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Oracle数据库
icon
搜索文档
甲骨文下跌5.06%,报236.46美元/股,总市值6641.77亿美元
金融界· 2025-08-20 02:38
股价表现 - 8月20日盘中下跌5.06%至236.46美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21.26亿美元 [1] - 总市值6641.77亿美元 [1] 财务业绩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收入总额573.99亿美元 同比增长8.38% [1] - 归母净利润124.43亿美元 同比增长18.88% [1] 业务概况 - 提供覆盖企业信息技术环境全方面的产品和服务 包括应用程序/平台/基础设施 [2] - 云产品提供完全集成的SaaS/PaaS/IaaS服务 [2] - 内部部署产品涵盖数据库/中间件软件/应用软件/硬件系统及支持服务 [2] 重大事件 - 预计9月8日披露2025财年第一季度财报 [2]
国有六大行数据库调研:Oracle仅存少量业务,华为云GaussDB占比居首
观察者网· 2025-08-15 10:17
行业国产化替代趋势 - 国有六大行仅有少量业务系统使用Oracle数据库 并选定GaussDB TDSQL OceanBase GoldenDB TiDB等五款国产数据库中的1-2款作为主要产品 [1] - 国产数据库在金融行业核心交易 风控等关键场景实现全面支撑 实测性能超越Oracle等非国产竞品 [1] - 国内唯一实现软硬协同全栈自主的国产数据库品牌 涵盖从芯片 操作系统到数据库引擎的全链路国产化支持 [1] 华为云GaussDB技术优势 - 采用三层池化透明多写架构 实现计算存储缓存资源解耦 使性能 资源利用率和高可用性三重倍增 [2] - 具备业界独有的软硬协同数据安全保护体系 通过国内外双CC EAL4+最高安全等级认证 [2] - AI智能数据库支持故障分钟级诊断 准确度达90% 健康体检效率提升100% [2] 金融领域应用成效 - 邮储银行采用GaussDB构建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 支撑6.5亿客户日均20亿笔交易量 [3] - 工商银行部署GaussDB后 故障恢复时间从15-30分钟缩短至2分钟 效率提升10倍且实现零数据丢失 [3] 产业标准化与生态建设 - 联合20多家头部行业用户和数据库企业共同制定《信息技术 云原生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国家标准 [3] - 推动中国数据库产业从技术跟随者转向标准制定者 定义云原生数据库核心特性 [3] 技术发展路径 - 未来将基于灵衢架构提升资源利用率 实现故障快速检测恢复及企业场景透明对等迁移 [2] - 国产基础软件在云计算 数据库 中间件等领域快速发展 正全面改变中国信息产业格局 [3]
被踢出中国市场,曾垄断中国30年,却扬言绝不培养中国员工
搜狐财经· 2025-08-11 17:05
甲骨文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程 - 1989年进入中国市场,凭借Oracle数据库技术迅速占据中国金融行业核心系统70%的市场份额 [3] - 2000年上海陆家嘴总部启用,创始人拉里・埃里森称中国是超越微软的关键战场 [3] - 2003年中国移动升级计费系统时,甲骨文开出2000万元软件费外加10年每年20%的服务费 [5] - 2006年中国联通因系统升级未用甲骨文指定团队被罚款4000万元 [7] - 2012年国家电网尝试迁移数据时,甲骨文切断技术支持导致华北电网部分节点瘫痪 [9] 甲骨文的商业霸权与区别对待 - 对中国客户采取高额收费和强制服务条款,如中国移动被迫接受10年每年20%的服务费 [5][7] - 技术决策层全由美国人把控,中国工程师专利常被署上外籍主管名字 [10][12] - 2010年创始人埃里森公开声称不需要培养中国工程师,只需会操作即可 [10] 中国企业的技术突围 - 2008年阿里巴巴因甲骨文服务费暴涨至2000万,决定自研数据库OceanBase [14] - 2013年OceanBase在双11以零故障完成首秀,事务处理速度比甲骨文快20% [15] - 华为研发GaussDB,工商银行使用后硬件成本降低75%,并发处理能力提升3倍 [19][23] - 腾讯TDSQL支撑微信红包每秒14亿笔交易,性能比甲骨文高40% [19] - 2016年财政部要求政府部门采购国产软件比例不低于70%,甲骨文份额暴跌 [21] - 