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产业链智能化转型

搜索文档
普华永道:从全球商业视角看中国新质生产力的优势与投资机遇
新华网· 2025-05-23 17:38
全球商业视角下的中国新质生产力优势 - 中国通过生产要素升级、全产业链智能化转型、敏捷决策体系构建以及超大规模场景创新,形成独特的"新质生产力"竞争新优势 [1] - 42%的全球企业高管认为沿用当前商业模式将难以在未来十年生存,中国新质生产力展现出区别于传统工业化国家的商业进化路径 [2] 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四大核心优势 - **人才红利与数据产业化**:中国软件开发者占全球三分之一,STEM专业毕业生规模突破500万人,通过"技术中台"战略实现商业数据快速产业化 [2] - **数字化基础设施支撑**:中国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重构产业基础,生成式AI红利显著高于全球水平,产业优势转向"全产业链高弹性数智化解决方案" [2] - **消费市场引领力**:76%中国消费者愿为环保产品支付溢价(高于美国的61%和欧洲的65%),"消费端—供应链—生产端"实时交互网络支撑全球品牌研究 [3] - **应用场景创新**: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缩短技术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周期,57%跨国企业认为中国创新生态系统显著提升其全球竞争力 [3] 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增量机遇 - **消费升级潜力**:2024年中国GDP增长5%,青年品质消费、下沉市场(农村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5 8%)和微银族需求构成核心驱动力 [4] - **产业融合创新**: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融合催生AI药物发现平台,航天技术赋能低空经济和卫星互联网服务,市场规模或突破千亿级 [4] - **绿色转型蓝海**:中国绿色投资形成"技术迭代+政策赋能+市场扩容"三位一体万亿级市场,碳交易年交易量突破2亿吨 [4] 跨国企业融入中国市场的战略建议 - **技术共生战略**:设立本土研发中心、联合实验室,构建"中国研发+全球适配"创新框架 [5] - **价值重构战略**:应用中国5G专网技术建设数字孪生工厂,依托中欧班列构建"枢纽仓+海外仓"体系,建立RCEP合规导航系统 [5] - **韧性管理框架**:建立年度"双向赋能评估体系",量化中国生态协同增益,开展贸易壁垒应对预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