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icon
搜索文档
【科技日报】量化垃圾场甲烷排放有了精准“卫星尺”
科技日报· 2025-07-30 08:55
研究背景与意义 - 垃圾填埋场是全球第三大人为甲烷排放源 贡献约18%的人为甲烷排放量[1] - 传统地面测量和模型估算方法存在覆盖范围窄 精度低 成本高等问题[1] 研究方法与技术创新 - 利用空间分辨率达30米 光谱分辨率达10纳米的先进遥感卫星结合创新算法[1] - 开发出量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新方法 实现全球尺度系统评估[1] - 成功识别并精准量化全球102个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1] 关键研究发现 - 露天垃圾场平均甲烷排放强度是科学管理垃圾场的4.8倍[1] - 当前广泛使用的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严重低估露天垃圾场甲烷排放量[1] 应用价值与行业影响 - 为修正现有数据库偏差提供科学依据[1] - 提升监测精度和广度 为全球甲烷监测提供新方案[2] - 推动监测模式从孤立零散测量向大规模连续性监测体系转变[2] 发展建议 - 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完善垃圾填埋设施[2] - 建议建立全球卫星监测数据共享平台 确保资源有限国家平等获取关键排放数据[2]
【中国青年报】我国科研团队用卫星遥感技术量化全球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
中国青年报· 2025-07-30 08:33
卫星遥感技术在甲烷排放监测领域的应用 -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团队开发了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精准量化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的新方法 [1] - 该方法采用30米空间分辨率和10纳米光谱分辨率的遥感卫星,结合匹配滤波算法和积分质量增强法 [1] - 研究团队对全球102个垃圾填埋场进行了系统评估,共检出367个有效甲烷羽流 [1] 垃圾填埋场甲烷排放现状 - 垃圾填埋场是全球第三大人为甲烷排放源,约占全球人为甲烷排放量的18% [1] - 露天垃圾场的甲烷排放平均强度是卫生垃圾场的4.8倍 [2] - 传统监测方法存在覆盖范围有限、精度不足、成本高昂等问题 [1] 研究成果的意义与建议 - 该技术提高了垃圾填埋场监测精度与广度,为全球甲烷排放监测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2] - 研究成果有望为全球减排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数据支持 [2] - 研究团队建议建立全球卫星监测数据共享平台,促进资源有限国家获取关键排放数据 [2]
量化垃圾场甲烷排放有了精准“卫星尺”
科技日报· 2025-07-30 07:36
研究背景与意义 - 垃圾填埋场是全球第三大人为甲烷排放源 贡献约18%的人为甲烷排放量[1] - 传统监测方法存在覆盖范围窄、精度低和成本高等局限性[1] 技术突破与研究方法 - 采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 空间分辨率达30米 光谱分辨率达10纳米[1] - 结合创新算法成功识别全球102个垃圾填埋场的甲烷排放[1] - 首次实现从全球尺度系统评估不同填埋管理方式的排放差异[1] 关键研究发现 - 露天垃圾场平均甲烷排放强度是科学管理垃圾场的4.8倍[1] - 当前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严重低估露天垃圾场的甲烷排放量[1] 应用价值与行业影响 - 为修正现有数据库偏差提供科学依据[1] - 提升监测精度和广度 为全球甲烷监测提供新方案[2] - 推动监测模式向大规模连续性监测体系转变[2] 政策建议与行业倡议 - 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完善垃圾填埋设施[2] - 建议建立全球卫星监测数据共享平台[2] - 确保资源有限国家能平等获取关键排放数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