2019年央行要求银行在2021年前完成核心系统国产化改造 [21] 甲骨文的市场衰退与退出 - 2019年甲骨文在中国市场份额从垄断峰值跌至近乎归零 [27] - 2020年对多家中国科技企业提起"知识产权窃取"诉讼,彻底失去中国市场 [27] - 2022年收购Cerner失败,公司债务飙升至800亿美元,被迫砍掉AI研发项目 [30] - 2024年全球市场份额仅剩5%,远低于亚马逊(35%)和微软(22%) [30] - 2024年在美国国防部100亿美元云计算合同竞标中完败于亚马逊和微软 [32] 国产数据库的崛起 - 国产数据库在中国市场份额从2019年开始迅速提升,2024年已达80% [25] - 电科金仓覆盖三甲医院核心系统,达梦数据支撑国家电网调度系统 [25] - 崖山数据库让水务集团运维成本降低80% [25]
躺赚 30 年的甲骨文:拒培华工耍傲慢,终被中国企业踢出局
搜狐财经· 2025-08-10 03:09
行业格局演变 - 甲骨文1989年进入中国时占据技术代差优势,迅速拿下中国数据库市场90%以上份额 [4][6][8] - 2000年代甲骨文每年从中国市场获取数十亿美元软件授权和维护费,形成技术垄断 [9] - 2020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达371.6亿元,国产厂商份额反超至80%,亚太市场占比60% [39][42] 公司战略失误 - 甲骨文对中国客户采取高压政策,例如2008年向中国联通开出6000万元天价罚单 [11] - 创始人埃里森公开表示"不让中国人进入高层",中国研发中心800名员工中90%为华人但无技术总监职位 [13][15] - 2019年甲骨文中国研发中心突然裁员900人,实施战略性撤退 [44] 技术突破路径 - 阿里2008年启动自研数据库项目,2013年双11期间OceanBase成功支撑350亿元交易额零故障 [20][27][29] - 华为GaussDB和腾讯TDSQL相继推出,2017年OceanBase以每秒4200万笔交易打破世界纪录 [31] - 国产数据库形成完整技术生态,覆盖底层架构到产业配套 [39] 政策驱动因素 - 2016年财政部要求政府采购优先选择国产数据库,政府部门份额断崖式下跌 [33][35] - 2019年央行要求银行2021年前完成核心系统国产化改造,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全面切换 [36][38] - 政策推动下国产数据库在金融、政务等关键领域实现自主可控 [38] 市场竞争态势 - 甲骨文全球云服务份额降至5%,技术优势被中国厂商快速追赶 [53] - 中国数据库产品向东南亚、非洲等市场扩张,形成技术输出能力 [42] - 麦肯锡预测2030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将达1200亿元,国产化率超90% [42] 行业规律验证 - 技术垄断导致创新停滞,甲骨文在云计算浪潮中反应迟缓 [46][47] - 中国工程师外流加速技术扩散,甲骨文自身培养出竞争对手 [48] - 历史规律显示IBM、微软、诺基亚等垄断企业均因傲慢态度衰落 [51]
AI造富神话又添新主角
格隆汇APP· 2025-07-14 18:31
全球AI行业动态 - 英伟达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到该市值的公司 [1] - 英伟达CEO黄仁勋身家达1440亿美元,超过巴菲特位列全球富豪榜第九 [1][2] - 自ChatGPT发布以来,AI行业造富效应显著,甲骨文股价从底部反弹85%,涨幅超过英伟达的75% [2] 甲骨文公司概况 - 甲骨文是全球最大企业级软件公司,《财富》100强中98家采用其技术,2024年世界500强排名第299位 [4] - 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奥斯汀,1977年成立,1986年上市,2013年转板至纽交所 [4] - 拥有全球最大AI超级计算机,可扩展至65,000个NVIDIA H200 GPU,技术覆盖数据库管理、AI云计算等领域 [4] - 产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ERP、CRM等企业软件,并提供IaaS、PaaS、SaaS云服务 [4][5] 甲骨文FY25Q4财报核心亮点 - 公司上调FY26营收指引,OCI(甲骨文云基础设施)同比增速超70%,云总收入同比增长40%+ [7] - 资本开支超250亿美元(市场预期200亿),FY25Q4单季度91亿美元全用于数据中心设备 [7] - 