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处分
搜索文档
明纪释法丨不折不扣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2025-10-15 08:34
文章核心观点 - 系列文章旨在推动党的纪律教育常态化,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将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主动性 [1] - 重点整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或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损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 [1] - 《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五十六条对相关问题的行为表现和处分种类作出了明确规定 [1][2] 条例规定内容 - 党员领导干部在本人主政的地方或分管的部门自行其是,拒不执行党中央大政方针,甚至另搞一套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至开除党籍处分 [2] - 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或不坚决、打折扣、搞变通,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给予警告至开除党籍处分 [2] - 不顾党和国家大局,搞部门或地方保护主义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理 [3] 立纪沿革 - 第五十六条第二款主要内容在2018年修订时增加,2023年修订时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行为从违反工作纪律调整到违反政治纪律 [4] - 2023年修订新增第五十六条第三款,明确“搞部门或者地方保护主义”行为违反政治纪律,完善了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的纪律条款 [4] 违纪构成:主体与行为 - 违纪行为主体是特定范围的党员领导干部,包括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担任各级领导职务和一定职级的中共党员 [6] - 不落实或落实不坚决的须是“党中央决策部署”,通常涉及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领域的重要方针、政策和战略 [8] - 客观行为主要有三种情形:只表态不落实、落实不坚决、搞部门或者地方保护主义 [8] 违纪构成:后果与因果关系 - 须在政治上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不良影响包括损害党中央权威、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等,严重后果包括政府资金池损失、国有资产流失、群众实际获得减少等 [9][10] - 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须与党员领导干部的不落实等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对于多因一果的情况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实事求是地认定 [10] 违纪构成:主观方面 - 违纪行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即明知应当坚决贯彻落实却故意不落实或打折扣、搞变通 [11] - 行为实质是危害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影响党中央政令畅通、侵害党的团结统一,性质恶劣,政治危害性大 [11] 与其他行为的区别 - 与拒不执行党中央大政方针行为的区别在于恶劣程度、危害性不同,后者性质更恶劣,处分更重,无需后果要件 [12] - 与违反工作纪律行为的区别在于主体不同、落实范围不同以及主观要件不同,后者主体包括全体党员,主观上主要是工作方式方法出问题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