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系数据库
icon
搜索文档
新全球首富,乔布斯生前好友,为什么是他?
36氪· 2025-09-15 09:37
公司业绩与市场地位 - 人工智能时代爆发使甲骨文成为最大受益者之一,公司自2020年以来已连续五年增长,股价涨幅超过数倍,表现超越特斯拉、苹果、微软与谷歌等企业,仅次于英伟达[2] - 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公司市值高达8300亿美元[2] - 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库软件公司,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医疗、零售等关键行业,为全球企业提供技术支持[2][14] - 2021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一份价值1.45亿元人民币的数据采购订单由甲骨文独家中标,银行公告称因多个核心生产系统使用Oracle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和处理而无法替换[15] - 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甲骨文成为硅谷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数据库软件之一,销售额曾一度达到1000多万美元[33] - 2000年时,公司销售额突破100亿美元,成为仅次于微软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44] - 公司通过一系列大规模收购(如103亿美元收购仁科、74亿美元收购太阳微、85亿美元收购BEA,总计收购50多家公司耗资400多亿美元)成为软件数据库领域的超级豪强[44] - 自2005年开始,公司在数据市场份额达48%,超过IBM、微软和SAP三家总和[49] 创始人背景与公司历史 - 公司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财富一度接近4000亿美元,超越马斯克成为世界首富[2] - 1977年6月,拉里·埃里森与两位同事共同出资2000美元创办一家计算机软件工作室,埃里森以1200美元出资占据60%股份[3][5] - 1979年,公司将名称正式定为Relational Software Inc (RSI),其研发的数据库项目命名为Oracle,寓意"神谕、先知"[6] - 1982年,公司将名称更改为Oracle,以纪念带来巨大效益的软件[7] - 1989年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为本土化将中文名定为"甲骨文",因甲骨文的占卜功能与"神谕"概念相似,且同为信息载体,此名称有助于迅速打开中国市场[8][9][10][11][12] - 创始人拉里·埃里森未取得大学文凭,未受过系统计算机专业培训,通过自学成为程序员[17][18] 技术发展与产品演进 - 公司优势在于能在海量数据下实现更高效存储和快速检索[14] - 1976年,IBM研究人员发表关系数据库理论论文,但未深度开发,埃里森意识到关系数据库是巨大商业机会[20][21] - 1978年,工作室推出Oracle 1.0版本,但设计粗糙[26] - 1979年,团队推出Oracle 2.0版本,这是全球首个由纯软件公司开发的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26] - 为满足客户需求,团队用C语言重写Oracle 3.0版本,使其兼容所有主要计算机操作系统,该版本成为关系数据库里程碑式产品[30][33] - 1986年推出的Oracle 3.0版兼容所有主要计算机操作系统[33] - 1990年代,随着互联网公司对数据库需求激增,公司迅速崛起,巅峰时期在数据库市场份额超过IBM和微软总和[12] - 1994年,公司推出技术更先进且能在PC上运行的Oracle 7.0版本[44] - 1997年,公司通过27个卫星频道全球直播Oracle 8.0发布会,该产品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44] 公司上市与早期发展 - 1986年3月12日,公司上市,开盘价15美元,收盘价20.75美元,埃里森持有的34%股份升值至9300万美元[36] - 上市后,公司发现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是其最大竞争对手[36] - 1985年IBM发布关系数据库DB2并成为行业标准后,公司宣传自身与IBM的兼容性,使得从1985年到1990年,公司年销售增长率超过100%[38] - 到1990年,公司员工达4000人,销售额近10亿美元[38] 行业竞争与市场环境 - 1980年代,中国大型企业的计算机系统形成"IOE"架构(IBM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三家美国企业成为中国信息化市场最大获利者[35][36] - 2019年,公司宣布解散中国研发中心,裁员超过900名员工[15] - 尽管面临中国本土数据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等)的崛起冲击,但由于国产数据库产品多基于MySQL和PostgreSQL二次开发,在内核方面不足,无法完全替代甲骨文[61] 未来发展与竞争力 - 公司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等领域展现出强劲竞争力,凭借早前布局的AI和机器学习工具(如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大数据分析工具和物联网平台保持先发优势[60] - 公司被投资机构评价为唯一能够提供从云基础设施到云平台,再到企业级云应用程序的完整技术栈的超大规模供应商[61] - 公司的商业模式基于云计算和企业应用软件,旨在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企业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只要全球云计算和企业应用软件需求继续增加,其商业模式仍有可观增长空间[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