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主梦
icon
搜索文档
有毒的“公主梦”
虎嗅· 2025-06-11 08:24
迪士尼真人版《白雪公主》市场表现 - 2023年3月上映的真人版《白雪公主》票房表现不佳且引发广泛争议 包括选角风波和角色设定调整(如强化女性意识)[1] - 影片试图通过现代化改编迎合女性主义浪潮 但改编失败 核心问题在于原著童话的过时性与剧情空洞[2] - 该片反映出观众对传统"公主梦"叙事已产生免疫 现代人更关注现实议题而非童话情怀[3] 传统公主叙事的文化分析 - 经典童话通过"公主-王子"模式固化性别期待:女性需被动等待拯救 男性需主动争取权力[4][10] - 迪士尼1937年动画版《白雪公主》将格林童话"美国化" 强化父权制价值观(如女性以家庭为中心)[11][12] - 公主叙事存在两大陷阱:1)女性价值被简化为婚礼瞬间 2)社会通过"颜值即正义"等标准规训女性行为[7]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童话改编 - 历史上存在被边缘化的女性作家童话版本 如17世纪多尔诺瓦夫人笔下的灰姑娘主动争取权利并拒绝婚姻绑架[17][21] - 现代改编案例显示突破可能:1998年电影《情话童真》塑造自救型灰姑娘 能独立对抗山贼并拯救王子[19] - 理想公主叙事应脱离男性凝视 如《五月花公主》完全剔除王子角色 强调女性自主成长与权力掌控[22][23] 童话产业的文化演变 - 早期童话(17-18世纪)多为成人创作 18世纪后才出现儿童改编版 女性作家作品曾因性别歧视被系统性忽略[20][21] - 格林兄弟与佩罗的男性视角改编弱化女性主动性(如将意大利版灰姑娘从杀人自救改为忍耐美德)[15][16] - 当代观众对传统公主叙事祛魅 更青睐解构性作品(如《灰姑娘的三个坚果》继承女性作家反抗内核)[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