订单积压驱动扩产,剩余履约义务(RPO)同比增长100%至1380亿美元,云RPO占比近80% [8] - 高管预计云数据库收入将与OCI和SaaS共同成为收入增长第三驱动力,目前23个云区域运营中,47个在规划 [7] 业务细分表现 - FY25Q4总营收159亿美元(同比+11%),调整后每股收益1.7美元(预期1.64) [9] - 云服务与许可支持收入117亿美元(同比+14%),云总收入67亿美元(同比+27%) [9] - IaaS收入30亿美元(同比+52%),年化收入近120亿美元 [9] - 云数据库服务年化收入26亿美元(同比+31%),自治数据库消费收入同比+47% [9] - FY25全年营收574亿美元(同比+9%),云服务收入245亿美元(同比+24%) [10] 战略合作与市场前景 - 海外电商Temu将全面迁移至OCI,与OpenAI合作推进"Stargate"AI数据中心项目(潜在规模5000亿美元) [8] - 公司签署多份大型云协议,其中一份预计从2028财年起每年贡献超300亿美元收入 [8] - 外资大行纷纷上调目标价,财报公布后股价两天内暴涨22% [10]
低谷与高光:阳振坤与国产数据库坎坷十五年
雷峰网· 2025-06-19 14:11
核心观点 - 阳振坤带领OceanBase从阿里内部项目成长为国产分布式数据库领军产品,实现技术突破与商业化成功[4][8][32] - OceanBase通过TPC-C基准测试击败Oracle,成为首个登顶的中国数据库[8][39][40] - 分布式数据库在阿里"去IOE"战略中发挥关键作用,替代Oracle处理双十一高并发场景[11][12][32] - 技术顶天与市场立地的理念贯穿OceanBase发展全过程[4][41] 技术突破 - 2010年坚持分布式路线,在集中式数据库主流时代提出创新架构[9][12] - 引入Paxos协议实现三机容错,故障率降至十亿分之一[28] - 2014年双十一承接10%流量(相当于平日100%流量),首次证明大规模商用能力[32] - 2016年完成全分布式升级,节点平等无单点故障[33][35] - 2019年TPC-C测试性能达Oracle的9.6倍,创6088万tpmC世界纪录[8][39][40] 商业化进程 - 2017年首个外部客户南京银行落地,2023年金融行业营收达2.7亿[4][39] - 2020年独立运营并开源,消除客户对自研技术的信任障碍[40] - 推出单机分布式一体化方案,适配中小企业低成本需求[41] - 在金融行业本地部署市场份额位居第一[4] 关键发展阶段 - 2010年立项:6周完成论证,获2年验证期[13][14] - 2011年首个业务落地:淘宝收藏夹服务器从32台降至14台[17][23] - 2012年转入支付宝:解决"不丢一分钱"的技术难题[27][28] - 2014年双十一战役:背水一战赢得内部认可[32] - 2016年替换支付宝核心账务系统Oracle数据库[35] 行业影响 - 推动国产数据库技术从追随到超越的转折[4][8] - 证明分布式架构可支撑金融级核心交易系统[28][35] - 带动国产数据库在TPC-C等国际测试中崭露头角[39][40] - 成为阿里云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2]
Oracle shares pop 15% to record high on earnings beat, cloud optimism
CNBC· 2025-06-13 00:43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公司股价周四飙升15% 创下历史收盘新高 为2021年以来最佳单日表现 [2] - 第四财季营收同比增长11%至159亿美元 超出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55.9亿美元 [2] - 调整后每股收益1.70美元 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64美元 [2] - Piper Sandler将目标价从130美元上调至190美元 认为公司正迎来自90年代末互联网时代以来新一轮企业级市场热潮 [3] - RBC将目标价从145美元上调至195美元 但指出短期内难以实现显著加速增长 [7] 云计算业务发展 - 云计算基础设施业务取得进展 但仍远小于亚马逊、谷歌和微软 5月季度云收入30亿美元 而谷歌超过120亿美元 [4] - 云业务增速快于同行 未来增长可来自在多云环境销售数据库产品 [4] - 多云计算需求增长惊人 数据库产品正快速向云端迁移 因其具备AI功能且支持跨云平台部署 [5] - 剩余履约义务金额达1380亿美元 同比增长41% 预计2026财年将翻倍 [5] 财务展望与AI机遇 - 新财年营收预计超过670亿美元 高于分析师共识预期的651.8亿美元 [5] - 2029财年营收目标将超过1040亿美元 [6] - OpenAI的Stargate AI数据中心项目(计划4年投资5000亿美元)尚未计入预测 若成功将显著提升履约义务增长 [6] 运营挑战 - 云计算需求持续远超供给 但公司表示在获取英伟达GPU方面没有困难 [7] - 分析师指出持续产能限制背景下 短期内难以实现显著增长加速 [7]
