - 2023年上半年深圳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和业务量同比分别增长160%和390%,大疆、华为等国货潮品占退税业务34.5%(全国第一)[2] - 深圳现有退税商店超1000家,"即买即退"商圈12个,离境退税口岸数量与类型均为全国最全[2] - 深圳创新推出"一单一包"模式使单笔业务时长缩短50%以上,通过"云服务"平台实现退税款秒到账[2] 政策对消费经济的推动作用 - 离境退税成为拉动入境消费关键抓手,深圳凭借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和多口岸枢纽条件,正加速向"消费目的地"转型[2] - 政策优化重点包括提升服务细节(如非遗产品纳入退税商品)、消费创新力展示,而非单纯追求游客数量增长[2] 未来发展规划 - 深圳计划推广"一单一包"至全市,优化退税云平台,引入退税代理机构竞争机制[3] - 将持续扩大退税商店规模,在境外旅客聚集区增设门店,推动红木家具、沙井蚝等本土非遗产品进入退税商品目录[3] - 将研究新增陆路口岸离境退税点,优化口岸管理机制,强化深港"双向奔赴"的消费联动效应[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