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共实施机制
icon
搜索文档
中央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会计学院教授陈运森:资本市场监管创新和中小投资者保护稳步推进
证券日报· 2025-05-15 22:47
资本市场监管机制 - 资本市场监管分为公共实施机制和私人实施机制 公共实施机制由政府监管机构如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执行 监管对象包括上市公司及会计师事务所、券商等市场参与者 私人实施机制依赖市场主体通过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 如股东投票、诉讼和交易行为 [2] - 成熟资本市场中市场主体更倾向于通过私人实施机制保护权益 新兴资本市场因私人实施机制不成熟 公共实施机制需发挥更大作用 [2] - 中证投服中心采用私人实施机制形式但具有公共实施机制实质 与公共和私人实施机制共同构成证券市场三大监管板块 [2] 中国资本市场特点 - 中国资本市场散户占比高机构占比低 监管具有鲜明人民性 证监会致力于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3] - 中小股东行权意识和能力较弱 导致私人实施机制不完善 影响公共实施机制效率 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从37%降至33% 但大股东仍占据重要地位 许多违法违规行为与大股东相关 [3] - 中证投服中心倾向于选择曾受处罚、问询、非标准审计意见、少发股利或大股东掏空动机强的企业行权 行权后更可能引发监管处罚跟进 [3] 中小投资者行权现状 - 中小投资者认为行权过程麻烦且不清楚如何行权 持股比例低、缺乏专业知识和行权成本高导致行权困难 [6] - 2024年A股45家公司遭遇93项议案否决 同比增长104%和89.8% 其中大股东利益侵占类议案占比58.4% 部分公司因中小股东异议调整议案方案 [6] - 某公司年度股东大会上所有议案均被否决 显示中小股东话语权逐步增强 证监会倡导投资者提升股东意识并积极行权 [6] 股东诉讼情况 - 股东诉讼是投资者保护最后防线 中小股东因诉讼时长漫长和需专业知识面临较大挑战 [7] - 2021年起中小股东诉讼案件数量逐年上升 2022年达140个案件 涉及原告人数越来越多 显示中小投资者开始重视诉讼手段 [7] - 中小股东诉讼对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具有治理效果 未来应构建行政、民事、刑事全方位追责体系 加强责任协同尤其是民事责任落实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