甲骨文20250311
2025-04-15 22:30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者公司 行业: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库、软件服务 公司:甲骨文(Oracle)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务表现与财务亮点 - 本季度是有史以来最强劲的预订季度,积压订单增加480亿美元,剩余履约义务(RPO)余额达1300亿美元,同比增长63%,不包括“星际之门”项目合同[2] - 云区域达到101个,预计电力可用容量今年翻倍,明年财年末增至三倍,随着更多容量上线,收入将加速增长[2] - 第三季度总云收入(SAS和IaaS)达62亿美元,增长25%;总云服务和许可证支持收入为110亿美元,增长12%;基础设施订阅收入为62亿美元,增长18%;OCI消费收入增长57%;云数据库服务增长28%,年化收入达23亿美元;自主数据库消费收入增长42%;应用程序订阅收入为48亿美元,增长6%;软件许可证收入降至11亿美元,下降8%;本季度总收入为141亿美元,增长8%[3][4] - 第三季度云服务和许可证支持的毛利润增长10%,运营收入增长9%,运营利润率为44%,略高于去年;非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47美元,按美元计算增长4%,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7%;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为1.02美元,按美元计算增长20%,按固定汇率计算增长25%[5] - 季度末现金及有价证券为178亿美元,短期递延收入余额为90亿美元,增长3%;第三季度运营现金流为59亿美元,略高于资本支出;预计2025财年资本支出约为160亿美元,是去年的两倍多[5] 市场优势与竞争力 - 甲骨文云基础设施(OCI)是AI训练和推理的首选目的地,Gen2云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超高速网络工程具有优势,与竞争对手相比有众多结构工程优势[2] - 新推出的AI数据平台使大量数据库客户能够使用最新AI模型分析现有数据,将数据转换为向量格式,解锁数据价值,同时保证数据隐私和安全,这将成为新的大业务[8][9] - 多云计算业务在亚马逊、谷歌和微软增长200%,与AMD签订数十亿美元合同,四大领先云安全公司决定迁移到甲骨文云[8] 未来展望与指导 - 对2025财年总云基础设施收入增长超过去年50%有信心,2026财年增长更快;对实现2026财年660亿美元收入目标的信心增强,预计2027财年增长率约为20%[7] - 第四季度总营收预计按固定汇率增长9% - 11%,按当前汇率增长8% - 10%;总云收入预计按固定汇率增长24% - 28%,按美元计算增长25% - 27%;非GAAP摊薄后每股收益预计按固定汇率增长0 - 2%,在1.62 - 1.66美元之间,按美元计算增长 - 1% - 1%,在1.61 - 1.65美元之间[7]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组件延迟问题预计在2026财年第一季度缓解,将推动云容量扩张[4] - 本季度回购近100万股,总计1.5亿美元;过去10年已将流通股减少三分之一以上,平均股价为54美元;过去12个月支付股息44亿美元,董事会将季度股息从每股40美分提高25%至50美分[6] - 利用Fusion,甲骨文提交季度和年度财务报表的速度比标准普尔500指数中的任何其他公司都快[8] - 与合作伙伴在18个云区域开展数据库即云服务,另有40个计划与Azure、谷歌和AWS合作,预计短期内会有更多部署[4][16] - 数据中心建设策略是从小规模开始,根据需求增长,同时云内高度标准化和自动化,提高利用率和运营利润率,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22]