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城市

搜索文档
努力把北京建设成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秩序壮美的花园城市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7-08 04:14
花园城市建设规划 - 市委书记尹力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建设天蓝水清、森拥园簇的花园城市 [1] - 朝阳区推动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园艺师"三师"联动,扩大公园周边绿地,为市民营造更多休闲健身娱乐空间 [1] - 温榆河公园二期主体工程计划于2023年9月对外开放,涵盖山水林田湖草沙全部生态要素 [3] 滨水空间治理 - 坝河生态廊道已发展为产业聚集、生态涵养与国际交往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城市空间 [2] - 要抓好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科学做好通航设计,完善沿河步道、观景台等配套设施 [2] - 严格落实防汛责任制,统筹施工安全和防洪调度 [2] 公园建设与改造 - 日坛公园要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城市家具设计管理水平,丰富体育健身、历史文化教育等服务功能 [1] - 温榆河公园要加快改善周边道路配套设施,建好自行车道、步道等慢行系统,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 [3] - 建立健全园区运营机制,开展露营、研学、体育、音乐等特色主题项目 [3] 生态保护与修复 -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绿道、生态廊道建设,打造互联互通的生态网络 [4] - 推进全域绿化彩化立体化,打造色彩斑斓、生物多样的城市景色 [4] - 抓好生态涵养区生态保育和修复,加强精华片区建设 [4] 科技与产业发展 - 加强新优植物品种选育,丰富景观植物种类,打造物种丰富的植物群落 [5] - 结合立体绿化、海绵城市建设,推广新型材料,推动园林设施绿色低碳发展 [5]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提升公园管理智慧化水平,打造更多科技场景 [5] 产业融合与消费 - 推进花卉园艺进家庭、进社区、进单位,形成花卉消费新时尚 [5] - 拓展育产加销产业链条,推动种苗繁育与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5] - 推动花卉事业与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结合花事活动与研学科普、郊区旅游等 [5]
怀柔花园城市一期建成开放
新京报· 2025-06-27 11:21
花园城市建设项目(一期)概况 - 项目作为怀柔区年度重点民生工程,涵盖城市画廊、花园示范街区、林荫大道及全龄友好型公园四大板块,通过景观提升与功能优化注入生态活力 [1] - 项目已全面完工并正式向市民开放 [1] 城市画廊板块 - 位于雁栖中心路,全长约1.5千米,以道路绿地为载体提升机非隔离带景观层次 [1] - 累计种植太阳李、丁香等灌木247株,卫矛绿篱1.6万余株,铺设荆芥等地被植物600余平方米 [1] - 通过太阳李彩叶大道与金枝国槐金叶景观带设计实现交通与生态融合 [1] 花园示范街区板块 - 呈三角形布局,总面积约1.79万平方米,栽植国槐等乔灌木2170株,铺设麦冬等地被植物1.4万平方米 [1] - 设儿童游乐区、路灯、休闲座椅、健身器材,1082平方米园路串联街区 [1] 林荫大道板块 - 位于南华大街东延,全长800米,栽植金枝国槐等行道树279株,海棠等灌木129株,铺设地被植物8368平方米 [1] - 通过更新老化行道树形成立体化绿化结构 [1] 全龄友好型公园板块 - 改造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新增儿童活动区、健身广场,添置4组儿童娱乐器材 [2] - 完成塑木地板更换1700平方米,设施加固2处,优化无障碍通道及休憩设施 [2] - 转型为集休闲、健身、互动于一体的综合空间 [2]
北京市建立并推行三级园艺师制度,提升花园城市建设质量
新京报· 2025-06-17 18:27
政策规划 - 北京市计划分阶段推进园艺师制度落地 目标在2027年9月底前实现区 街道 社区三级园艺师全覆盖 [1] - 政策文件明确要求通过园艺师与责任规划师 建筑师协同联动 强化专业力量支撑 提升花园城市建设质量 [2] 人才建设 - 北京市自2025年5月起公开征集园林绿化专业人才 并吸纳社区园艺爱好者和志愿者 组建公益志愿园艺师队伍 [2] - 首批入库专家及志愿者达1000余人 涵盖清华大学 中国林科院 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的专业人士 [2] - 针对不同层级园艺师设置相应条件 区总园艺师需正高级职称 街道园艺师需副高级以上职称 社区园艺师需2年以上从业经验 [2] 实施进展 - 丰台区率先实现街道园艺师全覆盖 创新建立"首席园艺师+园艺师"工作营 构建"一师一会一室26团队"的组织架构 [3] - 丰台区采取"一街一策"方式 为26个街镇量身定制改造方案 玉泉营街道项目通过"三师联动"将闲置地改造为"可食用花园" [3] - 东城 房山 通州等区已启动园艺师队伍建设 目标在第三季度实现街道层面园艺师全覆盖 [3]
大兴区月季文化节启动,家庭园艺生活样板间亮相
新京报· 2025-05-30 12:55
