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游憩体系
搜索文档
北京日报社区小板报 | 北京晚报·香山红叶节周五启幕!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10-16 08:05
城市公园与绿化建设 - 北京已建成各类公园1100个,年均接待游客超5亿人次 [1][3] - 全市绿道总长度达3015公里,串联绿色生活 [3] - 未来十年将新建200个公园并改造一批老公园,提升公园数量和质量 [7] - 出台《北京公园游憩体系专项规划》,创新打造公园游憩活力圈 [7] 水务投资与节水成效 - "十四五"期间完成水务投资近1500亿元,创历史新高 [3][5] - 在经济增长背景下,全市生产生活年用水量始终保持在30亿立方米以内 [5] - 颁布实施《北京市节水条例》,加强系统能力建设 [5] - 副中心试点"智能微水冲"节水公厕,解决异味及管道堵塞问题 [30] 城市更新与重点项目 - 故宫周边院落申请式退租及恢复性修建二期项目正式启动,进行系统性整院腾退 [10][12] - 顺义天竺国际体育文化精品街区项目获批,将对约102万平方米区域进行整体提升 [26] - 顺义区将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空港学校),提供1440个学位,预计2025年12月开工 [28] - 北京拟要求"平急两用"体育场馆室内外可使用面积不低于5000平方米 [20] 国际交往与大型活动 - 2025年国际冬季运动博览会(冬博会)在首钢园开幕,展区近2万平方米,吸引全球500余家品牌参展 [14] - 结合第四使馆区建设,北京将提升打造"第二个三里屯"国际交往新场景 [14] - 首届中国(国际)机器人辩论大赛将在北京亦庄举行,已有16支队伍完成报名 [14] 公共交通与服务优化 - 北京公交集团开通专6路和专72路两条"短频快"线路,此类线路总数达15条 [18][20] - "短频快"线路覆盖10余条地铁线路,服务23个居民小区,精准响应接驳需求 [20] 科技创新与赛事活动 - 第20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启动,累计已奖励项目近1.8万项 [20] - 本届大赛首次推出"大联盟需求对接"专项行动,无年龄及专业领域限制 [20] 文化教育与红色旅游 - 北大红楼年均接待观众近50万人次,其中30岁以下参观者超半数 [15][17] - 北大红楼已成为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育基地 [17]
北京:“千园之城”的宜居新图景
新华网· 2025-09-26 10:02
公园游憩体系建设进展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公园总数达1100个,成为"千园之城" [1] - 累计建成绿道总长度达2015公里 [1] - 全市将构建由"公园-绿道-活力圈-活力群"组成的城市级、地区级、社区级公园游憩体系 [1] 城市发展规划目标 - 规划目标是从"千园之城"发展到"一个大花园" [1] - 体系具备可静憩、可活动、可观赏、可游览、可体验、可消费的功能 [1] - 最终把北京建设成为布局均衡、活力多元、全民共享、独具文化魅力的花园城市 [1]
未来五年,北京将建成25个城市级公园游憩活力圈
新京报· 2025-09-18 20:42
规划核心目标 - 构建由“公园-绿道-活力圈-活力群”组成的公园游憩体系 [1][2] - 将北京建设成为布局均衡、活力多元、全民共享、独具文化魅力的大花园 [2] - 到2030年全市各类公园达1200个,绿道总长度超7000公里,构建25个城市级活力圈、60个地区级活力圈 [2] - 到2035年全市各类公园达1300个,构建43个城市级活力圈、100个地区级活力圈,社区级活力圈建设完善 [3] 公园体系建设 - 截至2024年底全市公园总数达1100个,未来10年将新增200个公园 [2][3] - 规划提出焕新老旧公园,高质量更新游憩潜力公园,至2030年实现约200个游憩潜力公园更新改造 [4] - 首都功能核心区将更新游憩潜力公园96个,公园类型以历史名园及小尺度的社区公园为主 [4] 绿道系统完善 - 截至2024年底全市累计建成绿道总长度达2015公里 [2] - 规划提出高效连通主要居住地、办公地、公共服务设施、商圈和公共交通系统,实现市民出门见绿道 [4] - 系统整合滨水慢行系统、城市道路慢行系统、森林步道、防火道等具有绿道功能的各类线性空间 [4] 游憩活力圈构建 - 公园游憩活力圈是以公园为核心,链接城市生态、文化、娱乐、消费等多元游憩资源的开放空间综合体 [2] - 划分为生态休闲型、文化体验型、特色娱乐型、日常综合型四种类型 [5] - 城市级活力圈以高能级综合公园、历史名园等为核心,游憩时长为一天及以上 [4] - 地区级活力圈以专类公园、综合公园等为核心,游憩时长为半天到一天 [4] - 社区级活力圈以社区公园为核心,游憩时长一般为1至3小时 [4] 示范性项目与活力群 - 重点围绕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等骨架性公园集群打造示范性活力圈 [5] - 首批构建17片公园游憩活力群,其中13片位于花园城市精华片区内,4片推动京津冀联动协同 [6][7] - 公园游憩活力群以文化旅游功能为主,打造成为国内和国际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游憩时长约1至3天 [6] 空间优化与服务提升 - 规划提出设置公园留白,预留弹性空间,为未来发展和多样活动提供支撑 [8] - 鼓励在公园内构建高点观景场所,保护已有重要景观视点,利用现有观景亭、塔类建筑构建景观视廊 [8] - 围绕观景平台或节点鼓励适度设置座椅、咖啡厅、水吧等配套设施,打造良好观景体验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