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遥感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科研人员构建水色异常遥感识别模型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07 10:43
近日,卫星海洋环境监测预警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构建了入海排口水色异常遥感识别模型,用 于发现可能存在的排水水色异常问题。 具有高时空分辨率及广域覆盖能力的卫星遥感,成为入海排口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近年来, 高空间分辨率光学卫星遥感影像间歇性地捕捉到杭州湾南部沿岸的一些污水处理厂排污口附近存在异常 的红棕色水体,但在线监测数据表明排水关键指标符合排放标准,且实地采集的高位井处水体颜色呈现 为浅黄色,这给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人员和污水处理厂工作人员带来了困惑。杭州湾是典型的高浑浊、光 学特性复杂的强潮河口,水体性质更为复杂。为厘清排放所致水色异常原因,研究人员综合了现场实地 调查、卫星遥感数据等,阐明排水与受纳水体混合过程中的水色转变光学机制,并在多个排口进行应用 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污水处理厂出水具有高浓度可溶性有机物和低浓度悬浮颗粒物的特征,表 现为对蓝光波段的强烈吸收与整体较低的反射率。当可溶性有机物的短波段的吸收效应仍占主导,且增 加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增强了红光波段的散射,易形成卫星影像观测时刻的红棕色。这些现象在低潮位、 平潮期、水动力混合作用弱以及背景水体悬浮物浓度相对较低的条件下较明显。 ...
400余件档案集体亮相 一览中国航空遥感40年发展路
新华社· 2025-07-01 19:04
公司发展历程 - 中国科学院航空遥感中心成立于1985年4月,短时间内完成机构建设和遥感飞机引进运行 [1] - 公司拥有4架航空遥感飞机,建成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空中实验室 [2] - 展览展出400余件档案,包括我国第一代航空遥感系统"奖状"遥感飞机的批复建设、引进改装及首飞记录 [1] 技术创新与成果 - 航空遥感技术具有配置灵活、分辨率高等特点,是我国对地观测体系的重要支柱 [1] - 新舟60遥感飞机平台的新一代航空遥感系统项目档案完整记录了技术创新全过程 [1] - 20世纪80年代初腾冲航空遥感试验推动我国遥感技术进入快速发展期 [1] 行业应用与贡献 - 航空遥感技术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关键数据来源 [1] - 公司展示了在重大应急减灾任务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1] - 航空遥感中心40年来系统展现了中国航空遥感事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 [1][2] 展览与历史意义 - 展览首次公开多件早期档案,包括手稿和珍贵历史照片 [1][2] - 展览持续一个月,旨在让更多人了解中国空天信息事业发展历程 [2] - 档案记录了科技创新历程,蕴含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2]
拓璞环保AI+遥感赋能“三水统筹” 实现琼江清水出安居
中国环境报· 2025-06-26 09:04
公司概况 - 四川拓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四川省瞪羚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专业从事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 [1] - 公司在工业废水处理、农村环境整治及流域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技术服务 [1] - 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已获得66项专利授权和8项软件著作权,参与了四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 [1] - 公司技术团队配备14名注册建造师和18名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建立了符合行业要求的资质管理体系 [1] 项目概况 - 琼江是长江三级支流和川渝跨界重点河流,全长240公里,其中122.6公里流经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流域内分布53条支流 [2] - 安居区聘请拓璞环保作为技术河长,显著改善琼江水环境质量,实现了"一江清水出安居"的治理目标 [2] 技术特点及项目优势 - 项目创新性地融合遥感技术与智能分析手段,通过多源数据协同处理,显著提升了水域岸线动态监管、污染精准防控及执法响应效率 [3] - 基于遥感污染控制分区的流域面源治理工程实现了污染物削减量达标甚至超预期完成,大幅缩短了流域综合治理前期调查周期 [3] - 基于多源遥感反演的藻华藻害监测系统整合卫星、无人机等多平台数据,结合多波段光谱分析与多角度观测,实现了流域污染状况的广域动态监测 [3] - 项目创新性融合光学遥感与热红外遥感技术,构建"多光谱—多极化—多时相"立体监测体系,实现对琼江流域岸线变迁、藻类水华分布、工业热污染排放源的高精度动态监测 [5] - 项目首次采用"卫星宏观筛查+无人机微观验证"的立体巡查模式,对支流污染源进行精准识别,较传统人工巡查效率提升80% [5] - 项目开发了"遥感反演—水质模型—生态评估"一体化智能平台,通过遥感—模型—决策联动机制,实现藻类水华爆发提前预警 [5] - 创新构建的"污染分区—工程适配"智能匹配模型使工程设计周期较传统方法缩短40%,治理措施精准度显著提升 [5] 效益分析 - 2024年琼江大安断面高锰酸盐指数月均浓度达标率实现100%,相较2023年,此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年均浓度下降5.26%,跑马滩断面总磷年均浓度显著降低19.95% [6] - 流域水质提升带动生态系统焕发生机,绝迹多年的鳜鱼重返河道,白鹭群也重现琼江湿地 [6] - 自2020年以来,流域植被覆盖度稳步提升,生态质量等级从中等改善至良好 [6] - 琼江大安、跑马滩两大断面已连续5年平均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标准 [6] - 项目累计产出"遥感技术的流域综合治理系统及方法"等5项实用新型专利 [6]
科技力量为防灾减灾注入新动能
科技日报· 2025-06-13 09:11