月季文化节系列活动 - 大兴区举办"月享生活 花开大兴"月季文化节系列活动,活动时间为5月至9月,包含花园城市主题造景展示、园艺进家庭活动、京果花园基地推介以及文化节系列活动四大模块 [1] - 活动在永定驿站与高米店街道打造沉浸式家庭园艺示范标杆,展示月季、蝴蝶兰、朱顶红等花卉元素与家居空间的融合,现场设置心形月季造型场景吸引市民拍照打卡 [1] - 园艺师为市民提供专业指导和家庭种植方案,参与家庭园艺推广的市民可获得限量版种子卡 [1] 家庭园艺推广 - 大兴区通过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家庭园艺应用样板,将月季与家居空间深度融合,打造独特的消费体验场景 [1] - 6月下旬将在高米店街道打造全区首个社区家庭园艺样板间,构建"场景体验—花材补贴—技能培训"全链条服务体系 [2] - 通过定向供给花卉绿植与园艺工具,开展专业化主题培训课程,引导居民改造"方寸阳台" [2] 产业融合发展 - 大兴区积极探索"月季+文旅""月季+研学"等产业融合模式,培育"赏花经济"新动能 [1] - 依托丰富的月季种质资源,构建"产学研用"科技创新体系,自主培育"约定""纳波湾"等月季新品种 [2] - 新品种被广泛应用于花园式街区、城市画廊、花园村庄等城市景观提升,实现"四季有花"的生态效果 [2]
一路生花 北京绿化带何以火热“出圈”?
央视网· 2025-05-29 00:20
绿化带景观热潮 - 北京五月绿化带成为社交媒体热门打卡点 网友热议"北京绿化带强得可怕""美出新高度"等话题 [1][2][3] - 国贸立交桥"空中花廊"由3500个粉色月季花箱组成 绿心公园月季苑打造"月季王国"景观 [5] - 海淀公园淀园花谷种植104种近20万株花卉 单日最高客流量超4万人次 [5] 特色景观设计 - 西城区烂漫胡同将花卉绿植与胡同建筑融合 设计月季装饰墙和"心"形装置营造文化气息 [7] - 城区环路种植超300公里月季花环 抗污染品种在道路环境中表现优异 [10] - 2024年起推行花园城市建设 采用"绿化彩化一体化"策略形成四季差异化景观 [12] 园林建设技术升级 - 通过多年科学培育筛选出耐旱耐高温月季品种 实现"越吸尾气开得越旺盛"效果 [10] - 改变传统粗犷种植模式 采用精细化花艺设计 增加植物品种多样性 [12] - 全国推广城市生态绿化带建设 北京计划打造"全城大花园"生活环境 [14]
花卉融入城市空间 “绿化带”有哪些“新花样”?
央广网· 2025-05-26 09:51
城市绿化带的功能与价值 - 城市绿化带通过系统性布局实现生态保护、环境美化及城市空间管控,具有生态价值、社会效益和交通管理影响 [1] - 绿化带花卉景观火爆"出圈",吸引市民驻足打卡,提升居民生活体验 [1][4] - 北京市绿化带建设成果显著,二、三、四环环路上的月季是十多年来的绿化成果 [10] 绿化带景观设计与实践 - 北京海淀公园周边绿化带种植五颜六色的花,高矮错落有致,吸引家长带孩子打卡 [1][4] - 丰台北路主干道中间隔离带种植月季花,改变道路形象,提升市民心情 [8][10] - 南阳市在18条主干道、20余处公园创新设计月季景观,打造月季大道、月季公园 [16] 绿化带建设的挑战与成果 - 绿化带条件较差,夏季柏油马路高温对花的热辐射大,植物抗性不一 [12] - 北京市通过多年尝试,逐步推广月季种植,形成规模景观 [12] - 南阳园林绿化部门在品种应用、造型搭配、花境景观上下功夫,打造精品工程 [16] 绿化带的生态与社会效益 - 绿化带提升生物多样性,为传粉昆虫提供栖息地,吸引鸟类落户 [16] - 绿化带改善城市微气候,吸收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减轻热岛效应 [16] - 绿化带降低交通噪声,改善人居环境,缓解居民心理压力 [16] 未来发展趋势 - 北京推动精细化城市口袋公园、垂直绿化,升级干线、支线交通网络绿化带 [17] - 北京建设两条环京绿化带,分布上百个公园,串联城市景观 [17] - 目标实现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17]
北京加强乡村地区暗夜保护,“数星星”不再奢侈
新京报· 2025-05-22 21:32
北京在国内率先编制生态安全格局专项规划,将生物安全格局放在突出位置,以269种鸟类、11种兽类 作为典型物种,识别重要生物栖息地、廊道及节点,通过"点—线—面—网"相结合,形成生物多样性保 护空间网络体系。 《北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新闻发布会5月22日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百花山、野鸭湖等自然 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自然保护地全部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同时,北 京在国内率先编制生态安全格局专项规划。 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一体推进"拆违—腾地—修复",完成生态修复约123平方公里,缝合城市受损生 态肌理。十年间,鸟类种类增加近百种,珍稀动植物回归城区。比如占地面积30平方公里的温榆河公 园,作为拆违修复后京城最大的绿肺,观测到鸟类物种达326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也现身于 此。强化山前及浅山区的保护修复,大力推进废弃矿山生态修复。高标准实施"首都西部山水工程",将 完成生态修复面积2.2万余公顷,探索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恢复华北豹、黑鹳等重要物种栖息地。 百花山、野鸭湖等自然保护地全部纳入北京生态保护红线 北京是一座拥有2100多万常住人口的国际化大都市,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 ...
解锁花园城市科学密码,北京市园科院科研院区首次向公众开放
新京报· 2025-05-16 18:40
活动概况 -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于5月16日至17日举办"花开会客厅——解锁花园城市的科学密码"主题开放日活动 [1] - 活动首次向公众开放13个主题展区和12万平方米科研院区 [1] - 市民可体验园林绿化机器人互动、"森林疗愈"及了解数百项园林绿化领域前沿科研成果 [1] 科研成果展示 - 公司在园林植物引选育、园林生态、古树保护、特殊环境绿化、有害生物防治等领域取得多项科技成果 [1] - "碳·视界"展区展示园林绿化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强调生态环保理念 [1] - "神秘的根系世界"展区通过大树实验站展示地下生态系统的科研视角 [1] - "生境花园"展区展示为动植物搭建居所的技术,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 [1] - "月季花田"展区由数百个月季品种组成,成为市内热门打卡地 [1] 公众参与形式 - "科技探秘市集"设置20个科技摊位,涵盖家庭养花咨询、花园文创展示、动植物保护、生态修复、碳中和等主题 [2] - 公众可参与探秘生态站、生态模型制作、手作步道等互动活动 [2] - 专业开放日为5月16日,公众开放日为5月17日9:00至16:00,需通过微信公众号预约 [2]
全市14大展区月季盛开竞芳菲
北京晚报· 2025-05-16 15:47
月季文化节活动概况 - 2025北京月季文化节在天坛公园开幕,全市共设14大特色展区,观赏面积3000余亩,展示品种超3000个,活动持续至6月底 [1] - 天坛公园主展区以"繁花筑古坛"为主题,展出超300个品种、近万株月季,并新增2000平方米蜜源型生境花园 [1] - 天坛公园推出月季主题文创冰淇淋,融合月季花与祈年殿元素 [1] 展区特色与分布 - 14大展区包括天坛公园、国家植物园(北园)、门头沟月季洲公园等,覆盖北京多个区域 [2] - 门头沟月季洲公园展示300余个自育品种及国际风情展园,形成"一城看世界"体验 [2] - 国家植物园(北园)集中展示古老月季、丰花月季等六大类型,配套专家科普活动 [2] 国际月季大会成果 -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主展场京西月季洲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大会闭幕后部分活动延期至5月18日 [7] - 主展场设置七大室外展园、萌宠乐园等设施,千余种国内外月季持续吸引游客 [7] - 门头沟区以妙峰山玫瑰小镇、京西月季洲为依托,规划建设月季特色花园城市示范区 [8] 后续运营与城市发展 - 京西月季洲5月19日至6月2日免费开放,成为"两园一河"规划中首个完成项目 [8] - 月季产业与文旅融合,通过文创产品、市集等活动提升品牌影响力 [1][7]
6天近10万人次“香约”京西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6 04:45
国际月季大会盛况 - 第九届国际月季大会主展场京西月季洲6天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2] - 大会闭幕后第十二届中国月季展及花YOUNG生活节延期至5月18日 [2][3] - 京西月季洲包含5个展厅、七大室外展园及亲子活动场 千余种月季持续吸引参观者 [3] 妙峰山玫瑰产业与国际影响 - 妙峰山高山玫瑰园拥有千年种植史 元代通过丝绸之路成为国际代表品种 [4] - 120位国际专家实地考察高山玫瑰园 对玫瑰酱、精油等衍生品高度认可 [4][5] - 玫瑰产业为涧沟村支柱产业 村民作坊生产玫瑰酱、护肤品等商品 [5] 门头沟文旅经济联动发展 - 京西月季洲作为"两园一河"首个项目 5月19日至6月2日免费开放 [6] - 持月季洲门票可享五大景区半价、82家"门头沟小院"6-8折住宿优惠 [6] - 三大商圈推出"花开北京 惠动商圈"促销 打造消费地图刺激文旅消费 [6] 区域绿色发展战略 - 门头沟区创建"门头沟小院""诗画乡村"等品牌 融合文化生态与民俗 [7] - 未来以妙峰山玫瑰小镇、京西月季洲为核心 建设月季特色花园城市示范区 [7] - 探索"以花兴产、以产促治、以治惠民"路径 结合灾后重建推动山区转型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