科技赋能防灾减灾 - 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构建"天上看、地面查、模型算"的灾害评估技术体系 融合遥感技术 地面抽样调查 模拟仿真和机器学习方法提升评估科学性[1] - 针对地震 台风 暴雨洪涝等灾害开展风险评估 灾情快速评估 损失评估和救助需求评估 为应急响应和资金安排提供决策支持[1] - 地震预警技术在2022年泸定地震中提前1分钟发出警报 有效避免二次灾害[2] 建筑抗震技术发展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发新型试验手段揭示房屋倒塌机理 开发多种抗震加固方法应用于老旧住宅改造[2] - 结构安全专家参与2023年土耳其和2025年缅甸地震救援 通过废墟安全性评估保障救援方案制定[2] - 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取得显著实效[2] 应急救援装备创新 - 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勘测队自主研发我国首台边坡雷达监测装备 性能超越国际水平并降低生产成本[3] - 团队开发10余款场景化监测装备 获得16项省部级奖励包括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 - 勘测队年均提供5000小时安全监测 保障3000名救援人员在极端环境下的作业安全[3]
江苏方天公司实现电网工程基建监管 用上卫星遥感技术
江南时报· 2025-05-26 13:40
卫星遥感技术在电网工程监管中的应用 - 江苏电网工程卫星遥感管理平台实现规模化应用,可清晰查看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机械分布、施工工序等细节 [1] - 平台由方天公司自主研发,支持当日卫星影像最快12小时内获取和历史影像调阅,具备影像智能解译、报告自动导出功能 [1] - 平台辅助工作人员核查工程进度、上报数据错漏、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落实情况,实现"一张影像覆盖一个工程、多期影像对比变化" [1] 平台研发与功能升级 - 方天公司2023年联合商业卫星企业启动电网工程卫星监测专项研究,研发上线该平台,形成涵盖前期规划、进度管控、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智能化应用体系 [2] - 平台功能持续改进,融合生态敏感区项目自动判别、扰动面积对比管控、历史影像库等管理策略,成为电网工程监管的得力助手 [2] 平台应用成效 - 国网江苏电力建设部将全省在建500千伏及以上重点项目、涉生态敏感区项目纳入平台监测范围 [2] - 平台高精度影像采集面积已达8000平方公里,显著提升江苏电网工程基建监管质量 [2]
【财经分析】创新模式、科技赋能:云南中行引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特色农业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4-30 10:51
金融机构助力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 中国银行云南省分行依托云南特色资源优势,通过创新模式对接产业需求,延伸产业链,科技赋能破解融资难题,为云南乡村振兴注入动力 [1] 茶咖产业融资创新 - 针对茶咖企业轻资产、缺乏抵押物的融资瓶颈,推出"云茶贷"和"云咖贷"普惠金融授信方案 [2] - 普洱市分行创新"六维担保矩阵",包括信用、房产抵押、股东保证、出口保单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知识产权质押等方式,2024年发放多笔贷款,如500万元保单质押贷款、1000万元应收账款质押贷款、8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2] - 与农业担保公司合作,拓宽担保渠道,累计向17户咖啡企业及农户发放23笔贷款超5500万元,向31户茶业企业及农户发放51笔贷款超7900万元 [3] - 截至2024年底,咖啡产业普惠金融授信余额1.6亿元,茶产业授信余额2亿元 [3] 花卉产业链金融支持 - 针对花卉产业链技术投入不足、集约化不够等问题,推出"云花贷"方案,支持设施农业、抗风险能力提升及上下游企业 [4] - 斗南花市通过龙头企业推荐模式,为花卉供应商提供资金支持,满足采购种苗、技术升级等需求 [4] - 楚雄州姚安县若水农业科技获300万元贷款,升级喷淋系统后鲜切花产量从每亩1.5万支增至3万支以上 [5][6] - 昆明桂美轩食品获1500万元贷款用于生产线升级和门店扩张,鲜花饼日均销量达2.5万个 [6] - 截至2024年底,花卉种植和流通小微企业授信余额1.2亿元 [6] 科技赋能农业贷款 - 临沧市耿马县推出"星惠农"贷款,基于卫星遥感技术评估农作物种植真实性和长势,简化贷款流程,如2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仅需承包合同等基础材料 [7] - 卫星遥感监测平台利用AI和遥感技术提升授信管理和风险管理效率,2023年11月落地首笔贷款 [7]
超图软件2024年财报:营收下滑24.3%,净利润亏损1.71亿,技术革新能否扭转颓势
金融界· 2025-04-23 15:33
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总收入14.98亿元 同比下降24.30% [1][4] - 归属净利润-1.71亿元 同比下降212.70% [1][4] - 扣非净利润-2.62亿元 同比下降335.59% [1][4] - 营收从2023年19.79亿元降至14.98亿元 利润从1.52亿元转亏 [4] - 业绩创近年最差纪录 远低于市场预期 [4] 业绩下滑原因 - 市场需求释放递延 招投标节奏放缓导致订单签约不及预期 [4] - 项目验收周期延长 收入确认滞后加剧业绩压力 [4]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导致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投入未能转化为收益 [4] 技术革新 - 推出地理空间AI技术底座SuperMapAIF 发布行业智能体应用SuperMapCopilot [5] - 发布跨平台遥感GIS一体化服务器软件SuperMapImageXEnterprise2024 [5] - 自主研发遥感解译大模型LIM 提升影像处理效率和解译精度 [5][6] - 技术创新为自然资源管理 环境监测 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撑 [5][6] 组织变革与市场拓展 - 整合子公司资源 构建9个大区和5大产品线/BU矩阵式架构 [7] - 提升客户响应效率和研发创新能力 [7] - 在水利气象 住建 企业数字化领域多元布局 中标多个千万级项目 [7] 未来挑战 - AI 遥感等新技术应用落地和市场需求释放是未来增长关键 [7] - 需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保持技术领先并实现业务突破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